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丽
-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EGF在术前接受过肝动脉栓塞化疗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接受术前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在二期切除肝癌复发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91例术前TACE和50例未行TACE肝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标本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组VEGF的表达的差异及术前TACE后根治性切除的肝癌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复发的关系。结果 VEGF表达于肝细胞浆中,术前TACE组和未行TACE组VEGF的表达(6.9±4.7VS5.1±4.4)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TACE后根治性二期切除患者,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肿瘤组织中VEGF阳性率分别为82.2%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阳性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9%、28.1%、22.5%,VEGF阴性组分别为88.5%、68.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存在播散结节及VEGF的表达水平是影响TACE后二期切除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EGF在TACE残癌组织中表达增强,VEGF的表达与TACE后根治性切除肝癌患者术后的复发转移有关。
- 俞武生郑惊雷卢春丽王在国林志强胡夏荣郭荣平韦玮
-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与个体化治疗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3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小肝癌患者个体化诊治的经验。结果 53例中手术切除35例,其中肿瘤位置较深而术中无法扪及18例,15例联合B超定位,3例术中体内标志联合CT/MRI定位。2例手术切除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肝功能衰竭于术后2个月内死亡。微创治疗18例,其中射频消融术(RFA)13例,无水酒精注射术(PEI)3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2例。手术切除组和微创治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5.2%和71.3%;1、2、3年复发率分别为13.3%、24.5%、37.1%和17.4%、31.8%、4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应注意乙肝病史,同时结合多种检查及密切随访综合判断。术中B超和体内标志联合CT/MRI能准确定位微小病灶。小肝癌的治疗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胡夏荣俞武生卢春丽吴志明卢焕全尹永硕黄兆伦叶镇彭王在国
- 关键词:小肝癌肝切除射频消融个体化治疗
-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应用于肝切除术的麻醉护理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应用于肝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择期行肝切除术的患者66例,分成对照组和低中心静脉压组(LCVP组)各33例。观察患者术中尿量、液体输入量、失血量、输血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的差异。结果:LCVP组术中晶体输入量和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P〈0.05),而两组的胶体输入量和尿量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可减少肝切除术中出血量,维持凝血功能,保护血小板。护士积极配合麻醉医生,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顺利完成手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卢春丽黄德辉谢海辉石海燕张曙
- 关键词: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 VEGF和MVD在术前接受过肝动脉栓塞化疗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平均微血管密度(MVD)在接受术前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在二期切除肝癌复发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91例术前TACE和50例未行TACE肝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标本VEGF、CD34的表达情况和MVD值。分析两组VEGF的表达情况和MVD值的差异,以及62例术前TACE后根治性切除的肝癌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复发的关系。结果 VEGF表达于肝细胞质中,CD34选择性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术前TACE组和未行TACE组VEGF的表达(6.9±4.7vs5.1±4.4)和MVD值(62.0±35.4vs45.6±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ACE后根治性二期切除患者,复发组(45例)与未复发组(17例)肿瘤组织中VEGF阳性率分别为82.2%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9%、%、22.5%,VEGF阴性组分别为88.5%、68.2%、28.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存在播散结节及VEGF的表达水平是影响TACE后二期切除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CE后残癌组织血管生成增多,术前TACE后二期根治性切除肝癌VEGF的表达与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 俞武生卢春丽王在国林志强郭荣平韦玮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术中压疮评估表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术中压疮评估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4年12月9000例患者并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术中压疮评估表进行评估预测,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风险评估方法评估,根据风险值给予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观察和统计术后两组患者各期压疮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总的压疮发生率以及Ⅱ、Ⅲ和Ⅳ期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术中压疮风险评估表更适合手术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
- 卢春丽朱小冬李小兰张曙杨利辉陈慧娴
- 关键词:压疮手术
- 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表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2012年接受外科手术的50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观察组采用我院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全面制定的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压疮风险更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表对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进行评估,有助于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杨利辉李小兰朱小冬卢春丽
- 关键词:手术患者压疮
-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压疮的预防和对策被引量:2
- 2014年
- 神经外科手术精准,手术时间长,患者普遍存在多种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给手术体位安置带来很大风险。我科致力于解决手术体位压疮的发生,通过系列的预防和对策,减少了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体位压疮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 钟转好李小兰卢春丽
-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压迫性溃疡
- 采用听音乐法对在麻醉恢复室中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采用听音乐法对在麻醉恢复室中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然后对其进行甲状腺癌手术,术毕拔管后将其送至麻醉恢复室中进行观察.在麻醉恢复室中,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加用听音乐法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护理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收缩压的水平、舒张压的水平、心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更低,其血氧饱和度更高,P<0.05.在接受护理后的15 min和出麻醉恢复室时,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VAS的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采用听音乐法对在麻醉恢复室中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轻其疼痛的程度,维持其血压、心率与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的稳定性,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卢春丽张曙卢少丽李寿珍卢燕梅
- 关键词:全身麻醉甲状腺癌手术麻醉恢复室
-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压疮的预防和对策
-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手术体位压疮的预防和对策.方法 通过对神经外科243例患者手术体位压疮的预防和对策的应对.结果 仅3例患者部分受压处发生Ⅰ度或Ⅱ度压疮,术中压疮发生率为1.2%.结论 手术室对压疮高危人群的重视以及易发...
- 李小兰卢春丽
- 不同治疗方法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收治的63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单纯肝癌切除术(Ⅰ组),18例行肝切除同时联合脾切除或脾动脉结扎(Ⅱ组),19例行术前部分性脾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联合肝切除(Ⅲ组)。观察3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分析围术期出血、输血和并发症等情况,比较各组1、3年总生存率。结果联合手术组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均较单纯手术组明显改善,与术前PSE组无明显差异。术前PSE组患者出血量和输血量均较Ⅱ组和Ⅰ组明显减少(P<0.05)。联合手术组和术前PSE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患者,Ⅰ、Ⅱ和Ⅲ组患者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5%、38.1%,82.8%、52.6%和85.5%、56.3%,Ⅰ组患者显著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肝脾联合手术和术前PSE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PSE治疗更适合严重的门脉高压、巨脾、老龄和体质差患者。
- 林志强俞武生卢春丽卢焕全胡夏荣吴志明尹永硕王在国韦玮郭荣平
- 关键词:肝癌脾功能亢进肝切除脾切除部分性脾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