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林刚

作品数:121 被引量:34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化学工程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理学
  • 8篇政治法律
  • 4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9篇阻燃
  • 58篇阻燃剂
  • 20篇树脂
  • 19篇环氧
  • 18篇阻燃性
  • 18篇阻燃性能
  • 18篇环氧树脂
  • 18篇甲基
  • 17篇膨胀阻燃
  • 14篇磷酸酯
  • 13篇膨胀型
  • 13篇膨胀型阻燃
  • 13篇膨胀阻燃剂
  • 13篇洗消
  • 13篇磷系
  • 12篇氧杂
  • 12篇磷系阻燃
  • 12篇磷系阻燃剂
  • 11篇膨胀型阻燃剂
  • 11篇消防

机构

  • 114篇中国人民武装...
  • 4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江西省公安消...
  • 1篇宜昌市消防支...
  • 1篇太原市消防支...
  • 1篇威海市公安消...

作者

  • 120篇卢林刚
  • 31篇杨守生
  • 25篇邵高耸
  • 25篇王会娅
  • 24篇董希琳
  • 21篇徐晓楠
  • 20篇于宝刚
  • 19篇王大为
  • 11篇唐凯
  • 8篇郭其云
  • 7篇吴立志
  • 7篇殷全明
  • 7篇陈英辉
  • 7篇周霞
  • 7篇赵敏
  • 7篇高维英
  • 6篇王学宝
  • 6篇毕波
  • 5篇王俊迪
  • 5篇张燕

