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天浩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胶质
  • 6篇胶质瘤
  • 5篇蛋白
  • 5篇蛋白酶
  • 5篇蛋白酶体
  • 4篇手术
  • 4篇细胞
  • 3篇蛋白酶体抑制...
  • 3篇蛋白酶体抑制...
  • 3篇凋亡
  • 3篇血管
  • 3篇抑制剂
  • 3篇制剂
  • 3篇体外
  • 3篇外科
  • 3篇显微外科
  • 2篇体外实验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细胞凋亡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机构

  • 7篇四平市中心医...
  • 6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作者

  • 13篇于天浩
  • 6篇葛鹏飞
  • 6篇罗毅男
  • 3篇付双林
  • 3篇王海峰
  • 3篇李淑湘
  • 3篇金鑫
  • 2篇王东艳
  • 1篇刘守越
  • 1篇綦斌
  • 1篇杨江山
  • 1篇孟繁凯
  • 1篇陈大伟
  • 1篇李文臣
  • 1篇刘香杰
  • 1篇徐松柏
  • 1篇常志田
  • 1篇徐博
  • 1篇李晓东
  • 1篇陈大玮

传媒

  • 2篇智慧健康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于天浩
关键词:胶质瘤C6细胞蛋白酶体抑制剂
文献传递
分析对比两种手术方法对降低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发生率的影响
2018年
目的了解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择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对其术后出现脑水肿概率的影响。方法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诊疗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差异将分为开颅组与微创组,各组60例,对应常规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微创颅内降压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影响。结果经对应手术治疗后,微创组患者总有效率数据显著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于脑水肿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术后水肿体积、水肿症状持续时间以及术后残留血量等微创组均有显著优越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用微创手术方式治疗不但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在术后脑水肿并发症情况也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于天浩李淑湘赵丽蓉施艳平
关键词: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脑水肿
TNP-470对Wistar大鼠C6胶质瘤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TNP-470对Wistar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C6细胞,建立动物荷瘤模型。荷瘤后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肿瘤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30mg/kg隔日1次,共6次皮下注射)、TNP-470组(TNP-47030mg/kg隔日1次,共6次皮下注射)、顺铂组(顺铂5mg/kg每周2次,共4次腹腔内注射)、联合给药组(TNP-47015mg/kg隔日皮下注射,共6次;同时顺铂2.5mg/kg腹腔内注射,每周2次,共4次),每组15只。观察不同的药物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P-470治疗组肿瘤重量及最大横径显著降低(P<0.001);TNP-470治疗组及联合给药组G0/G1期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NP-470治疗组G0/G1期细胞数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P<0.01);TNP-470治疗组、联合给药组及顺铂治疗组G2/M期、S期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肿瘤对照组相比,联合给药组和顺铂治疗组及TNP-70组胶质瘤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TNP-470治疗组胶质瘤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P<0.01)。结论TNP-470是一种对胶质瘤有明显疗效的化疗药物,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使肿瘤重量减轻,同时对大鼠本身体重影响小,行为学症状改变出现较少,疗效明显优于顺铂。
于天浩葛鹏飞罗毅男金鑫
关键词:TNP-470胶质瘤
显微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时机、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10例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及MRI检查。海绵状血管瘤位于中脑1例、桥脑7例、延髓2例。采用颞下入路切除中脑海绵状血管瘤1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脑海绵状血管瘤3例;枕下中线经第四脑室入路切除延髓海绵状血管瘤2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4冽。采用GOS分级对手术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显微镜下将肿瘤全切,无手术死亡。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3个月GOS分级:V级5例,Ⅳ级5例;术后1年GOS分级:V级8例,Ⅳ级2例。无再出血者。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远期效果满意。
罗毅男葛鹏飞付双林孟繁凯孙利波王海峰李文臣于天浩
关键词:血管瘤海绵状脑干显微外科手术
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69例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经验和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方法 69例听神经瘤患者,经CT和MRI扫描检查,术后病理确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切除术。分析并总结手术效果。结果肿瘤全切53例(76.8%),次全切和大部切除14例(20.3%);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53例(76.8%)。术后面瘫40例,后组颅神经损伤28例,三叉神经损伤8例,脑脊液漏3例,伤口感染1例,颅内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颅内积气5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治疗听神经瘤一种安全有效的入路,听神经瘤大小与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保留率密切相关,提高肿瘤切除率及面神经保留率的关键是对桥小脑角区解剖的熟悉和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
