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文
- 作品数:15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财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 断崖上的双生花——阿克西妮亚与莱波尔玛形象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对我国作家玛拉沁夫的创作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茫茫的草原》中的莱波尔玛与《静静的顿河》中的阿克西妮亚在性格特征、爱情生活和悲剧命运等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她们共同彰显了男权社会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 刘祥文李婷婷
- 关键词:苏俄文学爱情生活悲剧命运女性意识
- 论《白鹿原》对《静静的顿河》的艺术借鉴
- 2010年
- 我国当代作家陈忠实从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创作中获益匪浅。《白鹿原》在创作立场、人物塑造与叙述方式等方面,明显带有《静静的顿河》的艺术痕迹,而在多视角的性爱描写、神秘气氛的营造与风土人情的展示等方面,又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 刘祥文
- 关键词:《白鹿原》《静静的顿河》
- 陕西民营影视公司运营策略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之际,陕西民营影视公司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它们既有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一些优势条件,也有诸多不利因素。陕西民营影视公司只有采用有效的运营策略,才能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
- 刘祥文
- 《静静的顿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一直深受中国广大读者的喜爱,它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经历了一番曲折的历史过程。《静静的顿河》在创作手法、人物设置、结构安排、人性刻画等诸多方面直接启发与影响了中国作家的创作。中国作家在借鉴肖洛霍夫创作艺术的基础上,吸收本国优秀文化养料,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
- 刘祥文
- 关键词:《静静的顿河》中国作家
- 浅析《阿凡达》中的生态美学观被引量:2
- 2012年
- 随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恶化,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加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成为全人类迫切的行为,这在许多影视文艺作品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著名导演卡梅隆拍摄的《阿凡达》就是一部杰出的生态电影,这部给全世界人们带来震撼视觉效应的3D电影,体现出了鲜明的生态主题。影片中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并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与“科技至上”思想的危害性与负面影响,探讨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前景问题,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 刘祥文赵曼
- 关键词:《阿凡达》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美学
- 财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 2011年
-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综合类与师范类院校中设置最普遍的一个传统的基础性文科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复合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理工类与财经类院校也纷纷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
- 刘祥文
-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财经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应用型人才
- 陕西汉中油菜花海旅游扶贫的困境及发展路径探析被引量:4
- 2018年
- 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是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陕西省乡村旅游著名品牌——汉中油菜花海旅游为例,分析汉中油菜花海旅游扶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扶贫探索可行路径。
- 成卓刘祥文
- 关键词:内生动力
- 人魔神交融的“三位一体”--《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女主人公形象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玛格丽特是一个性格丰满的复合体,她融人性、魔性与神性于一身,是传统女性、叛逆女性和神圣女性的"三位一体"。她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呈现出其性格的不同侧面。在现实时空中,玛格丽特是温柔体贴的传统女性的代表;在魔幻时空中,她是疯狂报复的叛逆女性的体现;而在永恒时空中,她又成了博爱为怀的神圣女性的化身。同时,各种不同的个性在特定的时空中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 刘祥文
- 关键词:《大师和玛格丽特》人性魔性神性
- 媒介批评视角下的肖洛霍夫形象
- 2012年
- 中国媒体对肖洛霍夫形象的构建,与中苏(俄)两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关系密不可分。当两国关系处于和平友好阶段时,中国媒体对肖洛霍夫的态度就显得很亲善,甚至达到狂热崇拜的地步;一旦两国关系恶化,中国媒体对肖洛霍夫及其作品采取憎恶态度;只有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后,媒介批评才归于理性与公正。
- 刘祥文
- 关键词:媒体批评肖洛霍夫形象学
- 石舒清小说的生命意识被引量:1
- 2012年
- 作为宁夏文学的"三棵树"之一,石舒清因为2001年以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他的小说创作成为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除了他的回族作家身份和对回族生活、回族文化细腻深刻的表现外。
- 胡国威刘祥文
- 关键词:生命意识回族文化西海固宗教意识作家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