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增尧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介入
  • 3篇血管
  • 3篇上颌
  • 3篇栓塞
  • 3篇介入治疗
  • 2篇动脉
  • 2篇上颌窦
  • 2篇上颌窦癌
  • 2篇栓塞治疗
  • 2篇介入栓塞
  • 2篇介入栓塞治疗
  • 2篇病变
  • 1篇弹簧圈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电解可脱性弹...
  • 1篇动脉闭塞性
  • 1篇动脉闭塞性病...
  • 1篇动脉瘤
  • 1篇多发

机构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0篇刘增尧
  • 6篇曹振远
  • 5篇冷久成
  • 5篇赵锦龙
  • 2篇季智勇
  • 2篇徐善才
  • 2篇高成
  • 2篇史怀璋
  • 1篇王春雷
  • 1篇吴培
  • 1篇李静
  • 1篇刘珍
  • 1篇姬艳菊
  • 1篇徐巍
  • 1篇孙志丹
  • 1篇孙辉
  • 1篇崔丽华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黑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治疗大咯血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在治疗大咯血中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6-2011-01我院介入科行介入栓塞治疗的72例大咯m患者,其中支气管扩张29例,肺结核35例,肺癌5例,肺动静脉畸形3例,按栓塞材料不同分为GDC栓塞(29例)、聚乙烯醇颗粒(PVA)栓塞(26例)、明胶海绵栓塞(17例)3组,进行,检验,评价其疗效。结果67例术后即刻止血,5例咯血明显减少,经内科治疗48h内咯血停止。术后随访6-18个月,GDC组3例复发,有效率89.66%,PVA组3例复发,有效率88.46%,明胶海绵组8例复发,有效率52.94%,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GDC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具有安全、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崔丽华曹振远冷久成赵锦龙刘增尧
关键词: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栓塞术大咯血
上颌动脉与颈内动脉搭桥解剖学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上颌动脉(MA)与颈内动脉(ICA)搭桥的可行性。方法5具成人尸头行双侧解剖,解剖颞浅动脉(STA)、MA、颈外动脉(ECA)、ICA并测量其血管外径;额颞瓣开颅,显露ICA床突上段并测量其外径;在蝶骨上磨-骨孔,测量MA与ICA之间距离以及ECA和ICA起始段到ICA床突上段之间距离,比较所测得数据和移植物行走路径。结果MA血管外径(2.66±0.20)mm大于STA分叉部的血管外径(1.92±0.15)mm。MA与ICA之间的距离(4.69±0.34)cm小于ECA、ICA起始段与ICA床突上段之间的距离(17.76±0.47)cm和(18.11±0.51)cm。结论MA与ICA之间搭桥在解剖上是可行的,具有移植血管短、路径直的优点。
徐善才史怀璋刘增尧高成季智勇王春雷吴培刘珍
关键词:搭桥术上颌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经胃—肾分流道介入栓塞治疗胃底静脉曲张被引量:1
2005年
曹振远冷久成赵锦龙刘增尧
关键词: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静脉栓塞术镜下治疗
介入栓塞治疗多发巨大椎旁血管畸形一例
2008年
患者 男,24岁。经骨科转入介入科,转入时诊断为:右侧椎旁巨大多发血管畸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右侧剑突下至脐上可闻及动脉期血管杂音,T9-L1棘突压痛阳性,腹部未触及肿块,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上肢肌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Ⅱ~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CTA示T9~L1椎体右侧巨大畸形血管团(图1a),供血动脉来自10~12肋间动脉,经三维重建发现引流静脉为奇静脉,奇静脉明显增粗,T10椎体骨质压迫性破坏,硬膜囊受压。
曹振远刘增尧
关键词: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
介入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研究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介入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方法采用Delphi法对35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确定介入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结果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为0.86和0.88,专家积极性系数为91.43%和100.00%,形成了包含5个维度、29项胜任力及其内涵的介入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结论构建的介入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模型可为介入专科护士的选拔、考评提供科学依据。
孙辉孙志丹刘增尧
关键词:介入治疗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德尔菲法
局部大剂量灌注治疗上颌窦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讨论局部大剂量灌注治疗上颌窦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例晚期上颌窦癌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行动脉内大剂量顺铂(DDP)(200mg/mg<'2>)灌注化疗,同时静点硫代硫酸钠(ST...
刘增尧
关键词:上颌窦癌灌注化疗
文献传递
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 总结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探讨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 共栓塞前交通动脉瘤98例.依据Hunt-Hess分级:I级16例,Ⅱ级52例,Ⅲ级23例,Ⅳ级7例.术后积极行腰大池或腰穿引流血性脑脊液,采用"3H"疗法防治血管痉挛.结果 98个动脉瘤全部成功栓塞,随访3个月-3年,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术后早期引流血性脑脊液、积极药物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
刘增尧徐善才史怀璋高成季智勇曹振远赵锦龙冷久成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乳腺癌癌前病变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08年
徐巍姬艳菊刘增尧
关键词:乳腺癌癌前病变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中医体质学说疾病发展过程中医体质类型癌前期病变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治疗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97例患者128条患肢术前经CTA或MRA诊断后,采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置入血管支架进行介入治疗,并随访0.5~1.5年。治疗前后Rutherford分期,踝肱指数(ABI)双尾法配对t检验。结果成功完成96例(99.0%)患者127条(99.2%)患肢的介入治疗,支架置入114枚(92例),术中造影血管通畅,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踝肱指数(ABI)由治疗前0.36±0.13增加至0.71±0.1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18个月,12例(12.5%)患者复发再次介入治疗,其余患者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结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治疗具有微创、高效等优点,可作为临床的首选。
曹振远刘增尧冷久成赵锦龙李静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PTA血管支架介入治疗
局部大剂量灌注治疗上颌窦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讨论局部大剂量灌注治疗上颌窦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晚期上颌窦癌患者行动脉内大剂量顺铂(DDP)(200 mg/mg2)灌注化疗,同时静点硫代硫酸钠(STS),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有效率为100%,术后肿瘤明显缩小,除恶心等胃肠道症状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上颌窦癌的局部大剂量灌注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提高了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作为晚期上颌窦癌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赵锦龙曹振远刘增尧冷久成
关键词:上颌窦癌顺铂硫代硫酸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