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经国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2-酰氨基-3-芳基丙烯酸甲酯的不对称氢化反应
- 2018年
- 以单齿磷配体(S)-Mono PHOS和[Rh(COD)2]BF4作为催化剂,研究2-酰氨基-3-芳基丙烯酸甲酯类化合物中的氨基保护基对其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影响。最终经水解等操作,2-酰氨基-3-芳基丙烯酸甲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以63%~92%的收率得到相应的D-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
- 陈海涛路小非韩福娇王文新傅经国陈辉
- 关键词:不对称催化氢化D-苯丙氨酸
- 新型二茂铁甲基季铵盐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3
- 2011年
- 以二茂铁与二甲胺为原料合成了碘化二茂铁甲基季铵盐,再经复分解反应得到乙酸二茂铁甲基季铵盐离子液体;表征了离子液体的结构,测定了其熔点和溶解性.结果表明,合成的乙酸二茂铁甲基季铵盐离子化合物熔点低于100℃,是一种新型的二茂铁甲基季铵盐离子液体.
- 王艳果张青山杨振强傅经国
- 关键词:离子液体
- 酸敏脂质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3年
- 0 引言 脂质体微粒从其被发现之日起一直被看作是一种理想的递药技术,其主要原因在于,虽然脂质体技术研究面对着临床精确给药这些问题的挑战,但是多种不同特性的脂质体不断出现,从而保证了脂质体技术不断的进步。目前已有数种脂质体药物制剂产品已经上市销售。
- 陈涛傅经国王昭商澎王九成赵永德
- 关键词:脂质体制剂临床前病毒体靶向给药膜融合药物靶向
- 离子梯度载药法制备脂质体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04年
- 引言 脂质体药物开发中的难题之一就是使制备工艺可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和提高产品的存放稳定性。不同的载药方法、不同药物的不同物理化学特性、不同的磷脂包材都影响并决定着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药物包封率和脂质体的稳定性。离子梯度法可以将某些亲脂性的两性药物高效地装载进脂质体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药物脂质体制剂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难题。
- 陈涛王昭韩欢牛商澎王九成傅经国
- 关键词:脂质体制剂离子载体梯度法磷脂膜
- 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04年
- 我们主要综述了国内近年来有关香茶菜属植物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 展,并且讨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 吴鸣建张海军傅经国董建军李继成赵天增陈涛
- 关键词:唇形科香茶菜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的合成被引量:1
- 2015年
- (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是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用于评价手性催化剂的标准底物之一,但现有的合成方法都需要柱色谱纯化,而且收率低。本研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最终一步以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脱水剂和4-二甲胺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经简单地洗涤、萃取等操作,即可快速高效地得到高纯度的(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产率可达68.5%。
- 陈海涛段显英王文新傅经国杨贯羽李继
- 愈伤组织和冠瘿培养生物合成苦皮素A
- 苦皮藤系卫矛科(Celastraceae)南蛇藤属(Celastrus L.)落叶藤状灌
木植物。我们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了三个β-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多醇
酯类化合物,分别为:①1β...
- 傅经国
- 关键词:苦皮藤愈伤组织杀虫剂毒理
- 文献传递
- 苦皮藤水解产物中的β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多醇的NMR研究被引量:13
- 2002年
- 苦皮藤根皮提取物经碱性水解和色谱分离得到 4种 β 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多醇化合物 ,并采用光谱方法 ,确证其结构分别为1 β ,2 β ,4α ,6α ,9α ,1 5 六羟基 β 二氢沉香呋喃( 1 ) ,1 β ,2 β ,4α ,6α ,8β,9α ,1 5 七羟基 β 二氢沉香呋喃 ( 2 ) ,1 β ,2 β,4α ,6β ,9α ,1 5 六羟基 β 二氢沉香呋喃 ( 3)和 1 β ,2 β ,4α,6α ,8α ,9β,1 5 七羟基 β 二氢沉香呋喃 ( 4 ) .化合物 2和
- 尚玉俊赵天增刘宏民吴鸣建傅经国谢亚雄
- 关键词:水解产物NMR苦皮藤
- 苦皮素的结构修饰研究被引量:15
- 2002年
- 以苦皮藤中的有效杀虫成份苦皮素为原料合成了 8种衍生物 ,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波谱等数据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 .以 3龄虫 (mythimnaseparatawalker)为试虫 ,测定了它们的杀虫活性 .结果表明 。
- 尚玉俊赵天增傅经国
- 关键词:结构修饰植物源杀虫剂苦皮藤杀虫活性构效关系
- 聚乙烯亚胺阳离子高聚物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评估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EI)的潜在抗真菌活性.方法:通过体外实验测定不同分子质量PEI对两株白色念珠菌(MY7245和MY7238)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杀灭速率,确定PEI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白色念珠菌对PEI非常敏感,PEI的体外杀菌活性取决于真菌菌株和聚合物分子质量,大分子质量PEI(25 ku)对于MY7245的最小抑菌浓度是3.13 mg/L,而对MY7238是1.56 mg/L;小分子质量PEI对两株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都是1.56 mg/L.当用低于最小抑菌浓度(0.5×MIC)的PEI处理24 h之后,MY7238的活菌数减少到原来的1/300至1/700;若用二倍最小抑菌浓度(2×MIC)时活菌数则显著减少到原来的1/10 000.结论:①PEI的抗真菌活性与文献报道的其他阳离子型多肽药物效果相当.②首次发现阳离子聚合物可作为杀真菌剂的应用潜力,且具有价格相对低廉、透膜性良好、无免疫原性的优点.
- 陈涛张琰傅经国高翔
-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聚乙烯亚胺微生物敏感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