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静 作品数:78 被引量:212 H指数:8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生物学 更多>>
智能养老标准化现状和需求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结合我国智能养老政策和试点项目,分析研究国内外智能养老的标准化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智能养老标准化需求和重点领域,为我国智能养老标准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小静 杨瑛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对传染病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0 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传染病教学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现阶段传染病教学中存在对突发新发传染病无独立章节,讲授内容简单,临床实习中对有关传染病隔离及分级防护相关内容缺如等不足,就理论教学中增加新发突发传染病相关知识,提高医学生传染病疫情意识及加强规培医生传染病防控专项培训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增强医学生的传染病疫情防控意识及提高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陈云茹 刘小静 李建州 石磊 张曦 叶峰 蔺淑梅关键词:疫情 传染病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及抗病毒疗效关系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估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HBcAb)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以及HBcAb能否作为CHB患者抗病毒疗效的预测指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发表的有关HBcAb的文献。使用R4.2.1软件进行Meta分析,横断面研究文献质量评价参照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the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提出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队列研究质量评价参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采用剔除异质性最大或权重最大的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漏斗图和Egger检验进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纳入30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其中21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结果表明HBcAb水平越高,CHB患者肝脏炎症程度(Summary r=0.39,95%CI:0.30~0.48,P<0.05)和肝脏纤维化程度(Summary r=0.33,95%CI:0.22~0.43,P<0.05)均越高。ALT基本正常的CHB患者中HBcAb较低的患者发生肝脏炎症(G2~G4)的风险较高(OR=2.02,95%CI:0.64~6.38,P<0.05)。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的CHB患者基线HBcAb水平越高,HBsAg阴转率越高(MD=0.34,95%CI:-0.12~0.80,P<0.05)。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和IFN治疗的CHB患者基线HBcAb水平越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MD=0.37,95%CI:0.26~0.49,P<0.05)和HBV DNA病毒学应答率(MD=0.30,95%CI:0.16~0.44,P<0.05)均越高。IFN治疗的CHB患者停药时HBcAb水平越高,临床治愈后复发率越低(MD=-0.74,95%CI:-1.00~-0.48,P<0.05)。结论HBcAb水平越高,CHB患者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越高。较高的HBcAb水平可作为预测NAs或IFN抗病毒疗效的指标之一。 张梦迪 万美蠲 王雯 石榴 张千 刘小静 李建州 陈云茹 叶峰 蔺淑梅 张曦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肝脏炎症 抗病毒疗效 META分析 LBL结合CBL在规培生感染病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2017年 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进入全面铺开的阶段。由于传染病的地域性、季节性、疾病谱的变化,以及规培生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欠缺,增加了规培生传染病学临床带教的难度。针对"病例的随机性及传染病学基础薄弱"这些问题,我科通过两年的摸索整合,对规培生临床带教采用了L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感染病学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质量。 陈云茹 刘小静 张曦 陈娜 刘敏 赵英仁 叶峰 蔺淑梅关键词:教学模式 一种用于测量胸围变化量的护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胸围变化量的护带,包括两个带体,两个带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测量带连接,两个带体和测量带用于缠在人体胸腔外侧并形成闭合环状;测量带包括固定在一个带体上的空心盒体,还包括穿入盒体内的刻度... 刘小静 张曦 陈云茹 石磊 蔺淑梅 叶峰 樊万虎文献传递 HCBP6模拟磷酸化对肝细胞内三酰甘油合成的调控作用 2021年 目的探讨HCBP6模拟磷酸化对肝细胞内三酰甘油合成的调控作用,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提供分子靶点。方法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模拟HCBP6 Ser-10、Ser-151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油红O染色与三酰甘油含量测定检测肝细胞内三酰甘油水平。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REBP1c、ACC1及FASN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SREBP1c启动子活性。结果HCBP6 Ser-10磷酸化促进三酰甘油生成;HCBP6 Ser-10磷酸化上调SREBP1c、ACC1、FASN基因表达;HCBP6 Ser-10磷酸化增强SREBP1c启动子活性。结论HCBP6 Ser-10磷酸化能明显增强SREBP1c启动子活性,上调SREBP1c-FASN信号通路转导,促进三酰甘油生成。 杨雪亮 刘小静 韩铭 刘顺爱 成军 蔺淑梅关键词:三酰甘油 磷酸化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中国HCC的主要病因,高病毒载量是HC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已有资料显示,在HCC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生存质量,显著改善HBV相关性HCC患者的预后。推荐对HBV DNA阳性及HBV DNA阴性但拟接受抗肿瘤治疗的HCC患者均应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优先选用强效、低耐药的口服核苷(酸)类似物。 张凯 刘小静 蔺淑梅关键词: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治疗 TAA致大鼠急性肝衰竭的胃肠功能及病理改变 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了解大鼠急性肝衰竭时胃肠功能及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以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SD大鼠制备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其一般情况、肝脏生化指标、肝脏与胃肠组织学变化及全胃肠道钡剂通过时间。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典型消化道症状及肝性脑病,肝脏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坏死、肠壁损伤。肠蠕动功能减低,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急性肝衰竭大鼠确实存在着胃肠功能的障碍,且胃肠功能障碍与肝衰竭密切相关。 潘巧玲 刘小静 叶峰 牛迎花关键词:硫代乙酰胺 急性肝衰竭 胃肠功能障碍 基于血清NAG、NGAL、LFABP的风险评分模型对老年重度乙肝患者肝肾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GAL)及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对老年重度乙肝患者肝肾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本科就诊的重型乙肝患者150名,将其分为肝肾综合征患者44名及重型乙肝患者106名。分别ELISA检测患者血NAG、NGAL、LFABP的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三者构建回归模型及风险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诊断效能。结果肝肾综合征组患者的血肌酐、总胆红素、胱抑素C、NAG、NGAL、LFABP均高于重度肝炎组,肝肾综合征组患者的血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均低于重度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于三者构建多因素风险评分得到公式:风险评分=14.35+0.56×NGAL水平+0.50×LFABP水平+0.46×NAG水平;NGAL、LFABP、NAG诊断肝肾综合征的AUC值分别为0.703(95%CI:0.606~0.799)、0.775(95%CI:0.688~0.861)、0.728(95%CI:0.643~0.812),而风险评分诊断肝肾综合征的AUC值为0.817(95%CI:0.747~0.887),P值均小于0.001;NGAL、LFABP、NAG及风险评分模型诊断肝肾综合征的灵敏度分别为84.1%、81.8%、75.0%、81.8%,特异度分别为47.2%、72.6%、67.0%、74.5%,准确度分别为31.3%、54.4%、42.0%、56.3%。结论基于血清NAG、NGAL、LFABP的风险评分模型对老年重度乙肝患者肝肾综合征有较好诊断效能。 杨鑫 刘小静 陈云茹 张曦 许娟关键词: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肝肾综合征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操作缺陷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操作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效果。方法2017年10月我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用自行设计的血浆置换治疗的操作缺陷检查表调查本月30例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的操作缺陷发生率,分析要因,设定目标值,制定对策;对策实施后,于2018年1月调查46例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过程的操作缺陷发生率,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血浆置换治疗操作缺陷发生率及血浆置换治疗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操作缺陷发生率低于活动前(P<0.05),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血浆置换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低于品管圈活动前(P<0.05);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血浆置换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明显低于品管圈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的操作缺陷率,患者的凝血、肝功能较品管圈活动前明显改善,提高了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 杨鑫 杜粉静 郑雪梅 杨慧玲 许娟 刘小静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重症肝病 血浆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