传媒

  • 8篇中国塑料
  • 7篇塑料
  • 7篇武警学院学报
  • 5篇消防科学与技...
  • 4篇化学学报
  • 4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合成树脂及塑...
  • 3篇化学研究与应...
  • 3篇材料研究学报
  • 2篇分子科学学报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化学试剂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2006中国...
  • 2篇2007年中...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 4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0
  • 14篇2009
  • 15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1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性硅灰石的灭火剂
本发明改性硅灰石灭火剂包括:60~100质量份的组分A、2~8质量份的组分B和3~12质量份的组分C,组分A为纤维状硅灰石,组份B为非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碳氢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组份C为阴离...
李秀娟苏亚静卢林刚杨勤
文献传递
阻燃剂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的合成被引量:10
2007年
以双酚A、三氯氧磷、苯酚等廉价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阻燃剂,总收率95%。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反应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适宜反应条件为:以氯化镁为催化剂,n(双酚A)∶n(催化剂)∶n(三氯氧磷)∶n(苯酚)=1∶0.01∶4.0∶5.0,第一步反应温度控制在65℃,反应时间3h;第二步反应温度控制在120℃,反应时间12h;热失重分析(TGA)表明:合成的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阻燃剂起始分解温度为299.16℃,在299.16~386.66℃和386.66~439.16℃温区迅速炭化;阻燃剂在330℃失重1%,阻燃剂被加热到427.50℃时,炭残余量为46.26%,已经达到了塑料的加工温度要求;合成的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阻燃剂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级。
卢林刚华菲王会娅于宝刚王永明
关键词:阻燃剂
新型膨胀性阻燃剂/ZEO协同阻燃环氧树脂制备及阻燃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将六(4-DOPO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DOPOMPC)以及聚磷酸铵进行复配,制备了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4A分子筛(ZEO)制备了新型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DOPOMPC/APP/ZEO/EP)。测试结果表明,10%DOPOMPC/10%APP/3%ZEO/EP复合材料的各项燃烧参数综合表现最优:LOI值为36.8%;pk-HRR较纯EP下降了87.3%,av-SEA和av-CO分别降低了13.8%和66.3%;呈现出更加优良的阻燃和抑烟性能。炭层宏观和微观形貌表明,添加ZEO的阻燃材料能够形成更致密、坚硬的优质炭层。
余厚珺陈英辉郑凯升杨守生卢林刚
关键词:环氧树脂4A分子筛
四种洗消剂对盐酸危险化学品洗消效能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选用自来水、生理盐水、3%碳酸氢钠溶液、敌腐特灵等四种洗消剂,考察其对盐酸危险化学品的洗消效果。通过系统研究溶液p H和洗消剂用量、洗消时间的关系,得出洗消效果由优到劣依次为3%碳酸氢钠、敌腐特灵、自来水和生理盐水。通过对盐酸危险化学品的洗消动力学研究,发现洗消过程均由快速洗消和缓慢洗消两部分构成。从洗消效果,皮肤自身性质,洗消剂的p H值、渗透压、安全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敌腐特灵洗消剂是皮肤洗消的最优选择。
刘鲁楠毕波卢林刚徐晓楠邵高耸
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聚磷酸铵膨胀阻燃剂对环氧树脂阻燃性能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热失重、锥形量热和电镜扫描等研究了由双酚 A 双(磷酸二苯酯)(BDP)与聚磷酸铵(APP)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对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BDP/APP 膨胀型阻燃剂对环氧树脂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使环氧树脂氧指数达到29.9%,垂直燃烧通过 UL94 V-0级,500℃残炭量达到34 8%,平均热释放速率下降70.7%,热释放速率峰值下降67.3%,有效燃烧热平均值下降24.1%。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经膨胀阻燃剂阻燃的环氧树脂燃烧后能够形成连续、致密、封闭、坚硬的焦化炭层。
卢林刚殷全明王大为徐晓楠舒仲俊
关键词:聚磷酸铵环氧树脂膨胀型阻燃剂协同阻燃
基于氨气和氯气洗消模拟试验装置的改进设计
随着国内不断发生有毒有害物品泄漏事故的增多,研究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关键技术已分别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中.本文在分析氨气和氯气的洗消原理基础上,针对国内已开展的模拟洗消试验装置,综合两种气体的不...
李焕群杨守升战世翠卢林刚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氨气氯气泄漏检测
文献传递
新型膨胀阻燃聚丙烯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通过极限氧指数法(LOI)和锥形量热仪(Cone)考察了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PP/IFR)的阻燃性能;利用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聚丙烯(PP)及PP/IFR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动力学,采用Kissinger及Flynn-Wall-Ozawa方法分析PP和PP/IFR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利用Coats-Redfern方法确定了PP和PP/IFR热分解动力学机理及其模型,得出了聚合物主降解阶段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IFR的添加提高了聚丙烯的阻燃性能,添加30%IFR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达到27.5%,热释放速率平均值相对未阻燃聚丙烯降低31.2%,PP和PP/IFR热分解反应机理函数为g(α)=-ln(1-α),反应级数n=1,其热分解机理均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增长反应。
卢林刚张晴徐晓楠董希琳王大为
关键词:聚丙烯膨胀阻燃剂热分解动力学阻燃机理
膨胀型阻燃PP纳米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被引量:3
2009年
将纳米SiO2、磷系阻燃剂1,3,5-三(5,5-二甲基-1,3-二氧杂环己内磷酸基)苯(FR)和聚磷酸铵(APP)加入聚丙烯(PP)中,制备膨胀型阻燃PP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氧指数测定仪、垂直燃烧测定仪、锥形量热仪对PP纳米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R/APP/SiO2提高了PP的氧指数、垂直燃烧等级和残炭率,降低了热释放速率,燃烧烟气中的CO、CO2浓度。在ω(FR)∶ω(APP)∶ω(SiO2)=15∶7∶3,IFR的含量为25%的情况下,PP的氧指数为29.4%,UL-94等级达到V-0。
于宝刚卢林刚董希琳高维英舒仲俊
关键词:复合材料聚丙烯膨胀型阻燃剂纳米SIO2燃烧性能
膦酸钛多孔材料对氨气的静态吸附性能被引量:2
2014年
制备合成一系列膦酸钛多孔材料,并应用于氨气的静态吸附研究。以BET法测比表面积,BJH法测定孔径分布。对材料的孔结构表征表明合成的膦酸钛材料比表面积高达400m2/g。统计6种不同膦酸钛和分子筛的静态吸附数据,计算出每个时间段的吸附效率。氨气的静态吸附测试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吸附效率均达150%以上。材料的比表面积越高,材料中酸含量越高,吸附量越大,吸附效率越高,这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邵高耸卢林刚张义铎
关键词:比表面积氨气
一种多级孔氨气洗消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氨气洗消困难等问题,结合多孔材料的多尺度孔结构、高比表面积等特点,创造性的一步合成出膦酸钛多级孔材料,将其作为氨气洗消剂,并探讨其吸附性能。合成的洗消剂制备过程简单,洗消效率高,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洗消剂。
邵高耸卢林刚张义铎
关键词:洗消氨气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