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伦

作品数:13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卒中
  • 2篇皮肤
  • 2篇缺血
  • 2篇疗效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脑缺血
  • 2篇脑卒中
  • 2篇急性
  • 2篇高危
  • 2篇病案
  • 1篇地平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信息系统
  • 1篇信息质量
  • 1篇信息质量控制
  • 1篇血性
  • 1篇药物

机构

  • 12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2篇刘伦
  • 3篇梅俊华
  • 3篇黄爱丽
  • 3篇寇沛
  • 2篇陈国华
  • 1篇罗利俊
  • 1篇江涛
  • 1篇陈玲
  • 1篇苏曼莉
  • 1篇胡明
  • 1篇任海涛
  • 1篇单萍
  • 1篇吴彪
  • 1篇刘慧
  • 1篇唐坤
  • 1篇魏丹
  • 1篇笱玉兰
  • 1篇许慧芳
  • 1篇雷兰英

传媒

  • 4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4
  • 5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基薄片法脑脊液细胞学对影像学阴性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附四例报告
2020年
目的总结4例脑膜癌病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经临床及液基薄片法脑脊液细胞学确诊的4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脑脊液细胞学特点。结果 4例患者均有肿瘤病史(肺癌2例、胃癌1例、乳腺癌1例),无一例发现MRI明显脑膜强化征,PET-CT亦无阳性所见(1例)。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升高3例、白细胞计数增加2例、葡萄糖水平降低2例、蛋白定量升高3例;液基薄片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均发现异型性肿瘤细胞。4例患者出院后,1例继续治疗并随访至今,其余3例确诊后1~12个月死亡。结论脑膜癌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临床病史可协助诊断;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梅俊华任海涛雷兰英江涛龚雪刘伦陈国华徐金梅
关键词:脑膜癌病脑脊髓液细胞学技术
大黄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抗氧化及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究大黄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抗氧化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用改良Himori法在C57BL小鼠中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其中51只建模成功,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7只。另选15只SPF级健康雄性C57BL小鼠仅分离血管,但不结扎阻塞大脑颈总动脉血供,作为假手术组。低、高剂量实验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大黄酚5. 0,15. 0m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则注射等量0. 9%氯化钠。缺血2 h后再灌注,缺血再灌注22 h时用Bederson评分标准评估小鼠神经功能,用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22 h时,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低、高剂量实验组Bederson评分分别为(0. 09±0. 06),(2. 94±0. 11),(2. 31±0. 10),(1. 42±0. 08)分;海马组织SOD含量分别为(261. 34±20. 87),(99. 41±19. 78),(137. 98±22. 46),(227. 03±4. 05) U·mg-1prot;MDA含量分别为(6. 45±1. 24),(4. 21±0. 98),(4. 84±0. 86),(5. 99±0. 71) mmol·mg-1prot;NGF蛋白阳性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54. 21±33. 78,93. 04±29. 46,131. 46±23. 07,169. 14±22. 59。低、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大黄酚可显著增强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神经保护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上调海马组织NGF蛋白表达相关。
刘伦梅俊华曾云黄爱丽寇沛
关键词:大黄酚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神经生长因子
皮肤外科局部皮瓣移植术的编码探讨被引量:9
2020年
因皮瓣移植术专业性强,临床分类与ICD分类差异较大,编码工作中该术式错编、漏编情况较多。为提高皮肤外科皮瓣移植术的编码准确率,将临床分类方式与ICD中的分类规则进行对比和分析,并进行案例解析,从而理清常见皮瓣移植术的ICD编码。编码员在编码皮瓣移植术时,一是要区分皮瓣种类,是带蒂皮瓣还是其他皮瓣,二是要明确手术方式,是前徙术还是其他术式,三是要区分手术部位,是手部、其他特殊部位还是一般部位。编码员需与临床医师沟通的同时也需加强临床知识和编码规则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编码质量。
刘伦黄爱丽曾云寇沛
关键词:皮肤外科ICD-9-CM-3
住院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控制的重要价值及对DRGs分组的影响被引量:52
2019年
目的探究规范住院病案首页信息管理与质量控制对DRGs分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0月的全院入组病例数69 831为研究数据,分析规范化培训前后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和质量控制对DRGs分组的影响。每月随机抽取200份住院病案首页进行检查,比较月平均合格率、住院病案首页填写总错误率及类型。结果培训后月平均合格率(69.74±11.03)%显著高于培训前月平均合格率(49.83±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规范化管理和培训后,住院病案首页填写总错误率10.08%较培训前住院病案首页填写总错误率29.14%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住院病案首页在主要诊断、其他诊断、主要手术操作、其他手术操作等四个项目的缺失情况发生率较规范培训后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规范化培训后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正,其DRGs分组数670组显著高于原始数据DRGs分组数。结论通过规范化管理住院病案首页信息,有效地质量控制,利于DRGs平台数据的准确分组,可提高院内医疗服务质量及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刘伦
关键词:病案首页信息
