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素缺

作品数:42 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6篇小麦
  • 12篇基因
  • 7篇种质
  • 7篇籽粒
  • 7篇黑小麦
  • 6篇矮秆
  • 6篇矮秆基因
  • 5篇性状
  • 5篇紫粒小麦
  • 4篇等基因
  • 4篇等基因系
  • 4篇育种
  • 4篇面粉
  • 4篇近等基因
  • 4篇近等基因系
  • 4篇基因系
  • 4篇分子标记
  • 3篇淀粉
  • 3篇定标模型
  • 3篇新种质

机构

  • 42篇河北省农林科...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河北省医疗保...
  • 2篇石家庄市农业...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农作物...
  • 1篇安县农业局

作者

  • 42篇兰素缺
  • 39篇李杏普
  • 26篇张业伦
  • 15篇孟雅宁
  • 11篇刘玉平
  • 6篇李光威
  • 3篇张颖君
  • 3篇李立会
  • 3篇侯红军
  • 3篇冯延茹
  • 3篇柏峰
  • 2篇曹志敏
  • 2篇徐有
  • 2篇何飞飞
  • 2篇刘书娥
  • 1篇陆莉
  • 1篇李春芳
  • 1篇张维勤
  • 1篇李孟军
  • 1篇吕孟雨

传媒

  • 12篇华北农学报
  • 11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第八届全国小...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与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农业分子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首次发现的2个特异性SNP位点(AX‑110429468、AX‑110521277)进行鉴定,能快速筛选小麦茎基腐病苗...
金京京李立会张业伦李林杰李杏普兰素缺
小麦抗逆种质创新、鉴定和利用研究
李杏普兰素缺李孟军刘玉平陆莉秦君等
该项目创造出携带黑麦抗性基因的双抗(抗旱、耐盐)新种质。创造出携带农家种抗逆基因的、育种尚未被利用的矮秆、大穗、抗逆(旱、盐)新种质,该种质不仅携带农家种小红芒的抗旱基因,同时兼有农家种的耐盐特性。明确了混合盐介质定向培...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种质鉴定
Rht8、Rht10、Rht12矮杆基因对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证明,Rht8半矮秆基因对地上部生物产量较Rht10和Rht12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生长发育较早,较接近目前推广种的生育时期,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利于产量性状的形成。Rht10的降秆作用最强,但由于节间缩短太多,造成地上部生物产量明显降低,使籽粒形成时提供营养的"源"太少,不利于高产。Rht12矮秆基因的降秆程度显著高于Rht8,但生物产量亦太低、成熟太晚和对环境条件的不适应,影响籽粒产量的提高,在以降秆为主要目标的育种中利用价值较大。
李杏普兰素缺张业伦张京惠冯延茹刘书娥Gale M DWorland T J
关键词:矮秆基因近等基因系营养生长发育期
优质黑小麦新种质冀资麦3号的选育被引量:6
2018年
冀资麦3号是以漯珍一号为母本、藁8901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黑小麦新种质。其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6.5%,湿面筋含量为37.5%,吸水量为62%,面团稳定时间为9.0 min。突出特点是富含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硒含量为123.74μg/kg,镁含量为1 428.96 mg/kg,钙含量为441.95 mg/kg。2007~2009年3 a产量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6 048.3 kg/hm^2。
李光威孟雅宁张业伦古东月兰素缺李杏普
关键词:黑小麦品种选育
小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被引量:14
2001年
在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认为子房共培养可显著地提高游离小孢子胚状体愈伤率和再生率 ,子房共培养以 2 0个子房为宜。低温子房共培养胚状体发生和愈伤率低 ,但绿苗分化率较高 ,施加PAA、谷氨酰胺对游离小孢子形成的胚状体有促进作用。麦芽糖是游离小孢子培养最好的碳源 ,以蔗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和果糖搭配作碳源均未获得胚状体。检查培养 3d后的小孢子活力发现 ,唯有麦芽糖作碳源培养的小孢子有活力 ;认为高浓度的蔗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加果糖对小孢子有毒害作用。当葡萄糖浓度达到 2 0mmol/L时就对小孢子有毒害作用且致死。当在麦芽糖培养基中培养 1d后加入高浓度的葡萄糖发现小孢子存有活力 ,而且随着起始培养天数的增加活力也增加。对Y77品系来讲 ,适宜小孢子培养的麦芽糖浓度为 0 12mol/L。饥饿和热激 (33℃ )
李光威兰素缺孙宝启
关键词:小麦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率
3003份小麦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的初步结果(石家庄生态点)
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小麦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提供的3003份不同类型的材料,种植于石家庄生态点,并进行农艺性状表型的精准鉴定。目前,完成第一年的表型鉴定。部分鉴定结果如下,小区产量超石4185的有1521份...
张业伦兰素缺李杏普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表型鉴定
文献传递
光周期迟钝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9
2001年
利用携带光周期迟钝基因 (Photoperiod1简称Ppd1)的 6套近等基因系分别与其背景亲本AVALON ,BRIGAND ,BRIMSTONE ,MERCIA ,NORMAN及RENDZVOUS相比较 ,研究该基因在石家庄地区生态条件下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基因提早冬小麦抽穗、开花及成熟 ,缩短生育期 ;缩短穗长 ,使旗叶变短、变窄 ,面积变小 ;增加分蘖成穗率 ,每穗沟数 ,穗粒数及千粒重。
刘玉平李建平兰素缺赵风梧李杏普AJWorland
关键词:冬小麦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
蓝粒小麦籽粒色素遗传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利用不同来源的蓝粒小麦与白粒小麦杂交,进行色素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来源于偃麦草的D87065和D87089的籽粒色素基因由2对互补基因控制;来源于黑麦的92-1由2对互补基因控制;来源不明确的7083L-16由1对基因控制。
兰素缺李杏普刘玉平
关键词:蓝粒小麦籽粒色素
富铬、优质黑小麦特异种质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铬黑小麦特异种质培育方法:用澳大利亚黑小麦14928作母本,95-5031作父本进行杂交;用杂交F1作母本,四倍体硬粒小麦190268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F0幼胚拯救,后代室内加代,从F3代中选出新株系矮...
李杏普兰素缺刘玉平李立会候红军
文献传递
碳源组份及浓度对小麦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7
2002年
通过对小麦花药培养基中各种碳源的研究 ,发现单独使用麦芽糖作碳源的培养基出愈率最高 ,麦芽糖与蔗糖搭配使用培养效果次之 ,而单独使用蔗糖作碳源出愈率最低。在整个碳源比较试验中 ,随着培养基中麦芽糖比例的增加 ,出愈率随之提高。糖源对出愈率的影响与其水解产物有关。在游离小孢子培养中 ,麦芽糖是最好的糖源 ,其他糖源经培养未形成胚状体。检查培养 3d后的小孢子活力发现唯有麦芽糖作碳源的培养基有活力 ;认为高浓度的蔗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与果糖混合糖源对小孢子有毒害作用。葡萄糖起始浓度达到 2 0mmol/L时 ,对小孢子有致死作用。当麦芽糖培养 1d后 ,再加入高浓度的葡萄糖发现小孢子存有活力 ,而且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 ,小孢子的活力也增加。
兰素缺李光威权书月李杏普刘玉平侯红军高红欣
关键词:小麦碳源花药培养游离小孢子培养出愈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