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振涛

作品数:113 被引量:843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7篇食管
  • 44篇肿瘤
  • 30篇食管癌
  • 25篇手术
  • 20篇术后
  • 18篇食管肿瘤
  • 16篇食管鳞癌
  • 16篇鳞癌
  • 15篇切除
  • 15篇细胞
  • 14篇胸腺
  • 14篇淋巴
  • 12篇预后
  • 12篇食管胃
  • 11篇腺癌
  • 11篇肺癌
  • 10篇淋巴结
  • 8篇贲门癌
  • 7篇蛋白
  • 7篇胸腺瘤

机构

  • 10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10篇复旦大学
  • 10篇上海市胸科医...
  • 10篇四川省肿瘤医...
  • 9篇四川大学华西...
  • 9篇浙江省肿瘤医...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8篇江西省人民医...
  • 8篇吉林大学第一...
  • 8篇青岛大学医学...
  • 8篇郑州大学
  • 7篇天津市肿瘤医...
  • 3篇北京大学肿瘤...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113篇于振涛
  • 38篇唐鹏
  • 22篇张熙曾
  • 22篇陈传贵
  • 18篇张洪典
  • 18篇尚晓滨
  • 12篇任鹏
  • 11篇马钊
  • 11篇姜宏景
  • 10篇金庆文
  • 10篇马明全
  • 10篇韩泳涛
  • 10篇傅剑华
  • 10篇陈克能
  • 10篇段晓峰
  • 10篇陈椿
  • 10篇方文涛
  • 9篇张建国
  • 9篇岳杰
  • 8篇谭黎杰

传媒

  • 23篇中国肿瘤临床
  • 10篇中华胃肠外科...
  • 8篇中国肺癌杂志
  • 6篇中华肿瘤杂志
  • 6篇第四届中国肿...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肿瘤代谢与营...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

