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仪
-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根治性放疗联合替吉奥与单纯根治性放疗治疗早期鼻咽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根治性放疗,每次放射剂量为2Gy,每周进行5次;观察组采用根治性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替吉奥口服.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局部控制率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放射性的脊髓炎病例和脑损伤病例.与单纯根治性放疗相比,根治性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早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更为显著,但其远期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的优越性还有待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
- 何碧仪
- 关键词:根治性放疗早期鼻咽癌局部控制率
- 鼻内镜下射频与微波治疗隐蔽性鼻出血的疗效对比被引量:4
- 2015年
-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2例隐蔽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行微波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行射频止血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将鼻内镜下射频止血法应用于隐蔽性鼻出血患者治疗中,其能够达到快速止血目的,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何碧仪
- 关键词:鼻内镜射频治疗微波治疗隐蔽性鼻出血疗效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鼻腔血管瘤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82例鼻腔血管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激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总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2%高于对照组68.3%;仅有2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血管瘤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进行治疗,能使相关不良反应减少,缩短治疗时间,使治疗的总有效率水平提高。
- 何碧仪刘悦胜
- 关键词:鼻腔血管瘤鼻内镜等离子射频
- 鼻镜手术与局部类固醇激素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究小儿腺样体肥大应用鼻镜手术疗法的效果。方法:择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110例。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实施"鼻镜+局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照组实施鼻镜治疗。全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腺样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术后第6及第12个月中腺样体增生的发生率,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实施"鼻镜+局部类固醇激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淋巴组织的增生情况,利于其病情的恢复。
- 刘悦胜何碧仪
- 关键词:类固醇激素小儿腺样体肥大
- SNOT-20联合VAS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术后生存质量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使用鼻窦炎专用量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中文版及VAS量表评价50例慢性鼻-鼻窦炎(CRS)和鼻息肉(NP)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FESS)手术对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对5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1、3、6和12个月的生存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并与正常组相比较,了解患者主要症状与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随访12个月,无失访,本组治愈41例(82%),好转7例(14%),总有效率96%;50例实施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第1、3、6、12个月各项评分呈持续下降趋势,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疗效显著,对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肯定的效果。术后随访时间至少需要1年。
- 施思斯张超唐隽何碧仪
-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
- 鼻声反射仪联合鼻阻力计在鼻中隔偏曲鼻通气功能客观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鼻声反射仪联合鼻阻力计在鼻中隔偏曲鼻通气功能客观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鼻中隔偏曲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采用鼻声反射仪、四相鼻阻力计测量鼻通气功能。结果试验组的V2-5、V5-7容积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鼻腔距前鼻孔的距离(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吸气有效阻力(Reffin)、呼气有效阻力(Reffex)、吸气顶点阻力(VRin)和呼气顶点阻力(VRex)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声反射仪联合鼻阻力计可有效评估鼻中隔偏曲鼻腔容器及气道受阻情况,是一种客观评价通气功能的有效方式。
- 何碧仪
-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通气功能
- 鼻内镜下鼻咽坏死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的疗效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咽坏死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鼻内镜下鼻咽坏死清创术治疗。结果经鼻内镜下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3个月后,40例的头痛及鼻臭症状均获得了明显缓解,17例鼻咽黏膜完全上皮化,1例鼻咽旁组织出现严重缺损,于鼻咽坏死9个月后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损伤颈内动脉、颅内感染、视力下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咽坏死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及鼻臭症状,提升其生命质量。
- 何碧仪
- 关键词:鼻内镜鼻咽癌
- 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联合纤维鼻咽喉镜治疗鼻窦囊肿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评价鼻内镜鼻窦手术和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联合纤维鼻咽喉镜治疗鼻窦囊肿的疗效。方法分析14例(19个上颌窦,3个额窦)应用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联合纤维鼻咽喉镜手术切除鼻窦囊肿(球囊组)和16例(23个上颌窦,8个额窦)采用常规鼻内镜鼻窦手术方式切除鼻窦囊肿(常规组)病例的临床资料。依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手术难度评分和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均行鼻内镜检查、冠状位鼻窦CT检查,采用Lund-Kennedy内镜和Lund-Mackay鼻窦CT评分系统评价预后。结果球囊组手术难度高于常规组,手术时间也较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观察8、24周,鼻内镜检查见窦口通畅,Lund-Kennedy内镜和Lund-Mackay鼻窦CT评分结果显示,所有病例术腔恢复良好,术后鼻窦CT影像示改善明显,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组与常规组行鼻窦囊肿手术可获得同样良好的疗效。球囊组的手术方式能够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结构,手术微创。由于纤维鼻咽喉镜手术器械的限制,手术难度较常规组高,手术时间较长。
- 萧建新陈瑞开何碧仪陈伟雄王跃建
- 关键词:囊肿额窦鼻内镜外科手术球囊导管
- 内镜下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疗效
- 2015年
-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鼻内镜下双侧鼻甲部分切除术(A组)及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A组治疗痊愈4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B组治疗痊愈31例,有效20例,无效9例,A组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B组为85.0%,A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鼻内窥下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疗效优于传统的下鼻甲切除术,值得应用。
- 何碧仪
- 关键词:内镜下鼻甲切除术
- 鼻腔冲洗在儿童鼻-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2017年
-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在儿童鼻-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5月收治的儿童鼻-鼻窦炎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术+鼻内镜下鼻腔换药;试验组采用鼻内镜术+鼻内镜下鼻腔冲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提升了儿童鼻-鼻窦炎的疗效。
- 何碧仪
- 关键词:鼻腔冲洗儿童鼻-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