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28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红细胞
  • 5篇悬浮红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输血
  • 4篇浓缩血小板
  • 4篇细胞
  • 4篇脑出血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4篇出血
  • 3篇血小板
  • 3篇制备洗涤
  • 3篇输注
  • 3篇细胞移植
  • 3篇献血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干细胞移植
  • 3篇白细胞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机构

  • 28篇河南省红十字...
  • 1篇宁夏自治区人...

作者

  • 28篇刘敏
  • 24篇单泓
  • 19篇别立莉
  • 17篇王姣杰
  • 13篇李建斌
  • 7篇安慧娟
  • 5篇张雷
  • 5篇戚正
  • 4篇韩小改
  • 3篇刘英
  • 3篇金新莉
  • 3篇段艳丽
  • 3篇张晓丽
  • 2篇何雪梅
  • 1篇李伍升
  • 1篇张海宇
  • 1篇温涛
  • 1篇李晓晖
  • 1篇张晓莉
  • 1篇张淑琴

传媒

  • 5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实验与检验医...
  • 2篇中国输血协会...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十六届中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终末期库存悬浮红细胞引起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库存悬浮红细胞所占比例及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安全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反馈至我血液中心的悬浮红细胞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病例,并统计这期间发放至临床的悬浮红细胞总数量及终末期悬浮红细胞数量。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输血不良反应表现、既往输血次数、病史等进行登记,信息跟踪方式追溯悬浮红细胞采集、制备、保存及输血时间。结果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血液中心发放到临床悬浮红细胞约351966份,其中终末期悬浮红细胞217份,约占0.62‰(217/351966),其他为保存期在28d内的悬浮红细胞,约占99.38%;共收到210份悬浮红细胞输血不良反应回馈报告表,其中15例为终末期悬浮红细胞引起,195例为保存期在28d内的悬浮红细胞引起。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约占0.6‰(210/351966)。210例输血不良反应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约占52.8%(111/210);过敏反应约占34.8%(73/210);溶血反应占0.05%(1/210)其他约占10.95%(25/210)。终末期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6.9%(15/217),明显高于保存期在28d内的悬浮红细胞(P<0.01)。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为主,高达80%(12/15)。结论我血液中心终末期库存悬浮红细胞占比极低;终末期悬浮红细胞更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主,建议临床应用时,注意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单泓王姣杰刘敏别立莉李建斌安慧娟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梗死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es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脑梗死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利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将120只大鼠随机分成MSCs移植组、对照组;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价;Western-blot检测GFAP蛋白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结构变化及MSCs在大鼠脑内的分布。结果神经功能检测MSCs移植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s移植组GFAP的表达量升高,7 d达高峰,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MSCs移植组MSCs在大鼠脑内分布良好,海马结构层次清晰,对照组海马神经组织结构紊乱,神经突触及细胞器溶解破坏。结论 MSCs可促进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海马结构的修复,增强神经可塑性。
单泓李建斌刘敏李东鹏王姣杰梁会涛戚正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脑梗死神经可塑性
血浆保存时间和制备方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浆保存时间和制备方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简称冷沉淀)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郑州地区采集的240袋400 mL规格的全血,根据采集到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FFP)的时间分为A组(8 h内,120袋)和B组(8~18 h内,120袋),每组随机选取60袋用恒温摇摆式水浴箱制备冷沉淀,60袋用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冷沉淀。比较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保存时间的FFP制备出的冷沉淀质量。结果对于A组,两种方法制备的冷沉淀均符合国家标准,制备仪组凝血因子Ⅷ(FⅧ)含量符合率、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高于水浴箱组(P<0.05),两组FⅧ含量、Fib含量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B组,采用恒温水浴箱制备的冷沉淀部分符合国家标准,采用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的冷沉淀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制备仪组FⅧ含量、FⅧ含量符合率、Fib含量、Fib含量符合率均高于水浴箱组(P<0.05)。根据冷沉淀制备仪制备结果,A组冷沉淀FⅧ含量、FⅧ含量符合率、Fib含量符合率高于B组(P<0.05),两组Fi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冷沉淀质量,采血后应尽可能在8 h内制备出FFP,且采用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的冷沉淀质量更佳。
单泓李建斌别立莉刘敏李晓晖王姣杰
关键词:原料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
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质量影响
王姣杰单泓别立莉安慧娟刘敏