  • 3篇2020
  • 4篇2017
  • 17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1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5
  • 1篇1994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贲门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胃体癌相比稳定的发病率相比, 贲门癌的发病率在迅速上升。虽然发病率在升高,但是其预后却一直很差,5年生存率仅15%左右。贲门癌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论,至今尚未统一。贲门癌的诊断包括X线诊断、CT、 MRI、...
于振涛赵锡江尚晓滨金庆文张熙曾
关键词:手术径路发病率PET
文献传递
左上腹旁正中联合胸小切口治疗75岁以上高龄食管中下段癌及贲门癌
目的:探讨75岁以上高龄食管中下段癌及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2003年4月~2006年 3月采用左上腹旁正中联合胸小切口治疗75岁以上高龄食管中下段癌及贲门癌11例(最大年龄92岁)。手术首先仰卧位, ...
屈大望于振涛金庆文刘向明张帆
文献传递
DNA修复相关蛋白与肺癌顺铂耐药的关系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DNA修复相关蛋白ERCC1、BRCA1和hMLH1与肺癌顺铂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60例肺癌组织中ERCC1、BRCA1和hMLH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顺铂耐药的关系及3种DNA修复蛋白的相关性。结果60例肺癌组织ERCC1、BRCA1、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25%、68.3%。顺铂化疗耐药组ERCC1、BRCA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P<0.05)。BRCA1和hMLH1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ERCC1、BRCA1蛋白的表达与肺癌顺铂耐药有关,可能成为预测肺癌顺铂敏感性的指标。
尚晓滨于振涛唐鹏张熙曾
关键词:肺肿瘤DNA修复顺铂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概念与对策
原发于贲门附近的食管下端、贲门及贲门下方近端胃的恶性肿瘤多可浸润食管-胃交界部,因此,临床上我们习惯性地将食管胃交界部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尚晓滨于振涛
关键词:贲门癌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贲门癌淋巴转移规律及手术清除范围的探讨
1994年
1974~1988年对贲门癌施行全胃R2术者43例,其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76.7%。淋巴结转移随病灶的增大而增加。病灶仅位于C区者淋巴结转移度为12.5%,而病灶扩展到CM、CMA区时分别增加至18.2%和40%。本研究表明:贲门癌第2站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当病变浸润深庶S1时,其第2站淋巴结转移率为16.7%,而S2、S3时分别增加至54.2%和80%。据此,作者认为:为改善贲门癌术后生存期,对Ⅱ期(T2、S1)病例宜积极采用全胃R2术。对Ⅲ期、部分Ⅳ期则应视患者全身状况有选择地使用。
金庆文于振涛张熙曾刘玉珠贾向东
关键词:贲门癌淋巴结转移手术范围
周围型肺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治疗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娄月红牛鸿九于振涛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CT引导经皮肺穿刺介入治疗
胸腔镜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及应激反应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2
2016年
目的比较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机体创伤应激反应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或联合开腹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54例食管癌患者(胸腔镜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另选取同期接受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13例患者(开放组)的临床病理资料作对照。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差异。结果胸腔镜组和开放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8%(52/154)和38.1%(43/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0)。胸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胸导管可疑损伤结扎[2.6%(4/154)比14.2%(16/113)]、喉返神经损伤[16.9%(36/154)比28.3%(32/113)]、乳糜胸[0比4.4%(5/113)]、术后需要有创治疗的肺不张[1.3%(2/154)比7.1%(8/113)]、需要处理的胸腔积液[0.6%(1/154)比6.2%(7/113)]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0.6%(1/154)比6.2%(7/113)]的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而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胸腔镜组和开放组中未出现并发症且具有完整检测数据的32例和24例患者应激反应指标,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3和6d)两组白细胞计数及血清皮质醇、甲状腺素(rr3和FT4)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能够降低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及胸导管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风险。但对机体应激反应无明显影响。
马明全姜宏景弓磊唐鹏段晓峰尚晓滨于振涛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切除术胸腔镜术后并发症创伤应激反应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外科诊治体会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的临床表现,探讨应用二次开胸手术治疗胸内消化道瘘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体会。方法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病例6例,均采用二次开胸,充分冲洗胸腔,根据瘘道情况采取切除瘘道二次吻合重建消化道或者手工浆肌层修补瘘道方法缝合胸内消化道瘘。术后密切观察胸腔引流液颜色性状,保持胃肠减压、胸腔引流通畅,加强抗感染,延长术后禁食时间。结果6例术中见瘘口周围水肿,感染不严重,胃食管主要供血血管无明显损伤,重新吻合或窦道修补成功完成,术后未出现二次胸内消化道瘘,其中5例治愈出院,1例因呼吸功能衰竭于术后第8天死亡。结论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通过二次开胸修补或切除瘘道二次吻合重建消化道方法可迅速去除病因,阻断感染、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疗效确切。故早期胸内消化道瘘外科治疗优于保守内科治疗。
乔宇峰于振涛任鹏刘向明屈大望
关键词:食管肿瘤胃肿瘤
DNA甲基化和缺氧对食管癌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腺病毒E1B19000相互作用蛋白3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观察DNA甲基化及缺氧与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食管癌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腺病毒E1B 19 000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食管癌细胞株KE4、Kyse-140、Caes-17和TE-7,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NI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BNIP3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MIC-101乏氧培养系统模拟肿瘤缺氧微环境,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缺氧(1%O2)、常氧及小干扰RNA(siRNA)沉默HIF-1α后Caes-17细胞中BNIP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BNIP3在KE4和Caes-17细胞中表达水平均较高,而在TE-7和Kyse-140细胞中表达较低;同时MSP结果显示,在TE-7和Kyse-140细胞中BNIP3启动子区发生了明显的甲基化,经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2个细胞株后,BNIP3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得到了逆转,同时其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缺氧条件下,Caes-17细胞中BNIP3 mRNA (4.35±0.20)和蛋白(1.23±0.04)的表达水平较常氧时(BNIP3 mRNA:1.07 ±0.12,BNIP3蛋白:0.28 ±0.03)显著升高(P<0.05),siRNA转染Caes-17细胞后能显著下调HIF-1α的表达(抑制率为90%),并导致BNIP3基因的表达(BNIP3 mRNA:1.12 ±0.14,BNIP3蛋白:0.34±0.03)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 BNIP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导致其在食管癌细胞中表达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甲基化酶抑制剂可逆转BNIP3的甲基化状态重新恢复其表达;缺氧能使HIF-1α蛋白的表达升高,同时上调BNIP3的表达水平.
张洪典陈传贵马钊于振涛
关键词:缺氧缺氧诱导因子-1Α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趋化因子受体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缺氧对食管癌细胞株Caes-17中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α)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的影响以及两者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体外培养人食管癌Caes-17细胞株,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常氧和缺氧条件下Caes-17中HIF-1α和CXCR4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106例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食管鳞癌(ESCC)和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HIF-1α和CXCR4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缺氧条件下,HIF-1 α蛋白(0.86 ±0.03)、CXCR4 mRNA (6.95±0.30)、CXCR4蛋白(0.56 ±0.02)表达与常氧下HIF-1α蛋白(0.28±0.04)、CXCR4 mRNA(1.09±0.14)、CXCR4蛋白(0.11±0.03)表达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缺氧时HIF-1αmRNA(0.96±0.06)与常氧条件下(1.14±0.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IF-1α和CXCR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HIF-1α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CXCR4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HIF-1α与CXCR4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9,P<0.05).结论 缺氧可诱导HIF-1 α和CXCR4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HIF-1α和CXCR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密切相关,有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于振涛张洪典唐鹏陈传贵
关键词:食管鳞癌缺氧缺氧诱导因子-1Α趋化因子受体4免疫组织化学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