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雁
- 作品数:23 被引量:243H指数:5
-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供需系统发展综合评价被引量:5
- 2018年
-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根据耦合协调理论,借助功效函数和熵值赋权法,构建旅游需求和供给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域旅游供需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揭示旅游供需系统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2004-2014年中国旅游需求系统在波动中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旅游需求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偏低;旅游供给系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旅游供给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偏低,且存在明显的两极化特征;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大系统呈现供给滞后的特征,需求滞后渐显扩大趋势。
- 于洪雁
- 关键词:综合评价
-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黑龙江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农业生态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产业融合,是农业和旅游业以及其他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也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在这一前提理论指导下,本文分析了黑龙江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进一步提出了黑龙江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
- 周波于洪雁韩东
- 关键词:产业融合农业生态旅游
- 渤海国遗址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渤海国遗址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国内以及东北亚旅游市场开发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但这一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限制了其发展。开发渤海国遗址文化旅游有利于推动景区的建设进程,有利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形成,更有利于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因此,本文对牡丹江地区渤海国遗址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体系。
- 于洪雁周波孟庆娇张博
-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产品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 2012年
- 基于生态旅游角度分析黑龙江省的生态旅游资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法、模糊赋值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构建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旨在为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该区域生态旅游的深度发展。
- 于洪雁
-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
- 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是旅游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旅游经济正是在维系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动态平衡中不断发展完善,并在时空映射上表现出空间属性与特征。寻求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二者之间的平衡,协调二...
- 于洪雁
- 关键词:旅游需求旅游供给
- 文献传递
- 大冬会后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被引量:5
- 2009年
-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发展后劲。要以大冬会为契机,充分利用"后大冬会效应",推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 李喜娜徐淑梅于洪雁
- 关键词:大冬会冰雪旅游产业
- 社会网络视角下黑龙江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110
- 2015年
- 基于引力模型获取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借助Ucinet6.0软件构建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评价指标和模型,通过节点的中心度、结构洞和网络的密度、中心势、核心-边缘模型、角色划分来探讨空间结构特征,最终构建旅游地的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 2007~2012年,黑龙江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呈现出西南部、东南部密集,北部、东北部稀疏的格局。网络密度、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增长,而重点城市的中间中心度与结构洞水平下降,更多节点在网络中占据较多的结构洞位置,发挥了相应的核心作用。网络空间结构逐渐由松散走向紧密状态,由不均衡趋于均衡。2网络中存在明显的核心区与边缘区,并细分为4个角色群体以定位城市节点的地位及属性。3黑龙江省城市旅游地可划分为核心旅游地、重要旅游地、一般旅游地和边缘旅游地4个等级,网络空间呈现出"一核、两翼、三轴三圈"的发展模式。
- 于洪雁李秋雨梅林刘继生
- 关键词: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社会网络分析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黑龙江省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耦合协调发展被引量:39
- 2017年
-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依据耦合协调原理与模型,构建旅游供需评价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旅游供需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旅游需求和供给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波动上升,发展态势良好;(2)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平稳增长,耦合协调等级经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步协调;旅游供给滞后为历史特征,旅游需求滞后渐显扩大;(3)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各子系统耦合协调等级介于勉强协调与初级协调阶段;旅游供给子系统相对滞后,且交通供给滞后更为凸显。
- 于洪雁刘继生
- 关键词:旅游需求旅游供给
- 论环日本海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被引量:4
- 2009年
- 环日本海地区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样的民族风情、优越的地缘条件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先天优势。目前该区不仅已发展为世界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成为全球范围内潜力巨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在国际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区域旅游合作日益紧密的今天,强化该区域内各国和各地区之间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构建旨在促进区域内各国、各地区旅游业共同繁荣的环日本海旅游圈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具体分析环日本海地区旅游合作可行性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构建环日本海旅游圈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 徐淑梅于洪雁王晶
- 关键词:环日本海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计量检验被引量:1
- 2024年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究生态环境质量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效应,有利于二者比翼双飞与协调发展。以2004-2019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生态环境质量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生态环境质量和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性显著,空间关联性不断增强。(2)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对本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相邻地区也具有溢出效应与示范作用。(3)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能忽略接待设施、资源禀赋、劳动力投入、物质资本、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维要素的综合作用。要综合考量这些要素,才能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实现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健康、高效发展。
- 于洪雁张佳琪周文明路科
- 关键词:生态环境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