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惠玲
- 作品数:44 被引量:364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针灸联合Bobath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Bobath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我院儿童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Bobath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和肌张力评分。同时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53.57%,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肌张力评分明显降低,而GMFM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儿肌张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MFM评分、综合能力评分和D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结论针灸联合Bobath技术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疗效显著,在改善小儿肢体运动能力和肌张力方面明显优于单独使用Bobath技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李芳赵卫东付惠玲陈惠军元芳芳田金富宋舜意
- 关键词:针灸治疗BOBATH技术康复训练痉挛型小儿脑瘫
- 多媒体技术在儿科先心病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医学教学使传统的医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对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就多媒体技术辅助儿科学中先天性心脏病教学的优点、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为现代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经验新方法。
- 蔡宇红毛云英付惠玲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教学改革多媒体
- 陕西省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状况
- 2023年
- 目的调查陕西省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疾病特点和诊疗状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取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陕西省11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270例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胎龄将RDS患儿分为胎龄<34周的早期组175例、胎龄≥34周且<37周的中期组68例和胎龄≥37周的晚期组27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全部病例进行个案回顾,查阅病历填写"RDS调查表"。比较3组患儿的调查表情况,包括基本情况、围生期情况、治疗情况、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晚期组、中期组患儿出生体质量均大于早期组[2.85(2.55,3.20)kg比1.70(1.40,1.92)kg、2.33(2.04,2.64)kg比1.70(1.40,1.92)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期组正规产检率低于中期组[51.9%(14/27)比76.5%(52/68),P<0.05]。161例(59.6%)RDS患儿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肺成熟,晚期组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低于早期组和中期组[7.4%(2/27)比68.0%(119/175)、7.4%(2/27)比58.8%(40/68),均P<0.05]。203例(75.2%)患儿经剖宫产娩出,晚期组和中期组的剖宫产率均高于早期组[88.9%(24/27)比68.6%(120/175)、86.8%(59/68)比68.6%(120/175),均P<0.05]。晚期组的选择性剖宫产率高于早期组和中期组[59.3%(16/27)比24.0%(42/175)、59.3%(16/27)比36.8%(25/68),均P<0.05]。晚期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比例低于早期组、中期组[0(0)比22.9%(40/175)、0(0)比25.0%(17/68),均P<0.05]。晚期组瘢痕子宫率高于早期组[22.2%(6/27)比4.6%(8/175),P<0.05]。中期组的RDS分级严重程度轻于早期组(P<0.05)。199例(73.7%)RDS患儿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其中有100例(50.3%)通过气管插管-PS-拔管技术给予PS治疗。中期组首剂PS使用时间晚于早期组[5.0(2.0,18.3)h比3.0(1.5,6.0)h,P<0.05]。225例(83.3%)RDS患儿于住院期间使用抗生素治疗,中期组抗生素使用率低于早期组[73.5%(50/68)比87.4%(153/175),P<0.05]。26
- 陈晨陈晨肖谧叶宝妮唐瑾唐瑾刘小红付惠玲付惠玲李雪瑞杨宏刘俐
- 关键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后
- 高龄二产产妇妊娠特点及新生儿结局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高龄二产产妇妊娠特点及新生儿结局,为高龄产妇进行科学的围生期指导及二产新生儿临床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5月在该院进行常规体检并二产分娩的产妇604例,根据产妇年龄≥35岁为高龄组(126例),<35岁为非高龄组(478例),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特点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胎龄、剖宫产率、Apgar评分及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产妇年龄、生育间隔及出血量均较非高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脐带扭转、胎位不正的发生率较非高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新生儿疾病如早产、新生儿窒息、先天畸形、巨大儿、小于胎龄儿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二产产妇所面临的妊娠风险主要是妊娠期高血压,做好妊娠期正规产检,加强妊娠期高血压的精细化管理,是降低高龄二产产妇妊娠风险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重要手段。
- 付惠玲焦书真刘彩芳韩长青
- 关键词:高龄产妇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中心治疗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把资料完整的43例患儿分为三组,A组为长春新碱组,B组为干扰素组,C组为丙种球蛋白组。回顾性对比研究三种疗法的疗效。结果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8.5%、90.9%、91.7%。经χ2检验,A组与B组之间(χ2=6.99,P<0.05),A组与C组之间(χ2=7.67,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之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儿易耐受,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理想的治疗方案。长春新碱疗效次之,且不良反应大,只在一些难治性病例应用。
