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柱
- 作品数:73 被引量:189H指数:7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研究来氟米特对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研究表明来氟米特能够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的NF-κβ、VEGF和TGF-β的表达量。结论:来氟米特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其治疗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β、VEGF和TGF-β有关,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王振刘金凤刘中柱李长红张浩刘艳姝王建杰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来氟米特转化生长因子Β
- 厄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干预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成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探讨厄贝沙坦保护肾脏的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厄贝沙坦治疗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厄贝沙坦治疗组、模型组结扎大鼠左侧输尿管建立UUO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不结扎左侧输尿管,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20m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分别于14d和28d各处死6只大鼠,并留取左侧肾脏组织做HE、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测定CTGF、BMP-7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厄贝沙坦治疗组、模型组的CTGF表达升高(P<0.01),而治疗组CTGF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也低于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比较,治疗组、模型组BMP-7表达降低(P<0.01),且治疗组BMP-7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肾间质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厄贝沙坦治疗组CTGF表达逐渐减少,BMP-7表达逐渐增加。厄贝沙坦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CTGF的表达和增加BMP-7的表达。
- 刘中柱潘明阳刘艳姝史为伍牛效清
-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厄贝沙坦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骨形成蛋白-7
-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血清TGF-β1、BMP-7的改变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CAAN患者血清TGF-β1及BMP-7水平,并用2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TGF-β1明显增高(P<0.05),BMP-7明显降低(P<0.05)。TGF-β1与BMP-7呈负相关(r=-0.379,P<0.05)。结论:TGF-β1、BMP-7二者的表达水平及其相互间调节作用是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 牛效清陈楠刘中柱刘艳姝张浩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
- 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及podoc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分子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肾病组(DM组)和厄贝沙坦干预组(E组)。E组大鼠给予厄贝沙坦50mg.kg-1.d-1灌胃,N组和DM组大鼠给予等量饮用水灌胃。于第8周和第12周检测3组大鼠24h尿蛋白(Pro)定量、血清肌酐(Scr)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第8周和第12周,DM组大鼠24hPro、Scr水平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第8周和第12周,E组大鼠24h Pro与DM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12周Scr水平与DM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和第12周,DM组大鼠nephrin和podocin mRNA表达水平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E组大鼠nephrin和podocin mRNA表达水平与DM组大鼠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通过上调nephrin和podocin表达水平来改善足细胞功能,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
- 刘中柱谢立民刘艳姝牛效清张浩王振史为伍李长红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厄贝沙坦NEPHRINPODOCIN
- 慢性肾脏病患者促炎因子及BMP-2的相关性
- 2017年
- 目的:探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各期患者体内炎症因子(IL-6)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变化,及炎症因子对BMP-2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未进行透析患者70例,收集各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BMP-2、IL-6浓度的变化规律及相应血清肌酐浓度,应用校验后的MDRD公式(要求受试者提供血清肌酐、年龄、性别)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1~5期(排除透析患者),应用测定血清BMP-2和IL-6水平,各期患者血清BMP-2、IL-6表现为正相关。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中IL-6与BMP-2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可协同参与调节血管钙化。
- 王悦刘中柱
- 关键词:BMP-2IL-6慢性肾脏病
- 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CRF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分两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年龄20~70岁;实验组为35例CRF(未透析)伴有贫血的患者,年龄20~70岁。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结合率方法分别测定两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花环结合率(RBC-C3bRR)明显下降;而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R)花环百分率明显升高。结论:CRF贫血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 牛效清梁东刘中柱李振海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红细胞免疫功能
- 肾灵、尿毒清颗粒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衰竭的临床观察
- 2003年
- 目的:联合使用肾灵(a—酮酸)、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衰竭。方法:口服肾灵、尿毒清颗粒一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论:受试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及肌酐下降总有效率分别为72.10%和56.8%。
- 宁树君刘中柱马丽艳孙坚
- 关键词:肾灵尿毒清颗粒慢性肾功衰竭
- 尾加压素Ⅱ与肾脏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II)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血管活性肽,在人体中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主要参与心血管疾病以及系统的稳态调节。近年来研究发现UII与肾脏疾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目前发现UII与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肾肿瘤、IgA肾病、肾病综合征以及慢性肾脏病等肾脏疾病具有相关性。本文就UII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简述。
- 付兆鑫刘中柱郑奕楠
- 关键词: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病
- PBL教学法在肾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比较肾内科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临床病例分析情况,为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肾内科理论课教学中将110例临床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以主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考试主观题成绩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学生基础理论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优秀和良好率没有明显差异;病例分析成绩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优秀和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改善。
- 刘艳姝史为伍刘中柱王振张国艳
- 关键词:PBL教学法内科教学肾内科PBL教学模式临床病例分析传统教学模式
- 黄葵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Lkn-1和TNF-α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1年
-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是肾小球病变呈慢性渐进性发展的炎症过程,该病病情迁延,病程缓慢进展,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衰竭。相关研究发现血清白细胞诱素1(Lkn-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肾脏病变程度相关。
- 刘中柱孔祥静刘艳姝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TNF-Α黄葵胶囊肿瘤坏死因子-Α肾小球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