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10 被引量:95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多态
  • 5篇汉族
  • 4篇遗传多态
  • 4篇遗传多态性
  • 4篇汉族人
  • 4篇汉族人群
  • 4篇HLA
  • 3篇多态性
  • 3篇免疫应答
  • 3篇补体
  • 2篇等位
  • 2篇等位基因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疫苗
  • 2篇疫苗
  • 2篇片段
  • 2篇全身
  • 2篇全身性
  • 2篇细胞
  • 2篇限制性片段长...

机构

  • 10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市妇婴医...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埃森大学

作者

  • 10篇刘敏
  • 9篇姜晓丹
  • 9篇吴雄文
  • 8篇吴锋
  • 8篇赵修竹
  • 7篇龚非力
  • 7篇杨志章
  • 5篇涂正坤
  • 2篇杨颖
  • 1篇冯玮
  • 1篇熊平
  • 1篇魏承宏
  • 1篇卢昌秀
  • 1篇张胜桃
  • 1篇丁明
  • 1篇王亚平
  • 1篇何培根
  • 1篇徐勇
  • 1篇毕爱华

传媒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湖北汉族人群对同种异型抗原免疫应答与HLA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研究个体之间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强度的差异,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对同种异型抗原的应答水平与HLA的相关性。方法在17个家系中进行父/子和母/子间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和结论不同组合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强度,即父→子与子→父相比;母→子与子→母相比;父/子间与母/子间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个体对同种异型抗原的免疫应答的强度与HLA-Ⅰ类分子的型别相关,HLA-A10表型阳性个体的刺激指数SI(0.95±0.24)明显低于阴性个体(1.41±0.69),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
涂正坤吴雄文刘敏刘敏杨志章姜晓丹龚非力杨志章
关键词:HLA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汉族
全身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的探讨
1989年
本研究应用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检测系统,探测全身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正常人AMLR能力的差异,以便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
卢昌秀刘敏毕爱华
关键词: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
湖北汉族人群C4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用限制性内切酶TaqI和C4基因5 ̄'末端探针pAT-A检测58份湖北地区健康献血员基因组DNA的C4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观察到7.0kb、6.0kb和5.4kb三种C4基因片段,它们共组成三种常见的C4基因RFLP表型,即A:7.05-4kb(频率为24.14%));B:7.0-6.0kb(频率为20.69%)和C:7.0-6.0-5.4kb(频率为55.17%,在所检测的样本中未观察到6.4kb的C4基因片段。
姜晓丹吴雄文杨颖刘敏吴锋赵修竹
关键词:补体长度多态性
中国湖北汉族HLA-Ⅱ类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调查被引量:15
1999年
目的调查中国湖北汉族人群HLA-Ⅱ类基因频率。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中国湖北汉族168名正常个体进行了HLA-DRB1(n=168)、HLA-DQB1(n=160)、HLA-DPB1(n=93)基因的多态性检测。结果共检出39种DRB1、15种DQB1和17种DPB1等位基因型别,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分别是:DRB1*0901(genefrequency,GF=14%)、*1501(GF=11.3%)、*0301(GF=7.1%)、*0803(GF=4.8%)等;DQB1*0301(GF=18.8%)、*0303(GF=18.4%)、*0201(GF=10%)、*0302(GF=8.4%)等;DPB1*0501(GF=31.2%)、*0401(GF=15.1%)、*0201(GF=14%)、*0402(GF=11.8%)等。与白种人群相比,中国湖北汉族的DRB1*0901、1001、0803;DQB1*0303、0502;DPB1*0501、0202等频率明显升高,而DRB1*0301、0401、1301;DQB1*0201、0603;DPB1*0401?
龚非力熊平杨志章徐勇徐勇吴雄文姜晓丹冯玮
关键词:基因频率汉族
云南普米、傈僳、纳西、怒四个少数民族补体C4遗传多态性的检测被引量:1
1997年
为了解人类补体成份C4遗传多态性,用神经氨酸酶和羧肽酶B处理EDTA抗凝血浆,继以琼脂糖高压电泳、免疫固定及薄层激光密度扫描等技术对云南普米、傈僳、纳西和怒4个少数民族进行补体C4遗传多态性的检测,并与湖北汉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5个民族的C4A/C4B表型分布不完全相同。在基因频率方面:C4A除普米族以C4Q0最高外,其余均以C4A3为高;C4B在5个民族中都以C4B1最高,其余参差不等。湖北汉族与4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C4A2,C4A3,C4A5和C4B22;4个少数民族之间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普米族与其他3个少数民族的差异最为显著,其次是傈僳族,纳西族和怒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焦云萍丁明丁明王亚平童月英王亚平赖美泉姜竹春姜晓丹刘敏吴锋姜晓丹赵修竹
