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兴利

作品数:72 被引量:253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分子
  • 14篇胆酸
  • 14篇微波辐射
  • 14篇分子钳
  • 13篇分子识别
  • 10篇活性
  • 9篇微波合成
  • 8篇脱氧
  • 8篇脱氧胆酸
  • 7篇抗菌
  • 7篇抗菌活性
  • 6篇去氧胆酸
  • 6篇吲哚
  • 5篇三唑
  • 5篇席夫碱
  • 5篇化合物
  • 4篇邻苯二甲酸酯
  • 4篇活性研究
  • 4篇甲酸
  • 4篇1,2,4-...

机构

  • 7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0篇四川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四川烹饪高等...
  • 1篇四川省卫生防...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1篇刘兴利
  • 44篇赵志刚
  • 12篇李晖
  • 9篇石治川
  • 7篇陈淑华
  • 7篇谭炯
  • 6篇杨学军
  • 5篇马晨
  • 4篇吴永康
  • 4篇何帅
  • 3篇吴莉莉
  • 3篇王晓庆
  • 3篇周彩娥
  • 3篇景连东
  • 3篇严平
  • 3篇陈宇
  • 3篇曾碧涛
  • 3篇朱刚
  • 2篇王晓红
  • 2篇肖慎修

传媒

  • 2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4篇有机化学
  • 12篇化学研究与应...
  • 4篇合成化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教育
  • 1篇现代化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化学世界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塑料工业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硅铝化合物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大学教育
  • 1篇高教学刊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的芳杂环酰腙分子钳的微波无溶剂快速有效合成被引量:7
2010年
在微波辐射无溶剂条件下,以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固体Al2O3为载体,设计并高产率地合成了12个新的芳杂环酰腙分子钳人工受体.其结构均经1HNMR,I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同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利用紫外滴定光谱初步考察了这类分子钳对芳胺的识别性能.
石培育刘玲玲李晓蕊赵志刚刘兴利
关键词:酰腙分子钳微波辐射
三种二元叔胺共轭酸解离常数的测定及其胺基质子化规律的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pH电位滴定法,在25℃下测定了四甲基乙二胺、四甲基丙二胺和四甲基己二胺三种二胺共轭酸的pKa值,并根据测定结果探讨了结构对称的单链有机二元胺的胺基质子化的规律。
殷鸿尧刘兴利张永民吴学进冯玉军
关键词:PKA质子化
含1,2,4-三唑和席夫碱结构的新型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被引量:6
2014年
根据活性叠加原理,将1,2,4-三唑结构单元和席夫碱结构引入吲哚中,设计并合成了12个新型的含1,2,4-三唑和席夫碱结构的新型吲哚衍生物——1-{2-[4-芳亚甲基氨基-5-(1-对氯苄基-3-吲哚)]-1,2,4-三唑-3-硫代乙基}-吲哚-3-羧酸甲酯(7a^7l),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7e(R=4-HOC6H4-)抗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IC50分别为4.3,0.27和2.2,优于对照药阿莫西林;7l(R=4-O2NC6H4-)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IC50为0.26,优于对照药环丙沙星(IC50为1.82)。
姜羽佳刘兴利郑礼婷赵志刚
关键词:吲哚1,2,4-三唑席夫碱抗菌活性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被引量:3
2003年
对甲苯磺酸作为丁酸异戊醇的酯化催化剂,性能优于硫酸,本文探讨并确定了丁酸与异戊醇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以0.2mol正丁酸为基准,醇酸摩尔比为1.5,环己烷7.5ml,催化剂用量2.5%,反应时间2小时,酯收率达94.3%。
杨学军赵志刚刘兴利林源
关键词:对甲苯磺酸丁酸异戊酯催化剂催化酯化
香芹酮香料合成方法的改进被引量:8
2003年
(-)—香芹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中,特别是牙膏,硬糖,口香糖和各种饮料中,因此(-)—香芹酮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的合成方法有多种,但都具有一定的不足,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改进了(-)—香芹酮的合成法,通过对反应步骤、反应液的pH值,溶剂的优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率,改进后的方法工艺简单、产率较高,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马晨刘兴利赵志刚张林孙卓陈鸶
关键词:香料留兰香油食品
新的芳酰肼分子钳人工受体的微波干法合成及其识别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在微波辐射无溶剂条件下,以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固体K2CO3为载体,设计合成了9个新的芳杂环酰肼分子钳人工受体.其结构均经1HNMR,I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同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滴定法初步考察了这类分子钳对卤素阴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该类分子钳对I-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性能.
石培育赵志刚李晓蕊刘兴利
关键词:酰肼分子钳微波辐射分子识别
萘满酮类缩氨基硫脲的微波无溶剂快速合成(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在微波辐射无溶剂的条件下,以中性三氧化二铝为载体,快速有效地合成了一系列新的6-甲氧基萘满酮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红外,质谱和元素分析所确证,与传统方法相比,微波大大缩短反应时间,从240~300分钟缩短到4~8分钟。而产率从59~70%增加到80~92%。
刘玲玲刘兴利赵志刚
关键词:无溶剂微波辐射
湖泊疏浚后沉积物-水界面的环境特征及其微生物作用研究
2015年
采集东钱湖疏浚区和未疏浚区沉积物和上覆水模拟构建沉积物-水界面,并对比研究了微生物活性抑制和不抑制情况下模拟界面中的理化环境特征,铁、反应活性磷(SRP)从沉积物向水体的释放.结果显示当微生物活性未抑制时,疏浚实验组好氧能力、浊度均低于未疏浚实验组;实验9天后疏浚组pH出现显著下降;疏浚组和未疏浚组沉积物在厌氧条件下均会向上覆水中释放大量二价铁,未疏浚组释放能力更强;疏浚组上覆水中的SRP含量比未疏浚组低.当微生物活性被抑制后,各实验组好氧能力丧失,因此没有铁的显著释放;模拟系统的pH相对较高,疏浚组9天后pH下降也不如未抑制时明显;疏浚组上覆水浊度上升,而未疏浚组浊度下降;疏浚组水中的SRP含量显著升高,然而在未疏浚组未观察到该现象.这些结果暗示,湖泊疏浚可能具有提高溶解氧水平,降低磷释放的潜在作用;微生物可能改变水体中细小颗粒物的表面电位,进而影响到其沉降性能和水体浊度;疏浚后表层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在氧化还原性硫化物并释放氢离子以及降低磷释放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景连东柏松刘兴利李晖谭炯李泽敏
关键词:微生物沉积物-水界面湖泊富营养化
新型吲哚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以吲哚-3-甲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偶联、肼解、消除等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对称结构的吲哚席夫碱衍生物,以期为新药筛选提供先导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R,ESI-MS,IR及元素分析所证实.初步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5e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化合物5f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阿莫西林,对绿脓杆菌表现出与对照品阿莫西林相当的抑菌效果.
陈佰灵赵志刚刘兴利石治川郑礼婷
关键词:吲哚席夫碱抗菌活性
具有多手性中心的新型脱氧胆酸分子钳的微波合成
2008年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脱氧胆酸甲酯为spacer,3位通过三光气桥连对三氟甲基苯胺为非手性臂,12位通过三光气桥连L-氨基酸甲酯为手性手臂,合成了4个新型多手性中心分子钳人工受体.其结构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与常规加热的一般合成方法相比,该法具有溶剂用量少,操作简单,安全,反应速度快和产率高等优点.
曾碧涛赵志刚刘兴利马荣华
关键词:脱氧胆酸分子钳微波辐射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