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霜
- 作品数:29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从事新诗研究的省思
- 2014年
- 我最初选择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是想从事当代诗歌的批评。当时,因为写诗的缘故,我对当代的诗歌批评状况也比较关注,一种主要基于写作的训练和自我教育而初形成的批评意识使我感到中国当代诗歌还缺少足够的有效的批评,虽然已经涌现出一些出色的批评家,在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可以有所作为的空间。
- 冷霜
- 关键词:新诗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中国当代诗歌诗歌批评自我教育批评家
- 本期话题:移动互联时代,谁在消费文学?
- 2022年
- 书籍和其他商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购买只是消费行为的第一步,阅读才是实质。中国每年有四十多万品类的出版物,文学是占比最大的品类,小说、诗歌、散文、随笔、非虚构等等。按照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分类法,文学属于最末的集部,但却是当今出版领域最繁荣和最大众的部分。移动互联时代,谁在消费文学?本期“非常观察”栏目特邀文化学者绿茶先生主持,由他邀请二十多位文学、艺术、学术、媒体、自由职业等领域的资深阅读者,通过不同视角,分析和思考文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文学具有哪些不可替代性,以及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文学。
- 绿茶张翎止庵解玺璋李冬君商震梁鸿史航胡洪侠杨葵冷霜杨早刘晓蕾张明扬刘柠钟立风王道孙良好方韶毅周立民叶匡政韩浩月潘采夫阿乙戴潍娜徐曦孟岳
- 关键词:消费文学移动互联时代出版领域不可替代性
- 重识卞之琳的“化古”观念被引量:5
- 2007年
- 在有关19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研究中,以及新诗与"传统"关系的问题上,卞之琳晚年提出的"化古"之说具有较大影响。这一观念得自于艾略特,但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语境下,他对"传统"的认知与艾略特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而在1980年代,作为一个诗论家和特殊的新诗史家,他关于"化古"的论述实际所要达成的目标,则是将欧美现代主义美学话语重新接引到中国文学中来。
- 冷霜
- 关键词:卞之琳现代主义
- 建国前后废名思想的转变——以《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7
- 2016年
- 废名写于1949年春的长文《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既表达了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接受,也表现出论辩与"劝谏"的意图,是理解废名建国前后思想转变一个关键性的文本。废名在抗战期间避居黄梅家乡时以儒家"性善"观念和佛教唯识观念为基础形成关于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并在抗战结束后的国际国内状况中显示出文化保守主义的倾向。《新民主主义论》有关中国自身现代化独特道路的阐述,与废名主张重拾"民族精神"的观念形成耦合,成为他接受它的基础,但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和"反封建"一面的论述,尤其是对各种宗教与唯心论思想的否定,也引起废名的强烈不安,而使他产生了谏言的动机。
- 冷霜
- 关键词:废名阿赖耶识新民主主义文化性善说唯识论
- 一个人的“精神化石”——谢冕诗集《爱简》讨论被引量:4
- 2022年
- 时间:2022年7月20日下午地点:北京大学培文书院主持人:高秀芹与谈人:洪子诚、孟繁华、姜涛、吴丹鸿、张桃洲、冷霜、张洁宇、孙民乐发现·另一个谢冕高秀芹(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这是一个“秘密”的会议,我们没有让谢冕老师参加。主要是希望大家能放开谈,哪怕检讨和批评。
- 高秀芹(整理)高秀芹孟繁华洪子诚姜涛张桃洲张桃洲冷霜张洁宇
- 关键词:中国诗歌研究
- 括号与汪曾祺小说的语言平衡
- 2023年
- 括号的使用贯穿汪曾祺小说写作始终,是其小说显著的行文特征之一。但由于括号表面看来无足轻重,以往的研究者始终没有给予其足够的关注。事实上,相对于鲁迅等中国现代作家,汪曾祺对此符号的运用方式可谓自成一格。作为一种表意症候,括号既是表征其小说折衷、平衡的语言特色的符号,又是探究其小说和谐美学的一把钥匙。更为重要的是,括号折射出了汪曾祺之于时代的某种不变的姿态。尽管汪曾祺的小说语言观在1950—1960年代经历了调整和变化,并参与促成了他1980年代以后小说写作的风貌,然而,括号在其写作生涯中持续且高频次的使用,从一个侧面表明,汪曾祺小说创作的“变”中依旧有“不变”的部分。
- 仲芷娴冷霜
-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括号现代汉语
- 文学心灵与人文知识思想的再出发被引量:3
- 2019年
- 回想起来,从最初读到贺照田的《艾略特中晚期诗学研究》《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等文章①,以及他主编的《学术思想评论》辑刊,到今天已经有20年左右时间了,然而直到近些年,我才越发强烈地意识到他的学术思想工作之于我的启示意义,并意识到深入地思考和整理此一启示意义使之更加明确和清晰的必要。
- 冷霜
- 关键词:人文知识心灵诗学研究艾略特
- “打工诗歌”的美学争议被引量:2
- 2015年
- 近二十年来,“打工诗歌”已逐渐成为当代诗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也已涌现出谢湘南、郑小琼等一批极具实力广受赞誉的优秀诗人。2013年,在深圳打工的湖北诗人郭金牛受邀参加第46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意味着“打工诗歌”的成绩不仅得到主流诗坛的认可,其影响也开始辐射到海外。2014年9月30日,在深圳富士康打工的年轻诗人许立志跳楼自尽,他生前的诗作经过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传播,使世人真切地感知到这一庞大群体的生存境遇与内心世界,“打工诗歌”由此进入普通公众的阅读视野。
- 冷霜
- 关键词:当代诗坛生存境遇文化立场
- 废名新诗观念的形成与1930年代中期北平学院诗坛氛围被引量:3
- 2011年
- 废名193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现代文艺课时的讲义,在结集为《谈新诗》之后,成为新诗史上独具个性的一份理论文献。以往对它的研究多集中于其理论内容的归纳和辨析上,本论文则试图通过考索废名新诗观念的形成过程,揭示出其观念资源、所受影响,以及成型与发表所面对的特定语境。论文意在证明,废名新诗观念的形成与他卜居西山时期思想兴趣和艺术观念的变化有关,也受到周作人这一时期文学思想的影响,更是受到1930年代中期北平学院诗坛积极探索新诗格律的氛围的激发,带有鲜明的争辩色彩。对这一潜在的争论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废名诗论的内涵,也能使我们对1930年代北平文坛与诗坛内在的复杂性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 冷霜
- 关键词:废名《谈新诗》
- 在两次“重写文学史”之间被引量:3
- 2008年
- 在《新诗发展概况》的作者们的回顾中,这本当时未能出版的小书是紧随195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学生集体编写的“红色中国文学史”的问世而展开的一项写作任务,其中一些作者也参加了“红色中国文学史”的写作。在此前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6级学生还分别着手集体编写《中国小说史》、《中国戏剧史》和《中国新文学史》等著作,构成以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为中心的“科研大跃进”的重要内容。这种“科研大跃进”,除组织方式上均为集体作战,人员构成上均为青年大学生,写作原则上均以权威的政治、历史论述为纲领以外,写作方式上则经由集中阅读资料、确立纲目体例、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讲求“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写作速度。
- 冷霜
-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文学史写作任务学术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