重复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Plt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Plt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为献血招募提供科学合理依据。方法筛选参加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选择初次献血者(以前没有捐献过全血或成分血者)30例,为对照组,1年内连续献机采血小板20次以上者30例,为实验组,分别检测2组献血者的Plt、PT、APTT及Fb、FV、FⅧ、FⅨ等凝血因子含量,比较2组上述指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实验组献血者的Plt,PT、APTT及Fb、FV、FⅧ、FⅨ凝血因子含量分别为(247±54)×10^9/L,(11.5±0.54)s,(35.9±0.74)s,(3.07±0.52)g/L,(122±11.05)%,(124±11.45)%,(129±15.18)%,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Plt及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从凝血功能方面来说,定期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来说是安全的。
单泓王姣杰刘敏别立莉段艳丽张淑琴李建斌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凝血功能PLT献血者
改良白膜法手工浓缩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与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自膜法手工浓缩血小板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于郑州市某医院住院并拟输注血小板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输注血小板制剂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9)和对照组(n=40)。其中,研究组输注改良白膜法手工浓缩血小板,对照组输注单采血小板。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前与输注后第1及24小时血小板计数,计算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出血改善情况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CCI、输注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郑州市某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疾病类型及输血前血小板计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①改良白膜法手工浓缩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制剂中血小板含量、血小板容量、白细胞及红细胞混入量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血小板输注前、输注后第1及24小时,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血小板输注后第1及24小时血小板计数均较输注前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小板输注后第1及24小时,两组患者CCI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白膜法制备的手工浓缩血小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小板制剂,但是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单泓王姣杰李建斌刘敏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
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脑出血模型制作;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及神经突触变化.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
刘敏李建斌单泓别立莉王姣杰
关键词:脑出血MSC
英国无偿献血概况
2021年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借鉴英国采供血机构在规划设置、献血宣传与招募、血液采集、检测、成分制备、质量管理等方面先进的经验,建立血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采供血人性化服务、提高血液的集中检测与制备能力,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血的及时、安全、有效,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司天宁金新莉陈明军刘敏李伍升
关键词:献血
郑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献血前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2015~2018年全血献血者献血前Hb、ALT、HBsAg、TP检测不合格情况,以期识别低危人群,优化血液筛查,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及征询工作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献血前采取硫酸铜目测法、干化学法和金标法对郑州市无偿献血者进行Hb、ALT、HBsAg、TP检测。结果2015~2018年共登记意愿献全血者685469人次,献血前血液检测总不合格70146人次,占10.2%(70146/685469);其中Hb、ALT、HBsAg、TP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1.75%(11996/685469)、7.78%(53329/685469)、0.60%(4113/685469)、0.10%(685/685469)。Hb不合格者中男性占2.5%(17137/685469),女性占97.5%(668332/n);ALT不合格者中男性占85.9%(588818/685469),女性占14.1%(96651/685469)。结论捐献全血者献血前检测以ALT淘汰为主,其次为Hb;Hb不合格率逐年上升,献血前血液检测Hb不合格者以女性为主,ALT不合格者以男性为主。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规范采供血过程的各类操作,ALT、HBsAg、TP及总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减少了不合格血液的产生。
刘敏司天宁金新莉温涛
关键词:献血者血红蛋白
人AB血浆培养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向成熟红细胞分化的可行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人AB血浆培养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HSCs/HPCs)向成熟红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将外周血HSCs/HPCs分别在添加5%胎牛血清(FBS)(FBS组)、3%FBS+2%人AB血浆(FBS+AB血浆组)和8%人AB血浆(AB血浆组)中的培养条件下诱导分化为成熟红细胞,按照1×10;/mL密度接种在24孔培养板中,2 mL/孔,观察3种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增殖曲线和细胞形态学(细胞涂片,May-Giemsa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核变化)变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红系终末分化标志分子糖化血红蛋白A(GPA)、带3蛋白(Band3)和整合素α4(α4-integrin)表达情况,以及红系晚期细胞脱核情况;比较3种培养条件对外周血HSCs/HPCs向成熟红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AB血浆组、FBS组、FBS+AB血浆组的细胞生长增殖倍数分别为2 573±116 vs 2 514±246 vs 2 539±119(P>0.05);3组细胞形态学变化相似:随着培养时间延长,HSCs/HPCs从原幼红细胞向嗜碱性幼红细胞、多染幼红细胞、正染幼红细胞分化,至21 d时,几乎全部分化为脱核的红细胞;流式检测红系终末分化及脱核:血型糖蛋白A(GPA)表达及脱核率(%)分别为97.17±1.91 vs 94.95±1.61 vs 96.15±1.38、85.1±3.26 vs 86.93±5.96 vs 86.5±3.36(P>0.05).结论人AB血浆体外培养外周HSCs/HPCs向成熟红细胞分化实验达到了与胎牛血清培养相似的结果。
王姣杰单泓安慧娟刘敏别立莉韩小改李建斌
关键词:胎牛血清成熟细胞诱导分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