ICD-11与ICD-10皮肤疾病的分类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ICD-11与ICD-10中皮肤疾病的分类差异,为皮肤疾病编码过渡提供思路。方法在ICD-11网站下载ICD-11简明制表,比较两个版本编码类亚目和有效编码的数量变化,下载ICD-11主干码与ICD-10编码映射表,统计皮肤疾病章中各小节的章节漂移指数,并从编码结构、编码分布等方面比较ICD-11与ICD-10异同。结果ICD-11容量明显扩大,类目数量增加173个,亚目数量增加164个,有效编码数量增加266个;皮肤疾病章中新增小节的章节漂移指数明显高于其他节;对比ICD-10,ICD-11中皮肤感染性疾病大部分迁移至第1章,炎症性皮肤病、累及特定皮肤结构的皮肤疾病、外因引起的皮肤疾患三节进行了重大整合,其中后组配的编码形式提升了疾病信息采集的精度和丰度。结论ICD-11提高了皮肤疾病编码的精度和广度,能为医院管理、临床研究提供更丰富、详细的数据支撑。
刘伦黄爱丽曾云寇沛邝小娜
关键词:ICD-10皮肤疾病
不同年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高危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年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年龄分为A组(青年组)34例、B组(中年组)68例和C组(老年组)83例,将三组人员的肥胖率、不良生活习惯、并发基础疾病情况及高血压危害知晓率、治疗遵从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肥胖率及不良生活习惯率高于B组及C组,C组并发基础疾病率高于A组及B组,A组高血压危害知晓较佳率及治疗遵从较佳率则均低于B组及C组,而B组则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高危因素主要为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及疾病知晓差、治疗遵从差情况,而老年患者则以并发基础疾病为主要危险因素。中年患者的上述方面则均普遍存在。
刘伦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不同年龄高危因素
微信APP病案信息系统的应用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价微信APP病案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来院诊治的50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研究组。另选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来院诊治的50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病案管理系统管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微信APP病案信息系统管理。比较2组患者病案复印需求、病案管理价值、病案复印价值、管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病案复印需求率92.6%高于对照组62.7%(P<0.05);干预组患者评分按张付费(79.63±10.29)分、远程支付(86.36±3.61)分、便捷安全(85.62±3.52)分、成本优势(85.29±2.68)分、物流追踪(86.36±1.52)分、评价反馈(86.36±1.52)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病案复制时间(3.26±1.369)分钟、预约申请病案时间(6.38±1.39)分钟、交费时间(1.63±1.02)分钟、审核时间(1.06±0.52)分钟、退费时间(2.64±0.56)分钟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管理总满意率(96.4%)高于对照组(84.38%)(P<0.05)。结论微信APP病案信息系统能明显提升医院病案管理质量,减少病案复制时间,提高病案管理质量。
刘伦
关键词:管理质量满意度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医院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ved peneumonia,H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分析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自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225例急性重症脑卒中并发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25例患者中分离出11种共121株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6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占29.7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1.65%,为白假丝酵母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已分别产生了78.4%、83.3%的耐药率,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保持了100%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达90%以上,但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的耐药菌株。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HAP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这些主要致病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且都有很强的耐药性。因此临床上应结合药敏试验科学合理用药,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加强监测与控制,以期快速治愈患者。
刘伦
关键词:急性重症脑卒中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病高危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4年
选取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2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的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新发缺血性卒中事件较观察组明显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新发TIA、心肌梗死、血管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伦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氯吡格雷
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疼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分析尼莫地平用于偏头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偏头疼患者共60例,依照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镇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尼莫地平+生理盐水持续泵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肠道反应2例、心血管反应1例,未见神经系统及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应用于偏头疼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刘伦
关键词:尼莫地平偏头疼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