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兆顺

作品数:60 被引量:312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吉林省环保局科技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19篇农业科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生态
  • 11篇土地利用
  • 8篇土壤
  • 7篇矿产
  • 7篇矿产资源
  • 6篇生态环境
  • 5篇生态系统
  • 5篇生态系统服务
  • 5篇矿产资源开发
  • 4篇土地集约利用
  • 4篇集约利用
  • 3篇战略环境评价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生态修复
  • 3篇土地利用规划
  • 3篇土地生态
  • 3篇开发区
  • 3篇葵花
  • 3篇环境评价
  • 3篇耕地

机构

  • 56篇吉林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通化市国土资...
  • 2篇长春科技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长春市国土资...
  • 2篇吉林省国土资...
  • 2篇吉林省国土资...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0篇刘兆顺
  • 26篇李淑杰
  • 7篇许文良
  • 6篇尚金城
  • 6篇窦森
  • 5篇王冬艳
  • 4篇宋丹
  • 3篇靳克
  • 3篇杨德明
  • 3篇姚文贵
  • 2篇王利敏
  • 2篇李想
  • 2篇刘璐
  • 2篇朱蕾
  • 2篇李大伟
  • 2篇张智超
  • 2篇王冬玲
  • 2篇苏麒
  • 2篇蔡炜宇
  • 1篇于丽丽

传媒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国土资源科技...
  • 5篇江西农业学报
  • 5篇黑龙江生态工...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吉林地质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软科学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林省东部资源型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以汪清县为例被引量:17
2006年
以吉林省汪清县为研究区域,选取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标准与模型,对汪清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汪清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度值逐年增加,自2000年初级协调到2002年中级协调的变化,说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基本上同步发展;汪清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是一种低水平的中级协调,且2000-2002年3年间,其协调亚类均为环境滞后型,这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口少、环境容量大相对应;吉林省东部责源型县城经济可利用其生态环境背景好、自然资源丰富的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刘兆顺尚金城许文良靳克
关键词:生态环境协调度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重庆万州为例被引量:38
2009年
基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成果,以及重庆市万州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修正,形成万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灰色线性规划模型中决策变量的生态经济参数。计算结果表明:(1)规划期内万州区耕地面积略有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林地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大规模增加湿地面积提高土地生态功能价值则难以实现;(2)地质灾害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以及适当增加园地面积,能够提高万州区土地生态功能价值;(3)万州区土地生态经济理论价值为118.88亿元/a,修正价值为106.44亿元/a,均高于现状值96.53亿元/a,土地生态修复与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可观;(4)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并同步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最优,为解决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新的方法。
刘兆顺李淑杰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结构灰色线性规划
吉林省西部草原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与草地退化的相关性研究
草地的退化是草地生态系统的一种整体逆向演替,在其退化的形成过程中,系统内部物质能量的循环与转化以及系统对外界因子变化的响应能力与方式等必然也发生某种变异.所以,对草地退化及其改良的研究也应是一种系统的行为.为揭示草地的退...
刘兆顺
关键词:草地土壤理化性质草地退化
文献传递
长春市精明增长测评研究
2014年
"精明增长"是由西方国家针对城市蔓延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它倡导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对于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该研究从城市增长的数量、强度、效益、循环和建设水平5个方面选取了8个指标建立城市精明增长现状测评体系,对长春市的精明增长现状进行测评。结果表明,长春市城市扩展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与强度均有待提高,但就城市经济发展、道路和公共交通现状来说,符合精明增长的发展方向。
王光灿刘兆顺李淑杰何有富解小雨于丽丽
关键词:精明增长
基于可达性的长春市公园绿地格局优化被引量:2
2018年
城市绿地可达性是影响绿地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绿地建设合理的重要依据。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以城市居住用地和人口分布数据为基础,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基于人口权重的人口重心模型,模拟研究区内新增绿地格局,并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生成新的绿地格局空间分布,对结果进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在公园绿地面积增加5.5%的情况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人口增加了50.3个百分点,可达性面积增加了22.5个百分点。
张琳刘兆顺
关键词:公园绿地可达性
白城市水稻种植区灌溉用水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水稻产量被引量:1
2000年
本文对白城市水稻种植区灌溉用水的物理和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白城市水稻种植区的灌溉用水水源可以分为地表自流灌溉水、浅井灌溉水、深井灌溉水三种 ;不同水源的灌溉用水水质存在一定差异 ;灌溉用水的水质成分与土壤的元素组成存在着一定关系 ,且影响水稻的产量。
刘兆顺宋进喜许文良
关键词:水稻种植区水质成分水稻产量
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研究——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定量研究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研究表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94.6分,土地资源潜力不能满足近期土地需求;土地利用强度、地均投入产出强度以及土地市场发育程度是影响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重要驱动因素;开发区存在评价边界切割宗地的现象,但对土地集约利用度影响不大;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对环境绩效敏感,其环保投资临界规模为GDP的2.38%。上述研究能够为明确界定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管理和决策水平以及开发区扩区提供科学依据及相关技术支持。
李淑杰刘兆顺朱蕾李大伟宋丹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
长春市“三旧”用地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长春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土地资源消耗,粗放的土地利用范式己难以为继,推进"三旧"改造工作,是城市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该研究首先探究了"三旧"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内、外业结合完成长春市"三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研究点的现状指标,基于Acr GIS 10软件构建数据库、绘制专题图件。通过调查,总结得出长春市"三旧"现状规模、空间分布、强度特征,为"三旧"改造潜力评价和改造布局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王艾琳温馨燃张宁郭紫燕刘兆顺
基于人地耦合协调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分区研究——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
2024年
吉林省梨树县地处东北黑土平原腹地,是黑土地保护的示范区域,发挥着多种生态系统功能.基于土地利用类型、遥感影像等数据,形成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功能重要性、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耦合度等的聚类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将该区域分为6个生态修复单元,分别为:东辽河流域中游农田保护修复区;南部生态保护修复区;东南部水源涵养保护区;西部防风固沙、人地协调保护修复区;中西部水土保持、人地协调修复区;中东部水源涵养修复区.在明确各分区主导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分区施策,提出水环境生态修复、增加水源涵养林等措施,保证区域粮食安全,为类似的生态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王唯宇刘兆顺李想李莹雪金欣悦
关键词:生态修复耦合协调度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白城市为例被引量:28
2017年
白城市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解其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简称PSR)模型,共选取21个指标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2007—2012年白城市及其所辖5个县区土地生态安全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各县(市、区)土地生态压力—状态—响应情况不同,镇赉县、大安县及洮北区土地生态压力安全值较高,对安全综合值贡献率在38%以上;洮南市土地生态状态安全值较高,贡献率在36%以上;通榆县土地生态压力—状态—响应安全值分布比较均衡,贡献比为35∶34∶31。(2)2007—2012年,白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由0.712 2提高至0.780 4,土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土地安全等级仍处于敏感级,生态环境比较脆弱。(3)白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改善有赖于实施有效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规模;引进人才,鼓励农民发展新型绿色农业,减轻土地污染压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保投资力度,促进土地生态恢复。
张茹戴文婷刘兆顺董霁红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PSR模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