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美贞
- 作品数:169 被引量:428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一种简单制备高比表面积MCM-41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制备高比表面积MCM‑41的方法,它将模板剂和有机碱在30~40℃下完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再逐滴缓慢滴加硅源,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搅拌反应1~3 h,然后在室温下静置60~80 h,静置结束后,过滤分离...
- 卢美贞彭礼波计建炳刘学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甘油酯化生产废水中甘油分离工艺及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油酯化生产废水中甘油分离工艺及装置,包括甘油酯化反应工序、一级冷凝工序、二级冷凝工序、三级冷凝工序,甘油酯化反应工序包括甘油酯化反应罐、加热器、循环泵、出料泵,一级冷凝工序包括蒸汽发生器及甘油罐,二级冷凝...
- 聂勇王杰超夏凡梁晓江解庆龙卢美贞计建炳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实现物料快速升温汽化的精馏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物料快速升温汽化的精馏塔,它包括精馏塔本体、塔底加热釜和设于塔底加热釜内部的雾化器,精馏塔本体上设有塔顶升气口和塔顶回流口,精馏塔本体的内部设有填料;塔底加热釜上设有进料口和釜底出料口,塔底加热釜的...
- 聂勇毛小宁解庆龙段莹梁晓江夏凡卢美贞于凤文计建炳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化学吸收脱除硫酰氟的装置及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吸收脱除硫酰氟的装置及工艺,包括化学吸收塔和循环吸收碱液罐,化学吸收塔包括气相进口、气相出口、液相进口和液相出口,气相进口连有气体调节阀、气体流量计和引风机;循环吸收碱液罐与化学吸收塔液相进口、液...
- 聂勇计建炳梁晓江卢美贞于凤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无溶剂快速氧化裂解环氧脂肪酸甲酯制备醛类物质的方法
- 本方法涉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溶剂快速氧化裂解环氧脂肪酸甲酯制备醛类物质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将催化剂、环氧脂肪酸甲酯和过氧化氢混合均匀,在水浴温度40‑90℃下搅拌反应5‑60min,过滤去...
- 卢美贞彭礼波计建炳聂勇解庆龙刘学军陆向红
- 文献传递
- 一种连续化甘油酯化降酸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化甘油酯化降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甘油酯化反应罐、加热器、原料预热器等,甘油酯化反应罐内由挡板分割成若干个隔间;第一隔间、循环泵与加热器之间形成内循环;加热器与循环泵之间管路连有带原料预热器的原料进料管路...
- 聂勇梁晓江夏凡解庆龙卢美贞计建炳
- 文献传递
- 一种熏蒸后集装箱内残留硫酰氟的收集处理装置与收集处理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熏蒸后集装箱内残留硫酰氟的收集处理装置与收集处理工艺,该装置包括化学吸收单元、空气压缩机、气体调节阀、气体喷枪、喷枪连接软管、气体除沫罐、气体缓冲罐、可伸缩集气罩、集气连接软管、厢式汽车等。本发明采用集气罩...
- 聂勇梁晓江计建炳卢美贞陈平解庆龙吴振宇段莹
- 文献传递
- 甘油在生物柴油中的溶解度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在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采用甘油洗替代水洗脱除粗生物柴油中的碱催化剂,以避免大量废水的产生。对甘油在生物柴油中的溶解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甘油在含有不同组分的生物柴油中的溶解度,考察了碳链长度、碘值、碱催化剂及温度等关键因素对甘油在生物柴油中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柴油中甲酯碳链越长,甘油在生物柴油中溶解度越小;生物柴油碘值越高,甘油在其中溶解度越大;碱催化剂的存在,使得甘油在生物柴油中的溶解度增大,并且在高真空精馏中发生副反应,导致精馏得率下降;温度越高,甘油在其中溶解度越大,甘油洗温度在50℃左右较适宜。
- 姜思炜陈平夏凡卢美贞陆向红聂勇计建炳
- 关键词:甘油生物柴油溶解度碘值
- 一种低温磺化制备的生物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于催化酯化反应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磺化制备生物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方法,将去除半纤维素的玉米芯原材料在氮气氛围、300‑350℃条件下热解炭化3‑4h得到生物炭;再用质量分数95‑98%浓硫酸与热解得到的生物炭以15‑20ml:1g的比...
- 卢美贞尹浩杰曹明贺计建炳
- 碳源种类及碳氮比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研究了三种碳源Na2CO3、NaHCO3、葡萄糖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和油脂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葡萄糖,无机碳源NaHCO3更利于眼点拟微绿球藻的生长。以NaHCO3为碳源,研究了在不同的接种密度、NaNO3浓度下,C/N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和油脂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N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的影响与接种密度和NaNO3浓度有关,在高的NaNO3浓度时,C/N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的影响很小;在低的NaNO3浓度时,随着C/N比的增加,微绿球藻的生长密度先增加后下降,存在最佳的C/N比。最佳的C/N比随接种密度而变化,在接种密度为OD440=0.10时,最佳C/N比为3,当接种密度提高到OD440=0.70时,最佳C/N比增加到5。NaNO3浓度和C/N对微藻油脂含量均有较大影响,在不同的接种密度和NaNO3浓度下都表现为C/N=1时最利于微藻油脂的积累,这与卡尔文循环过程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活性有关。本实验的最佳产油培养条件为以NaHCO3为碳源,初始接种密度为OD440=0.70,C/N=1∶1,CNaNO3=0.225g/L,此时油脂产率为56.7 mg/(L.d),EPA产率为6.5 mg/(L.d)。
- 窦晓陆向红卢美贞薛蓉晏荣军计建炳
- 关键词:碳源C/N眼点拟微绿球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