关键词:补体C4遗传多态性少数民族
湖北汉人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第4成分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用C45末端探针和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75例湖北汉人SLE患者和58例正常人进行了RFLP检测,同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免疫固定方法测定了其中51例患者和57例正常对照的C4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患者中24例(32.0%)的RFLP带型为7.0-5.4kb(A型),10例(13.3%)为7.0-6.0kb(B型),40例(53.3%)患者RFLP带型为7.0-6.0-5.4kb(C型),仅一例(1.3%)带型为7.0-6.4-5.4kb(D型),即带有表示C4A基因缺失的6.4kb片段。正常对照组中RFLP带型仅检出A、B、C三型,与患者组在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C4表型分析结果发现,患者中C4AQ0者为22例(43%),正常对照中C4AQ0者为10例(17.5%),计算RR值=3.56,χ2=8.46,P<0.01。上述结果表明,C4A蛋白质缺失与SLE易感性密切相关,但在湖北人群中C4A蛋白质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由于C4A基因的缺失所致。
杨颖吴雄文姜晓丹姜晓丹魏承宏杨志章吴锋魏承宏赵修竹刘敏张胜桃
关键词:补体4RFLP
湖北汉族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能力与HLA-DRB1等位基因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6
2000年
目的分析HLA-DRB1等位基因型别与个体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37名湖北汉族健康自愿者进行HBV血源型疫苗标准全程接种,共3次(0,1,6月),末次接种后8周用酶免疫法(EIA)检测血清抗-HBs抗体水平(S/N≥2.1为应答者,S/N<2.1为无应答者);同时,对全部受试者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37名个体中无应答者7名(19%),应答者30名(81%),无应答与HLA-DRB*1001等位基因具有显著相关性,RR=21.75,X2=5.55,P<0.05。结论在湖北汉族人群中。
涂正坤吴雄文刘敏姜晓丹杨志章吴锋龚非力赵修竹
关键词:HLA-DRB1乙肝疫苗免疫应答
湖北汉族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水平与HLA-I类分子多态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3
1999年
目的:探讨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与HLA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52名湖北汉族健康自愿者进行HBV血源疫苗标准全程接种,共3次(第0、1、6月),末次接种后8w用酶免疫法(EIA)检测血清抗HBs抗体水平:S/N≥21为应答者;S/N<21为无应答者。同时对受试者进行HLAI类抗原多态性检测。结果:应答者42人(810%),无应答者10人(190%);无应答者与HLAB39具有显著相关性,RR=175,χ2=522,P<005,而与HLAB62呈负相关,χ2=641,P<005。结论:在湖北汉族人群中,HLAB39表型阳性个体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个体,而HLAB62表型阳性个体明显高于其他个体。
涂正坤吴雄文刘敏姜晓丹姜晓丹吴锋杨志章赵修竹
关键词:疫苗免疫应答HLA-I遗传多态性
HLA-DRB1多态性对LCL TNF分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1998年
通过对27个已确定HLA-DRB1基因型别的LCL进行TNF生物活性的检测,结果发现:TNF的表达水平与特定的HLA-DRB1等位基因型别关联,携带HLA-DRB1*070X的个体,其LCL经LPS刺激后,TNF生物活性水平比不携带HLA-DRB1*070X的个体低(P<0.01),且以HLA-DRB1*070X纯合子细胞表达量最低,杂合子次之。提示:HLA-DRB1遗传多态性参与调控LCL的TNF表达水平,影响TNF的产生可能是HLA复合体发挥免疫调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杨志章刘敏吴雄文姜晓丹吴锋涂正坤龚非力赵修竹
关键词:HLADRB1多态性TNF
HLA-Ⅰ类多态性对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TNF产生的影响
1998年
通过对23个已确定HLAⅠ类型别的LCL进行TNF生物活性的检测,结果发现:携带HLAB52型别的个体,其LCL经LPS刺激后,TNF生物活性比不携带HLAB52的个体低(P<001),且以HLAB52纯合子细胞表达量最低,杂合子次之。提示,TNF的产生可能是一种受HLA特异性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影响TNF的产生可能是HLA复合体发挥免疫调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杨志章吴雄文姜晓丹刘敏吴锋涂正坤龚非力赵修竹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LCLB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