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狼疮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红斑
  • 2篇红斑狼疮
  • 1篇神经精神
  • 1篇神经精神性
  • 1篇神经精神性狼...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痛风
  • 1篇女性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中西医结合治...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荨麻
  • 1篇荨麻疹
  • 1篇西医
  • 1篇西医结合治疗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焦作市人民医...
  • 2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史运芳
  • 4篇李冬芹
  • 3篇王相华
  • 3篇张金凤
  • 1篇代永霞
  • 1篇罗杨
  • 1篇齐蕊

传媒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痛风1例
2012年
患者男,40岁。因关节肿胀、疼痛20余年,关节多发结节2年,于2008年8月2日来我科就诊。20多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冈突然出现手足小关节肿胀疼痛,不能行走,伴头痛、低热和乏力,在当地医院按“呼吸道感染”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及对症处理,症状缓解。但关节疼痛反复出现,以夜间为重。
李冬芹史运芳张金凤王相华
关键词:痛风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荨麻疹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风散加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的药物起效时间、皮损及瘙痒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荨麻疹,可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症状,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史运芳
关键词:急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
系统性红斑狼疮2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男女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25例,女203例,男女比例1:8.12,平均发病年龄(32.72±13.49)岁(6~71岁),平均病程(2.33±2.82)年(20d^10年);男性组肾脏损害、口腔溃疡、神经系统损害、血小板减少、抗Sm抗体阳性较女性组多见(P<0.05),而女性组则以蝶形红斑、关节受累、雷诺现象、抗SSA阳性较多见(P<0.05);经治疗女性组好转率(83.74%)较男性组(60.00%)高(P<0.05),死亡率(5.42%)则较男性组(16.00%)低(P<0.05)。结论 SLE患者男女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有一定差别,与女性相比,男性内脏损害发生率较高且预后较差,临床应引起重视。
李冬芹史运芳张金凤Ridhi deepchand王相华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回顾性分析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IFN-α、IL-10、TGF-β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α干扰素(IFN-α)、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98例SLE患者(SLE组)及55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IFN-α、IL-10、TGF-β,采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IFN-α、IL-10、TGF-βmRNA。结果SLE组血清中的IFN-α、IL-10及PBMCs中的IFN-α、IL-10 mRNA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高于稳定期(P<0.05);SLE组血清中的TGF-β及PBMCs中的TGF-βmRNA低于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低于稳定期(P<0.05);SLE组血清及PBMCs中的IFN-α、IL-10及其mRNA呈正相关(r=0.80、0.75,P均<0.05),IL-10、TGF-β及其mRNA呈负相关(r=-0.45、-0.25,P均<0.05),IFN-α、TGF-β及其mRNA无相关性。SLE组血清及PBMCs中IFN-α、IL-10、TGF-β与其相应的mRNA呈正相关(r=0.90、0.82、0.91,P均<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IFN-α、IL-10高表达,TGF-β低表达;三者相互作用参与SLE的发病。
王相华李冬芹代永霞张金凤史运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Α干扰素白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
神经精神性狼疮25例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NPLE)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情况和活动性评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NPLE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将160例非NPL.E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情况。根据有无癫痫发作将NPLE组分为两亚组,比较亚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SLE患者中NPLE患者占13.9%,且多发生在SLE的早期(前3年占68%)及活动期(SLEDAI 10分者占88%)。25例NPLE患者中癫痫发作(21.4%)、头痛(12.5%)和情绪障碍(12.5%)。NPLE患者常并发多系统损害(92%),以血液系统损害(68%)和狼疮性肾炎(44%)常见。NPLE组血沉增高、血小板减少及皮肤血管炎的发生率高于非NPLE组(P<0.05)。NPLE患者中癫痫发作组抗SSA抗体、抗Sm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癫痫发作组(P<0.05)。NPLE患者脑电图、脑部CT、磁共振(MRI)检查多正常或轻度非特异性改变。结论:NPLE多发生在SLE的早期及活动期;NPLE神经精神学表现以癫痫发作及头痛常见;SLE患者出现血沉增高、血小板减少及皮肤血管炎并有神经精神症状时,应考虑NPLe的可能:抗SSA抗体及抗Sm抗体可作为NPLE患者癫痫发作的参考指标。
李冬芹齐蕊史运芳张海璐罗杨姚新瑞
关键词:神经精神性狼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