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露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连作
  • 2篇木霉
  • 2篇花生
  • 2篇根际
  • 2篇根际土
  • 2篇根际土壤
  • 1篇鸭源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优势微生物
  • 1篇真菌
  • 1篇农杆菌
  • 1篇农杆菌介导
  • 1篇重组毕赤酵母
  • 1篇重组毕赤酵母...
  • 1篇细菌
  • 1篇连作障碍
  • 1篇酶学性质
  • 1篇酶学性质研究

机构

  • 5篇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刘露
  • 4篇咸洪泉
  • 2篇李雅华
  • 2篇崔德杰
  • 2篇张红
  • 2篇颜艳伟
  • 1篇邹玲
  • 1篇张军霞
  • 1篇刘文华
  • 1篇汤伟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棘孢木霉几丁质酶Tachi1的酶学性质研究及表达条件优化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对转棘孢木霉几丁质酶基因tachi1的毕赤酵母工程菌GS-tachi1-K进行诱导表达,研究重组几丁质酶Tachi1的酶学性质,优化表达条件。【方法】对GS-tachi1-K进行甲醇诱导培养,纯化目的蛋白Tachi1进行几丁质酶酶学性质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GS-tachi1-K菌株产几丁质酶Tachi1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GS-tachi1-K表达的几丁质酶Tachi1表观分子量约为44 kDa,酶反应最适的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5,具有较宽的温度、pH适用范围;50℃以下保持较高的酶活力,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受Ag+、Hg2+、Cu2+、Fe2+和高浓度的SDS及β-巯基乙醇强烈抑制。该菌株的最佳表达条件为:pH为6.5,甲醇诱导浓度为0.5%,起始细胞浓度为OD600=2,甲醇诱导时间为180 h;几丁质酶Tachi1活力可达17.93 U/mL,蛋白表达量为6.19 g/L。【结论】成功实现了棘孢木霉新几丁质酶基因tachi1的毕赤酵母高效分泌表达,工程菌GS-tachi1-K具有高表达量和表达产物酶活性高两个特点,明确了几丁质酶Tachi1的酶学性质和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该几丁质酶及其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汤伟李雅华刘露张军霞咸洪泉
关键词:毕赤酵母几丁质酶酶学性质
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从不同连作年限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优势细菌,结合菌株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对优势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种植过花生及花生连作后,土壤中优势细菌种类发生明显变化,从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7种优势细菌,分别为Leifsonia xyli、氯酚节杆菌(Arthrobacter chlorophenolicus)、黄色微杆菌(Mi-crobacterium flavescens)、鞘氨醇单胞菌属细菌(Sphingomonassp.)、巴斯德菌属细菌(Pasteurel-lasp.)、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未发现花生病原细菌,说明花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不是细菌引发花生病害所导致,但花生种植后土壤中优势细菌种类会发生明显变化。细菌与花生连作障碍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颜艳伟张红刘露咸洪泉崔德杰
关键词:花生连作根际土壤细菌
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优势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从不同连作年限的花生田根际土壤中分离优势微生物并进行鉴定,为研究花生连作后优势微生物的变化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从不同连作年限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优势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结合菌株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细菌、放线菌进行鉴定,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分子鉴定方法对优势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7种优势细菌、7种优势真菌和7种优势放线菌。7种优势细菌分别为Leifsonia xyli、氯酚节杆菌(Arthrobacterchlorophenolicus)、黄色微杆菌(Microbacterium flavescen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巴斯德菌属(Pasteurella sp.)、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7种优势真菌分别为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哈茨木霉有性型(Hypocrea lixii)、Exophiala pisciphila、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曲霉(Aspergillus sp.)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7种优势放线菌分别为紫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华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us)、Streptomyces panaciterrae、不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chromogenes)、假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pseudogriseolus)、纤维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cellulosae)和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us)。【结论】本研究是第一次系统的从连作花生根际土中分离鉴定优势微生物,种植花生后根际土壤中优势微生物的种类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变化没有规律。
颜艳伟张红刘露咸洪泉崔德杰
关键词:花生连作障碍真菌放线菌
一株鸭源莫拉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研究莫拉菌对蛋鸭的致病性及耐药性,试验采用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PCR检测的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革兰阴性球杆菌为莫拉菌;该分离菌对青霉素已不敏感,对硫酸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曲松钠、丁胺卡那霉素和氧氟沙星高度敏感。说明莫拉菌的耐药性正逐渐增强。
邹玲刘文华刘露张金玲
关键词:莫拉菌PCR药敏试验
农杆菌介导生防棘孢木霉菌转化体系的优化
2012年
目的:实现棘孢木霉菌T4的遗传转化并优化其转化体系。方法:以潮霉素抗性为选择标记,利用农杆菌转化法介导转化棘孢木霉菌。结果:潮霉素基因成功整合到受体菌基因组中,转化子抗性基因可稳定遗传。结论:最优的转化体系和条件为:IM和CM培养基中AS浓度为200μg/mL,棘孢木霉T4孢子浓度为106/mL,农杆菌浓度为200μL(OD600约0.8),共培养时间为48 h,转化效率约为5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
刘露李雅华咸洪泉
关键词:农杆菌潮霉素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