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孟慧

作品数:19 被引量:21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储集
  • 7篇储集层
  • 5篇油田
  • 5篇凹陷
  • 5篇成岩作用
  • 4篇东濮凹陷
  • 4篇油气
  • 4篇盆地
  • 4篇储层
  • 3篇砂岩
  • 3篇孔隙
  • 3篇次生
  • 3篇次生孔隙
  • 2篇地质
  • 2篇第三纪
  • 2篇岩相
  • 2篇油气藏
  • 2篇早第三纪
  • 2篇碎屑
  • 2篇碎屑岩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石油大学

作者

  • 19篇刘孟慧
  • 9篇赵澄林
  • 6篇姜在兴
  • 4篇纪友亮
  • 4篇王留奇
  • 1篇季汉成
  • 1篇操应长
  • 1篇袁政文
  • 1篇王志欣
  • 1篇吴因业
  • 1篇钱峥
  • 1篇周丽清

传媒

  • 9篇石油大学学报...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7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渤海湾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含油气岩系沉积学及沉积相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3
1991年
本文总结了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的演化和发育特征,认为沉积物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湖泊风暴岩也可成为良好储层。叙述了新地层学原理(垂向加积作用和侧向加积作用)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讨论了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陆相碎屑岩的埋藏成岩作用,对储层空间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砂体微相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着储层物性变化。并进一步指出了储层地质学在油气勘探中新的作用。
赵澂林刘孟慧姜在兴纪友亮王留奇
关键词:地质油气藏沉积相
辽东湾下第三系砂体微相和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15
1994年
辽东湾为北北东向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具裂谷盆地演化特征,基底是太古界变质岩系和中生界火山岩系。地层层序自下而上依次是沙河街组三段、二段、一段和东营组,由湖泊、三角洲、扇三角洲、湖底扇、重力流水道、碳酸盐台地和风暴等七种沉积相组成,可概括为9种沉积体系。深度控制成岩作用,而成岩作用又控制储层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构造带上的成岩深度不同,同一构造带不同抬升部位的成岩深度也不同。如辽西低凸起镜质体反射率R0为05%的埋深,不同井的成岩深度相差770m。而在辽东凸起同样埋深下,不同井的成岩深度可相差1200m。
刘孟慧赵澄林
关键词:微相成岩作用储集层油气藏
东濮凹陷西部湖相风暴沉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8
1990年
本文在论述东濮凹陷西部下第三系沙三段湖相风暴岩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风暴沉积体系的模式,探讨了古代风暴沉积在盆地演化中的发育规律和分布状况及其形成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风暴岩中的对称波痕可用于恢复古水深,而风暴岩本身又是一种较好的储集层。
姜在兴赵澂林刘孟慧袁政文
关键词:风暴岩凹陷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三^(3-4)亚段成岩作用模式被引量:10
1992年
描述了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三^(3-4)亚段的主要成岩事件,对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讨论了埋藏深度、砂体类型、构造位置、断层活动、有机质演化与油气运移、埋藏历史等因素对成岩作用的影响,在分析成岩作用历史的基础上,总结出文留地区沙三^(3-4)亚段的成岩演化模式,讨论了构造位置、砂体微相和成岩相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指出了有利的勘探方向.
纪友亮赵澂林刘孟慧
关键词:储层成岩演化成岩作用
二连盆地阿南油田阿三油组火山碎屑沉积成因探讨被引量:5
1991年
阿南油田阿三油组合有极为丰富的火山碎屑沉积。既有物源区早期形成的火山岩系的风化产物,又有同沉积火山喷发的火山碎屑,它们经流水等搬运至阿南古湖中沉积,且具有各自的特色。经研究认为,本区火山碎屑沉积中,前者为二次沉积或火山陆源碎屑沉积,后者包括火山碎屑重力流、水携型及空中降落灰沉积等三种成因类型。
王留奇赵澄林刘孟慧
关键词:盆地油田火山沉积岩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含油气岩系沉积学及沉积相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
1991年
简述了作者近十年来在胜利、华北、大港、辽河和中原等油田和地区从事沉积学和沉积相科研工作的十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和工作成果。
赵澂林刘孟慧姜在兴
关键词:含油气岩系沉积学沉积相
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下第三系沉积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东濮凹陷西部的胡状集油田,西邻内黄隆起,东以柳屯—海通集洼陷与中央隆起带隔洼相望,南、北分别与庆祖集和马寨构造接壤。 1.遗迹相模式本区有12口取芯井见遗迹化石,类型多,分异度大。按其生态、习性和产状,分为6类:居住迹、觅食迹、停迹、爬迹、逃逸迹和牧食迹;13个属:砂镯迹、内游迹、卷迹、拟蠕行迹、洛克迹、印点迹、直线迹、伸展迹、刻链迹、古网迹、始网迹及古网-刻链迹。
姜在兴赵澂林刘孟慧
关键词:东濮凹陷下第三系遗迹相中央隆起带遗迹化石
砂岩成岩作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0
1993年
本文讨论了成岩演化深度、成岩事件的共存性与继承性、成岩作用的非均质性、成岩水介质 pH值演化以及成岩信息在测井曲线上的反映等问题.
王留奇姜在兴刘孟慧赵澂林操应长韩文涛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相测井曲线
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雾迷山组叠层石的环境意义被引量:3
1989年
叠层石广泛见于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雾迷山组,文中将其分为六种类型:核形石、凝块石、层状叠层石、波状叠层石、锥状叠层石和柱状叠层石。叠层石形态的变化由前向后代表由低能向高能的环境转变,其中以层状叠层石在雾迷山组最为丰富。研究表明,在当时无捕食动物与钻孔动物存在的情况下,大多数叠层石发育于潮下带环境。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主要出现在潮下高能带的下部,少量见于受保护的潮间环境。潮下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以其色深、纹层密集、缺乏干裂收缩缝和窗格状组构区别于潮间带。锥柱状叠层石出现于潮间带和潮下高能带的上部;潮间带的锥柱状叠层石可能因暴露干裂而继承性地有壁,但潮下带的却可能没有。核形石和凝块石占据着泻湖和水下凹地(生物丘之间的低洼地或废弃潮汐沟道)等低能环境。燕山西段的叠层石罕见于潮上带和波基面之下的潮下低能带。
周丽清赵澂林刘孟慧
关键词:前寒武系叠层石沉积环境
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致密砂岩储集空间成因被引量:22
1994年
寻找深层天然气致密砂岩储层中有利的次生孔隙带是深层天然气勘探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成岩作用及沉积环境对储集性的影响。对致密砂岩中次生孔隙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致密砂岩储集孔间的成因与深层有一定规模的流体运动有关。用流体热对流循环机制较好地解释了深层次生孔隙带的形成,从而指出了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的有利分布带。
钱峥赵澄林刘孟慧
关键词:储集层次生孔隙成矿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