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健
- 作品数:20 被引量:18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物理海洋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印度尼西亚贯通流变化特征与机制
- 利用最新SODA资料研究了印度尼西亚贯通流(ITF)在不同深度以上海水体积和热量输运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主要结论如下:以ITF气候平均输运总量的80%为标准,ITF体积输运主要发生在560m以浅,热量输运则主要发生...
- 孟祥凤吴德星胡瑞金兰健
- 关键词:年际变化
- 文献传递
- 利用伴随方法优化海洋环流模式初始状态的研究
- 兰健
- 关键词:海洋环流
- 海洋近区污染初探
- 兰健
- 南海南部海域的多涡结构被引量:5
- 2005年
- 基于美国海军的空间分辨率为0.5°×0.5°月平均的GDEM三维温盐资料,采用P矢量方法,计算了南沙南部海域的三维环流结构。结果表明,南沙南部海域不仅存在多涡结构,而且此多涡结构还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存在南沙海槽反气旋式涡、东南沙反气旋式涡和较弱的南沙气旋式涡;夏季,存在南沙反气旋式涡、巴拉望海槽西侧的气旋式涡和东南沙气旋式涡。
- 兰健于非鲍颖
- 关键词:南海南部海域
- 白令海海盆上层环流年际特征及初步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通过统计方法,利用一套海洋同化数据分析了白令海海盆上层环流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阿留申低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海盆上层环流受阿留申低压的调制在研究的时间范围内存在周期为3~4 a为主的年际变化,年际尺度上海盆上层环流与阿留申低压强度以及阿留申低压在180°以西的强度都存在显著相关性。1976年的太平洋年代际调整后,EINino事件的频率大大提高,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的东移与阿留申低压强度的增强有极好的一致性,这很可能是阿留申低压在180°以西的强度与海盆上层环流强度呈负相关的主要原因。
- 万彪兰健孙双文
- 关键词:阿留申低压年际变化
- 日本海环流研究综述被引量:14
- 2006年
- 日本海作为东北亚地区最大的边缘海,是西北太平洋上的重要海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使得日本海的环流结构呈现独有特征,如日本海内的亚极地锋现象,复杂多变的涡旋,北部形成的深水团等。概述了日本海环流状况,着重介绍了对马海峡、郁陵海盆环流情形和日本海特征水团;总结了目前仍存在的争议问题,如对马暖流源头、对马暖流空间结构等;指出了目前日本海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如对马暖流流量的长期变化及其原因、东韩暖流消失现象及其机制、日本海特征水的传播路径及其影响因素、日本海的某些变化产生原因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响应等。
- 崔琰琳吴德星兰健
- 关键词:对马暖流中层水
- 海洋表层流场的获取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表层流场的获取方法。将海态监测分析雷达单站采集的海区表层径向流速U1和以POM海洋模式获取的该海区表层径向流速U2求差E1,并以E1构造人工趋势项;再将POM模式中的三维海流动力学控制方程与生成的人工趋...
- 韩树宗兰健宗海波
- 文献传递
- 渤海1958年和2000年夏季温盐场及环流结构的比较被引量:37
- 2004年
- 渤海沿岸葫芦岛、秦皇岛、塘沽及渤海海峡北部北隍城4个海洋站35年(1961-1996)盐度观测资料显示上述4站的盐度分别升高了1.1,1.6,1.9和0.4.盐度观测资料还显示,过去35年中,渤海至少发生了5次较大盐度变化过程.比较1958年8月和2000年8月渤海大面观测资料,渤海的盐度分布结构也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1958年8月老黄河口外海表层的低盐区已由高盐区替代,盐度变化最大值达10.0以上,且2000年8月从表层到底层盐度量值及分布结构基本一致.比较两年全渤海的盐度可知,渤海大部分海区盐度升高了2.0以上.渤海温盐度场结构的变化导致了渤海环流变化.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8月渤海环流和1958年同期环流相比其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环流变化最显著区是渤海湾、莱州湾及其邻近的渤海中部海区.1958年夏季存在的渤海湾外侧的顺时针流环和莱州湾外侧的逆时针流环在2000年夏季已消失,渤海湾逆时针流环位置明显外移,莱州湾内流动方向发生了180°的转向.与渤海环流变化相应,渤海和黄海的水交换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2000年8月较1958年8月渤海与黄海的月平均水交换量减少了0.7×104m3/s.
- 吴德星万修全鲍献文牟林兰健
- 关键词:夏季环流环流结构盐度
- 南海中深层动力格局与演变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9年
- 南海是连接印度洋-太平洋的最大边缘海,在季风、海峡水交换以及复杂地形影响下,南海环流呈现出独特的三层结构以及远强于大洋的混合特征.理论与观测表明,南海内潮、内孤立波以及强风等过程是强混合的动力来源.在南海强混合作用下,南海发育了活跃的中深层动力系统,一方面促进了南海与大洋之间的水体交换,另一方面调控上层风生环流,使得南海环流显著区别于其他热带与副热带海盆.南海活跃的中深层环流所具有的物质搬运能力又显著影响着南海的地质沉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中国对深海研究持续投入,在南海中深层环流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文章就该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南海深海环流未来研究设想进行初步探讨.
- 王东晓王强蔡树群尚晓东彭世球舒业强肖劲根谢晓辉张志伟刘志强兰健陈大可薛惠洁王桂华甘剑平解习农张锐陈慧杨庆轩
- 关键词:湍流混合
- 南海深层环流数值研究
- 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