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冬京

作品数:34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法学院立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诉讼
  • 7篇民事
  • 6篇诉讼法
  • 6篇劳动争议
  • 5篇刑事
  • 5篇刑事诉讼
  • 5篇民事诉讼
  • 4篇调解
  • 4篇司法
  • 4篇仲裁
  • 4篇劳动争议处理
  • 4篇法律
  • 3篇刑事诉讼法
  • 3篇诉讼程序
  • 3篇民事诉讼法
  • 3篇环境公益
  • 3篇环境公益诉讼
  • 3篇公益诉讼
  • 2篇调解机制
  • 2篇信访

机构

  • 20篇南昌大学
  • 9篇江西科技师范...
  • 4篇南昌职业技术...
  • 4篇武汉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井冈山师范学...

作者

  • 34篇刘冬京
  • 4篇黄教珍
  • 2篇肖萍
  • 2篇王军荣
  • 1篇易娟
  • 1篇付慧姝
  • 1篇刘扬军
  • 1篇徐前权
  • 1篇刘根
  • 1篇刘雪斌
  • 1篇廖萍蓉
  • 1篇叶清
  • 1篇葛丹
  • 1篇李端妹
  • 1篇文晓燕

传媒

  • 6篇南昌大学学报...
  • 6篇江西科技师范...
  • 3篇求索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企业经济
  • 2篇法学论坛
  • 2篇南昌职业技术...
  • 1篇河北法学
  • 1篇法学评论
  • 1篇价格月刊
  • 1篇求实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中国民事诉讼...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事指定再审制度的困惑与完善路径被引量:1
2014年
民事指定再审制度是与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案件提级管辖制度相配套而存在的,其在分流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部分案件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指定再审制度却基本上处于被闲置的状态。因为,无论是诉讼原理上还是运作程序中都存在着掣肘其功能发挥的因素。本文认为,只有明确指定再审的案件范围,赋予与原审同级的人民法院以撤销原审裁判的权力,规定指定再审如需发回重审的,应当发回受指定法院的下一级法院,并对指定再审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出台指导性意见才是完善指定再审制度的基本路径。唯有如此,才能使被指定再审法院的审判具有正当性。
刘冬京喻德红
关键词:民事再审
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设想
2005年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出台,引发了理论界对证据立法的热烈讨论。考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产生和发展,对比两大法系国家对待该规则的基本态度,反观对我国现行立法中有关此规则的相应规定,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属必要。总结我国司法实践经验并借鉴别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确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根本途径。
徐前权刘冬京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司法大众化之目的探究
2011年
司法大众化,是相对司法专业化而言的司法民主化。虽然司法专业化是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的司法亦不能脱离国情,仍需充分考虑司法的大众化需求。事实上,司法大众化是与司法专业化相辅相成的。在我国,司法大众化的目的尚不明确,以至于其目的之实现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司法大众化的目的在于促进司法的社会认同和推进法治建设。当前我国应在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司法大众化新路径,完善相关制度,以最大程度实现司法大众化之目的。
刘冬京周小兵
关键词:司法大众化社会认同法治建设
关于再审程序修改的若干问题分析——以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对象被引量:11
2008年
再审程序的修改与完善,是我国学界和社会多年关注的焦点。2007年我国对再审程序进行了部分修改,但这次修改仍存在不足之处。修改和完善我国再审程序,应结合我国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再审程序的客体、将再审事由科学化,合理构筑再审程序与上诉审程序之间的关系,以建立合理的中国式再审模式。
刘冬京
关键词:再审程序再审事由
论环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程序与诉讼的衔接
2012年
目前,我国的环境民事纠纷主要有行政处理和诉讼两种主要的解决机制。从现有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这两种机制在解决环境民事纠纷方面尚存诸多亟待完善之处。只有明确环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程序与诉讼的关系,并从程序的启动、程序的运行以及程序的终结等方面规范两种机制,使之有效衔接方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
刘冬京苏雪莉
关键词:环境民事纠纷诉讼
从我国讼费规则的变迁看司法政策之导向
2008年
2007年4月开始实施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与之前的讼费规则相比,在讼费构成、征收依据、讼费交纳和退还、讼费负担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讼费规则的变迁,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与司法背景,蕴涵着司法政策的导向。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讼费规则,提高讼费规则的法律效力位阶,才能实现讼费规则的司法正义分配之目标。
刘冬京
关键词:司法政策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之程序保障被引量:12
2004年
本文针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调解机制存在诸多弊端的现状,在程序保障理念的指导下,采取了中外比较的研究方法,从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模式选择、组织保障、期限保障、方式保障、效力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初步构想和完善措施。
刘冬京黄教珍
关键词:调解机制劳动争议处理效力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之程序保障的应然价值取向被引量:7
2003年
20世纪自90年代以来,程序保障的理论在诉讼程序上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笔者认为程序保障理论应渗透到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各程序机制中。因此,本文提出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之程序保障的三大应然价值取向,即程序公正、程序效益和程序安定,以及它们各自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机制中的应然体现。
刘冬京
关键词: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程序公正劳动法民事诉讼法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原告资格之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股东须符合持股时间和持股比例两个条件,但是该项规定过于笼统,导致司法实践的无所适从以及法律适用的不统一。从域外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原告资格的规定来看,我国亦须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的资格条件,以方便法院认定适格的原告参加诉讼,进而均衡保障中小股东和公司的利益。
刘冬京
关键词:股东派生诉讼适格原告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之重构被引量:1
2005年
证明标准问题在法官断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现行刑事证明标准在实践中显露出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重构刑事证明标准应遵循的基本思路是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兼顾;理想与现实兼顾;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我国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是现有条件下我们所能做出的最为合理的选择。
黄教珍刘冬京
关键词:刑事诉讼刑事证明标准司法公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