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印文

作品数:45 被引量:27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8篇骨折
  • 14篇微创
  • 14篇复位
  • 13篇闭合复位
  • 12篇手法
  • 12篇手法闭合复位
  • 9篇手术
  • 9篇经皮微创
  • 8篇肱骨
  • 8篇外科
  • 8篇近端
  • 7篇近端骨折
  • 6篇肱骨近端
  • 6篇肱骨近端骨折
  • 6篇胫骨
  • 6篇内固定
  • 6篇股骨
  • 5篇软组织
  • 5篇外科手术
  • 5篇接骨

机构

  • 42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伤骨科...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作者

  • 44篇刘印文
  • 20篇郑昱新
  • 19篇匡勇
  • 16篇詹红生
  • 15篇顾新丰
  • 14篇石印玉
  • 13篇卫晓恩
  • 11篇张琥
  • 9篇张如明
  • 8篇沈孜良
  • 6篇李志强
  • 6篇张磊
  • 5篇王学宗
  • 5篇王鹤歧
  • 4篇周国林
  • 4篇俞仲翔
  • 4篇石瑛
  • 4篇高宁阳
  • 3篇汤荣光
  • 2篇张旻

传媒

  • 7篇中国骨伤
  • 4篇中医正骨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十次全国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一届东方骨...

年份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胸腰椎微创手术术前透视定位的金属网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胸腰椎微创手术术前透视定位的金属网格,包括若干根横向金属丝和若干根纵向金属丝,横向金属丝和纵向金属丝垂直交叉编织成金属网格。在胸腰椎微创手术操作中使用该金属网格,透视一次便可确定拟操作椎弓根的体表...
刘印文匡勇陈东煜
文献传递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22~78岁,平均42.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7d;摔伤19例,车祸伤9例。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11例。在手法闭合复位后,采用锁定接骨板经肩峰下三角肌小切口微创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并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8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40min,出血量平均110ml,手术切口长度平均5.6cm。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满意,所有钢板螺钉位置良好。2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2个月。所有骨折在术后6~8周愈合,无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无固定失败。随访期无肱骨头坏死病例,24例无肩痛,4例偶有肩痛,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平均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91.0±5.8)分,其中优24例,良3例,可1例。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既将手术的创伤降到最小,又能保证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使得肩关节功能迅速恢复,具有创伤小、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
刘印文匡勇顾新丰郑昱新李志强卫晓恩卢伟达詹红生石印玉
关键词:肩骨折肱骨骨折微创性
软组织肉瘤的化学治疗被引量:6
2003年
软组织肉瘤是肉瘤的一个重要分支,多见于四肢、体壁和腹膜后腔等部位,发病率大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据美国癌症协会(ACS)统计,2000年新确诊的软组织肉瘤病人为8100例,是当年新确诊的骨恶性肿瘤2500例的3倍多。
张如明刘印文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化学治疗肿瘤副作用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运用锁定接骨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常规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比较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75例肱骨近端骨折,男26例,女49例;年龄22~80岁,平均52.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2.2d;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微创组33例,男12例,女21例;平均年龄(47.30±8.72)岁;Neer分型Ⅱ型22例,Ⅲ型11例;在手法闭合复位后,采用锁定接骨板经肩峰下三角肌小切口插入固定进行治疗.常规组42例,男16例,女26例;平均年龄(49.10±9.29)岁;Neer分型Ⅱ型27例,Ⅲ型15例;手术经常规的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显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后用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分别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切口长度;应用VAS评分记录术后1、3d手术伤口疼痛情况;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记录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并进行两组比较,同时比较两种患者术后肩关节正位X线片上肱骨近端颈干角.结果:75例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微创组手术切口(6.74±0.38) cm,常规组(16.82±1.74) cm,微创组较常规组切口小;微创组出血(110.15±29.49) ml,常规组(326.19±59.71)ml,微创组较常规组出血少;微创组手术时间(48.60±10.18) min,常规组(68.84±16.22) min,微创组较常规组手术时间短.常规组3例出现骨不连并再次手术,2例出现肱骨头坏死.微创组Constant-Murley评分88.94±2.57,常规组86.00±3.36,微创组评分高于常规组.结论:手法复位经皮运用锁定接骨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既能减少手术创伤,又能保证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使肩关节功能迅速恢复,具有创伤小、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与常规手术方法相比更具有优势.
刘印文卫晓恩高宁阳李志强匡勇郑昱新顾新丰詹红生石印玉
关键词:肱骨骨折复位外科手术病例对照研究
小切口环形加“8”字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2
2006年
刘印文王化田王鹤歧郑昱新张如明詹红生石印玉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术
锁定钢板桥接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V型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桥接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V型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4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桥接固定治疗18例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V型骨折.男16例,女...
刘印文
关键词:股骨粗隆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分析影响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研究。选择6个可能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通过计算机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从中选择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结果从COX模型分析中可见,与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骨折移位程度和年龄,而骨折块大小、骨折块是否粉碎对预后影响不明显,性别和有无合并损伤对预后并无影响。结论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不仅要求关节脱位复位良好,同时应尽可能将肱骨大结节骨折解剖复位。必要时应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郑昱新张琥刘印文周国林顾新丰张如明
关键词:肩关节脱位肱骨大结节骨折预后因素
低强度超声波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对桡骨远端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4 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超声治疗组 (2 1例 )和对照组 (2 0例 )。超声组在骨折复位后以短臂石膏固定 ,每日以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 15min ;对照组仅作复位和短臂石膏固定。记录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X线片上骨折线处灰度值的变化。结果 超声治疗组的临床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32 0 4d± 2 5 8dvs 4 0 75d± 5 12d ,P <0 0 1)。超声治疗组骨折愈合前后X线片上骨折线处灰度值变化较对照组大。结论 低强度脉冲超声可明显加快桡骨远端骨折的愈合 ,促进骨折处局部骨的形成。
汤荣光刘印文郑昱新周国林王鹤歧
关键词:低强度脉冲超声桡骨骨折骨折愈合
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股骨近端骨折被引量:3
2011年
股骨近端解剖位置和解剖结构特殊,加之高能量损伤发生率的逐年上升,严重骨折的发病率目益增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及基础疾病,治疗颇为棘手。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1]是一种新型的微创内固定技术,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表明,MIPPO技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独特的优势”^[2-3]
张磊匡勇包朝鲁顾新丰刘印文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板微创性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骨折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骨折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23~ 61岁,中位数39岁.跌倒时拇指着地致伤18例,压砸伤9例,撞击伤4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按照Green和Obrien分类标准,Ⅰ型21例,其中关节外横形骨折16例,关节外斜形骨折5例;Ⅱ型10例,其中Bennet骨折7例,Rolando骨折3例.末次随访时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总主活动度评定标准评定患手功能,并记录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 ~ 25 min,中位数16 min.术后X线片示28例获得解剖复位,3例未获得解剖复位,但骨折对线良好.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9个月,中位数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周.未发生针道感染及桡神经表浅支损伤等并发症.固定期间2例发生克氏针向后退出,但未超过骨折线,辅以外展位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腕关节有轻微不适,外展、内收、伸屈活动受限,但均≥10°.按照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总主活动度评定标准,优25例,良3例,中3例.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骨折,疗效好、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印文卫晓恩高宁阳沈孜良匡勇郑昱新顾新丰詹红生石印玉
关键词:掌骨正骨手法骨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