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静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蚀变
  • 2篇蚀变作用
  • 2篇热液
  • 1篇低渗
  • 1篇低渗储层
  • 1篇地下卤水
  • 1篇地震资料
  • 1篇定向井
  • 1篇岩石
  • 1篇英台油田
  • 1篇油田
  • 1篇运移
  • 1篇三角洲
  • 1篇三角洲前缘
  • 1篇三维地震
  • 1篇三维地震资料
  • 1篇砂砾
  • 1篇砂砾岩
  • 1篇渗流
  • 1篇渗流特征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长江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于静
  • 2篇毛志强
  • 2篇陈科贵
  • 2篇罗兴平
  • 2篇申波
  • 1篇李利
  • 1篇汪忠浩
  • 1篇傅恒
  • 1篇盛世锋
  • 1篇郑兵
  • 1篇田宝
  • 1篇赵飞
  • 1篇周爱华
  • 1篇王昌伟
  • 1篇钱禹辰

传媒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甘肃科技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测井技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三角洲前缘低渗储层孔隙结构与渗流特征——以吉林英台油田英东萨尔图油层为例
2013年
利用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扫描电镜以及压汞资料,详细研究了吉林英东萨尔图油层低渗透储层的孔隙特征;结合水驱油试验,讨论不同孔隙结构的渗流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为低成份成熟度的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为剩余粒间小孔、原生粒间大孔和溶蚀孔三种,发育两种孔隙结构,大多数为小孔细喉结构,少数是大孔粗喉结构;微观水驱油试验发现了两种渗流类型,小孔细喉的网状渗流和大孔粗喉的指状渗流,以小孔细喉为主的储层具有较高的驱油效率,而大孔粗喉储层容易形成连续水路,驱油效率低,剩余油滞留在小孔隙内;物理模拟试验表明,利用泡沫封堵大孔粗喉储层,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钱禹辰于静
关键词:孔隙结构渗流特征剩余油分布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定向井中的优化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8
2014年
柱塞气举是一种利用储层能量推动柱塞携液的间歇式人工举升方法,具有减少液体滑脱、提高气举效率的优点。针对苏里格气田气井产能低、携液能力差,且丛式定向井较多的特点,为探索合适的排水采气工艺,在苏X区块若干定向井中开展了柱塞气举先导试验。为适应定向井特殊井身结构,改进了下井工具和施工程序,对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井产气量和产液量均有大幅提升,油套压差明显减少,部分积液停产井成功复产,提高了最终采收率,工艺效果非常明显。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苏X区块定向井中的成功应用,表明该工艺适用于中斜度定向井,拓宽了工艺应用范围,完善了苏里格气田排水采气技术,为气田规模有效开发提供了更有利的技术保证。
陈科贵田宝于静付建国侯旭
关键词: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定向井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识别热液蚀变作用类型
2015年
结合薄片鉴定资料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表明,位于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夏子街组的部分井区发育热液成因的蚀变地层。根据常规测井资料与薄片鉴定资料的对比分析,以蚀变作用导致的测井响应变化规律为依据,建立了以因子分析技术为手段的热液蚀变作用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不同热液蚀变作用类型,其中岩性界面处与高自然伽马对应性较好,蚀变砂砾岩的底部为铀质富集的主要部位,为进一步研究热液蚀变作用的分布模式奠定了基础。
申波毛志强罗兴平于静马永南
关键词:测井响应特征热液蚀变作用
地震资料连片处理在红山嘴地区的应用研究
2012年
通过认真分析工区内各区块原始资料后,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验处理,确定了连片处理流程,采用叠后连片面元一致性处理和匹配滤波等技术,并结合重新处理的地质任务及处理目标,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解决了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6块不同三维区块在能量、相位、面元、方位上的差异,为整体断裂组合及岩性体识别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郑兵傅恒于静
关键词: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匹配滤波面元相位
百21井区夏二段储层裂缝识别及裂缝发育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运用岩心及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资料、常规测井资料、声波时差分形分析及地震资料蚂蚁体追踪裂缝检测技术对百21井区夏子街组二段(P2x2)储层裂缝进行了识别。岩心及FMI测井资料表明,P2x2裂缝产状可分2组,为典型的剪切裂缝;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可定性反映不同类型裂缝的发育程度,声波时差分形分析识别的裂缝发育段与试油结论基本符合;地震资料蚂蚁体追踪裂缝检测结果显示,P2x2主要存在北西向裂缝发育带和正北向裂缝发育带,且第四小层裂缝发育程度较第三小层高,其识别的裂缝发育段与试油结果中的产油、产水段也基本符合。声波时差分形分析与地震资料蚂蚁体追踪裂缝检测识别的裂缝发育段比较可靠。
盛世锋于静赵飞王昌伟周爱华
关键词:声波时差
活动陆块背景下蒸发盆地后生阶段富钾区的演变被引量:3
2014年
在分析四川盆地成钾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提出"成盐源控论"的思想,"成盐源"为早期符合成盐条件下的沉降中心。指出富钾区并不一定在最利成盐的沉降中心,可能经过卤水的运移沉积在凹陷边缘压力相对较低的地带。在成岩阶段,随着沉积凹陷的不断埋深,沉积厚度不断增厚,储卤层剩余压力持续增加,温度不断上升,钾盐的溶解度升高,以至于钾盐在深盆中只会不断地溶解而不会沉积,在压实作用下,压实卤水从凹陷中心流向凹陷边缘。富含钾的地下水运移至压力相对较低的位置,在一定的条件下得以析出或富集。以四川三叠系南充盐盆杂卤石和平落坝富钾卤水成矿特点为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陈科贵李利李春梅于静王林林新
关键词:钾盐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砂砾岩蚀变模式被引量:4
2017年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发育热液成因的蚀变砂砾岩。地震构造解释表明,热液蚀变地层均产出于风南断裂附近,且均分布于断裂上盘,具有明显的断裂控制特征;岩石学特征分析表明,热液蚀变地层伴生碳酸盐矿物、次生石英、沸石类和黄铁矿等多种蚀变矿物。根据岩心刻度测井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分析技术的热液蚀变作用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其构造特征、与围岩关系及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等研究成果,提出热液横向顺层迁移和热液纵向穿层迁移2种蚀变模式,并指出在热液流体演化后期,硅化作用占主导地位的蚀变地层由于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而易形成优质储层,为下一步油气重点勘探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申波毛志强罗兴平于静汪忠浩
关键词:热液活动砂砾岩蚀变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