- 付惠玲吴焕卿徐靖华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春新碱干扰素丙种球蛋白
- 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被引量:6
- 1997年
- 付惠玲徐靖张凤莲张虹
- 关键词:肺炎双黄连雾化吸入儿童
- 新生儿自动脑干听性诱发电位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新生儿自动脑干听性诱发电位(AABR)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新生儿进行AABR筛查,并对116例AABR结果异常的患儿(异常组)与108例结果正常的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溶血病AABR损伤的部位多发生在双耳(,=10.213、11.301,P=0.006、0.004)。孕母因素、胎盘、胎膜因素对AABR无影响。异常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55.2%(64/116例)]高于对照组[38.0%(41/10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85,P=0.010);异常组呼吸机治疗22例(占18.9%),明显高于对照组[6例(占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46,P=0.004)。异常组血尿素氮值[(5.463±2.911)mmol/L]高于对照组[(4.017±1.802)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5,P=0.000);对照组机械通气6例,异常组机械通气22例,异常组通气天数[(5.000±4.029)d]长于对照组[(2.833±1.32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P=0.041)。2组出生体质量、出生胎龄、出生时头围、身长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37、3.269、3.423、2.896,P均〈0.05),但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未进入方程,仅低蛋白血症、BUN、机械通气天数进入回归方程,且比值比(OR)均大于1。结论低蛋白血症、高BUN值、机械通气时间长可能是导致AABR未通过的危险因素。
- 付惠玲宋舜意赵卫东田金富花少栋
- 关键词: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尿素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在小儿细菌性肠炎及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分析检查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细菌性肠炎及病毒性肠炎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小儿肠炎患儿128例,患儿均进行了病原微生物培养,并分离鉴别出病原微生物种类。患儿对所有患儿进行血清PCT、CRP及WBC检测。分别单一组分、两两组合组分及三中组分组合对患儿细菌性肠炎进行诊断。以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上述方案诊断小儿细菌性肠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诊断率、阴性诊断率。结果(1)细菌性肠炎患儿血清PCT、CRP及WBC均较病毒性肠炎患儿高(P<0.05);(2)PCT、CRP、WBC、PCT+CRP、WBC+PCT、CRP+WBC及PCT+CRP+WBC诊断细菌性肠炎患儿分别为45例、37例、35例、47例、48例、50例、55例;(3)PCT+CRP+WBC诊断细菌性肠炎的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均高于PCT、CRP、WBC、PCT+CRP、WBC+PCT、CRP+WBC方案。结论血清PCT+CRP+WBC对小儿肠炎患儿感染病原体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的小儿肠炎患儿采用血清标志物鉴别病原体种类,可为治疗方案调整提供参考。
- 汪宇付惠玲陈芸
-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肠炎血清降钙素原血清C反应蛋白
- 2017年冬季本院甲乙型流感患儿的临床特点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2017年冬季本院甲乙型流感患儿临床特点,为其早期识别、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住我院儿科病房的100例甲流患儿(甲流组)、23例乙流患儿(乙流组)及6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患儿(RSV组)临床资料。结果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流感病毒检出率为14.3%,<5岁流感患儿占77.2%。甲流、乙流组均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热患儿占比均高于RSV组,且热程均长于RSV组(P<0.05)。发病48 h后进行流感病毒筛查,甲流组占54.0%(54/100),乙流组占56.5%(13/23)。甲流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RSV组(P<0.05)。三组的呼吸道感染均以下气道感染为主,但甲流、乙流组的发生率均低于RSV组(P<0.05);甲流、乙流组合并热性惊厥、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RSV组,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RSV组(P<0.05);甲流组合并细菌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RSV组(P<0.05)。结论 2017年冬季本院儿童以轻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为主,甲流、乙流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差异,但较其他呼吸道病毒更易合并热性惊厥、粒细胞减少症及细菌感染等。
- 付惠玲韩长青焦书真陈芸张华
- 关键词:儿童
- 益生菌联合口服补液盐Ⅲ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疗效及大便IL-2,IL-6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益生菌联合口服补液盐II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大便IL-2,IL-6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益生菌联合口服补液盐III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50)和益生菌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大便IL-2、IL-6水平。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联合治疗组为96.0%(48/50),单独治疗组为74.0%(37/5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联合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止呕时间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止泻时间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联合治疗组为6.0%(3/50),单独治疗组为10.0%(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的大便IL-2、IL-6水平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益生菌联合口服补液盐Ⅲ的临床疗效较益生菌单独治疗显著,更能有效降低患儿大便IL-2,IL-6水平。
- 汪宇陈芸付惠玲
- 关键词:益生菌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