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东坡

作品数:104 被引量:42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交通厅重点科技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8篇建筑科学
  • 8篇农业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沥青
  • 19篇公路
  • 16篇混合料
  • 14篇沥青混合
  • 14篇沥青混合料
  • 13篇路面
  • 10篇路工
  • 9篇混凝土
  • 8篇路基
  • 8篇路用
  • 8篇路用性能
  • 7篇道路工程
  • 6篇橡胶沥青
  • 6篇胶粉
  • 6篇改性沥青
  • 5篇冻融
  • 5篇冻融循环
  • 5篇水泥混凝土
  • 5篇土路
  • 4篇再生沥青

机构

  • 104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 1篇山西省林业科...
  • 1篇沈阳大学
  • 1篇中国建设银行
  • 1篇哈尔滨市人才...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 1篇大兴安岭图强...
  • 1篇苏州皇家整体...

作者

  • 104篇何东坡
  • 16篇姜利
  • 11篇李秋实
  • 11篇韩春鹏
  • 9篇程培峰
  • 7篇付开隆
  • 7篇邢志强
  • 6篇韩丹
  • 5篇曹军
  • 5篇孙龙
  • 4篇吴学伟
  • 4篇穆立蔷
  • 4篇贾艳敏
  • 3篇吴乃明
  • 3篇韩丽君
  • 3篇左宏亮
  • 3篇李欣
  • 3篇武百超
  • 3篇李兆华
  • 3篇王浩

传媒

  • 8篇低温建筑技术
  • 8篇森林工程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7篇中外公路
  • 6篇公路
  • 6篇山西建筑
  • 4篇森林采运科学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测绘与空间地...
  • 3篇公路工程
  • 2篇塑料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价值工程
  • 1篇测绘学报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年份

  • 5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4篇2015
  • 5篇2014
  • 13篇2013
  • 5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3篇2001
  • 4篇1994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坐标差平差模型中L系数间相关条件
1993年
依据近景摄影测量坐标差平差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找出了九个L系数中存在的两个相关条件,使坐标差平差模型中所必需的基本控制点数量减少一个,并用解算的对比数据证明了此两条件参加平差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坐标差平差模型。
刘兴库何东坡刘左梅
关键词:平差
全站仪棱镜杆快速检验装置
<B>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B> <B>全站仪棱镜杆快速检验装置。</B> <B>目前全站仪棱镜杆最好的检验办法是架设两台全站仪仪器,再以望远镜观察棱镜杆,调节十字丝、棱镜杆、水泡等一系列过程,最后观测棱镜杆头十字丝是否...
李秋实韩丹何东坡付开隆韩春鹏鲁虹君王艳琪冯博郭楠祥王超
文献传递
基于流变学的玄武岩矿物纤维改性岩沥青高低温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为改善岩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不足的问题,选用玄武岩矿物纤维对其进行复合改性,改变两者不同掺量组合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弯曲梁流变仪(BBR)对复合改性沥青进行试验,计算得出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连续分级温度TLH和TLC作为评价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沥青TLH会随岩沥青的加入而增高,TLC也随之上升;玄武岩矿物纤维的加入对沥青TLH影响不大,但TLC明显下降,有效地解决了岩沥青低温性能不足问题。根据试验得出的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连续分级温度区间,发现在基质沥青中掺入6%(质量分数)玄武岩矿物纤维和4%(质量分数)伊朗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连续分级温度区间跨度最大,高低温综合性能最佳,且通过扫描电镜测试观察发现岩沥青充分融解,纤维分散均匀。
何东坡左惠宇
关键词:道路工程岩沥青
RTK技术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在野外测量实时测量中,RTK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且具有实时性好,速度快等优点。在公路勘测和放样方面与常规测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因此,GPS-RTK已经成为道路工程中快速采集数据与定位的有效工具。主要从GPS-RTK技术的软、硬件环境,工作模式,数据处理,技术特点及精度影响等方面,进一步讨论其在实际道路测量中的控制测量、线路勘测、中线及纵、横断面施工放样等方面的应用。
李秋实何东坡
关键词:GPS实时动态测量
橡胶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选择SMA-10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通过马歇尔击实实验,研究了混合料最佳油石比随级配变化、胶粉类型、胶粉掺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有较高的相关性,由于橡胶沥青中的胶粉颗粒有着填料的作用,橡胶沥青混合料适宜采用较粗的级配;最佳油石比随胶粉粒径的减小呈增大趋势,当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最佳橡胶沥青用量增大趋势不再显著,宜采用60目胶粉;胶粉掺量与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高胶粉掺量拌合困难,胶粉掺量范围不宜超过24%(外掺),油石比在8.5~9.5范围内。
何东坡陈振超李洪峰
关键词:橡胶沥青沥青用量级配胶粉掺量
中路1号土壤固化剂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土壤固化剂加固土技术在我国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试验,对中路1号土壤固化剂加固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方面的路用性能指标进行研究,并简要介绍了中路1号土壤固化剂加固土基层的施工工艺,同时,对其强度形成机理作了初步探讨,为今后该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借鉴。
何东坡王森岭姚天宇
关键词:土壤固化剂抗压强度施工工艺
关于水泥混凝土板下脱空评定标准的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的板底脱空现象,并利用Westergaard理论,对板下脱空的评定标准进行了探讨。以黑龙江省某公路的观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威氏理论分析,从而得到了一种方便而实用的判定板底脱空的评定标准,并利用相同路面结构的公路的观测数据验证此标准的适用性。
何岩何东坡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板下脱空
小兴安岭林区贮木场木材支拨分布规律的研究
1994年
本文在对小兴安岭林区贮木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特别对其中十个贮木场的生产、支拨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探索出其内在分布规律。为小兴安岭林区贮木场技术改造、改建、扩建,为建立林区贮木场全方位、立体经营模型提供技术资料。
刘晋浩何东坡常亚力程龙双
关键词:贮木场林区
预应力胶合木梁受压区层板胶合木受压性能试验被引量:9
2014年
为了选择适用于新型预应力胶合木梁受压区的层板胶合木,选取SPF(云杉—松—冷杉)、杨木、东北落叶松和桉木等木制材料,研究树种类别、树种组合、层板厚度和组坯方式等因素对层板胶合木受压性能的影响。采用自行提出的棱柱体胶合木试块,利用自行研制的对夹式引伸计,通过4批次17组102个层板胶合木试块的顺纹受压试验,研究了层板胶合木的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受力特征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杨木、东北落叶松和桉木的弹性模量及顺纹抗压强度均高于进口木材SPF,尤其是杨木和东北落叶松的受压性能明显好于其他木材;不同树种组合与单一树种试块的弹性模量及顺纹抗压强度数值接近,不同树种组合具有一定的可能性;虽然随着层板厚度的减小,试块的弹性模量及顺纹抗压强度都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但层板厚度和组坯方式对受压性能的影响不大。
左宏亮王东岳何东坡王永兵
关键词: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破坏形态
多聚磷酸和玄武岩纤维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为改善多聚磷酸(polyphosphoric acid,PPA)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选取玄武岩纤维(basalt fibre,BF)作为改性剂,制备高低性能兼备的改性沥青。利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ynamic shear rheometer test,DSR)和弯曲梁流变试验(bent beam rheological test,BBR),分析其高低温性能;通过高低温连续分级确定多聚磷酸与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掺量;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分析其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多聚磷酸加入使沥青的车辙因子明显升高,相位角减小、复合剪切模量升高,可明显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玄武岩纤维使沥青低温蠕变劲度降低,蠕变速率稳定,低温性能改善作用明显,复合改性后沥青高低温性能均优于基质沥青;多聚磷酸最佳掺量推荐为1%,玄武岩纤维最佳掺量推荐为2%,最佳掺量下,较基质沥青改性沥青高温连续分级温度(the high temperature continuous classification temperature,TLH)提升14.09℃,低温连续分级温度(the low temperature continuous classification temperature,TLC)降低2.84℃,高低温性能明显改善;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分析可知;多聚磷酸与沥青反应的本质是将轻质组分脱水缩合,将碳单键的烷烃类物质转化为芳烃、脂类等碳二键或三键物质,进而改善沥青性能。
路冠中何东坡王宏光
关键词:多聚磷酸玄武岩纤维傅里叶红外光谱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