李晓东王野杨贤瑞郭丹于天浩徐博常志田
关键词:听神经瘤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面神经
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治疗时间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根据患者治疗手段差异将其每组38例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接受传统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接受标准骨瓣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以归纳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管痉挛影响。结果术后7d两组患者颅内压相对于术前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有显著优越性(P<0.05);观察组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内观察组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例数低于常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相对于传统减压手术对患者有更加突出的减压效果,且安全性及术后血管痉挛发生率令人满意,值得推广。
于天浩刘香杰王东艳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开颅术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痉挛
MG-132激活SHG-44细胞株白噬途径的体外实验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抑制蛋白酶体功能对人胶质瘤SHG-44细胞内自噬途径的激活作用。方法采用5.0μmol/L蛋白酶体特异性抑制剂MG-132抑制人胶质瘤细胞SHG-44蛋白酶体功能。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胞质内酸性囊泡细胞器的形成,锇铀铅染色透射电镜观察亚细胞结构变化。差速离心及蛋白印迹分析自噬关联蛋白Beclin及LC5的表达。结果蛋白酶体功能被抑制后,HE染色光镜下可见SHG-44细胞的胞核呈深蓝色,大小无明显变化,部分染色质轻度浓缩,胞质内可见空泡,胞核附近胞质呈嗜酸性红染;荧光显微镜下见胞核呈黄绿色荧光,细胞核周围的胞质呈点状红色荧光;透射电镜下可见胞核无明显变化,胞质内出现自噬前体、白噬体及自噬溶酶体等、世细胞结构;蛋白印迹分析显示胞质内的Beclin、LC3-Ⅰ、LC3—Ⅱ显著增加。结论抑制蛋白酶体功能可以有效地激活人胶质瘤SHG-4d细胞内自噬途径。
葛鹏飞于天浩付双林王海峰陈大伟綦斌罗毅男
关键词:蛋白酶体自噬SHG-44神经胶质瘤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体外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
2008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10、20和50μmol·L-1)的MG-132培养C6胶质瘤细胞,通过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E染色、AO/EB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MTT法检测显示10μmol·L-1MG-132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24、48和72h后,细胞增殖A值(0.46±0.03、0.48±0.03和0.45±0.02)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0μmol·L-1MG-132作用C6胶质瘤细胞12h后即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明显的凋亡亚二倍体峰,以不同药物浓度(10、20和50μmol·L-1)处理C6胶质瘤细胞12、24和48h后其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形态学检查呈现凋亡细胞的特征。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在体外可显著抑制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于天浩葛鹏飞罗毅男徐松柏李淑湘金鑫
关键词:蛋白酶抑制剂胶质瘤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SHG-44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胶质瘤SHG-44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5、10、20、50μmol/L)的MG-132培养SHG-44细胞。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AO/EB及HE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变化。结果MG-132可显著抑制SHG-44细胞生长,24h时其抑制作用尤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5、10、20、50μmol/L浓度组细胞增殖OD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增强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G-132处理SHG-44细胞后,于5μmol/LMG-132作用12h后即可检测到明显的凋亡亚二倍体峰,且存在时效及量效关系;同时24h各剂量MG-132处理组G2/M期细胞表达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期细胞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在体外可显著诱导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发生凋亡、G2/M期细胞周期阻滞并抑制细胞增殖。
于天浩罗毅男葛鹏飞金鑫李淑湘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凋亡
TNP-470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对鼠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该试验首先通过胶质瘤瘤株皮下接种,建立大鼠C<,6>胶质瘤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的药物治疗组,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肿瘤的生长状况,通过流式细胞术(FC...
于天浩
关键词:胶质瘤血管生成细胞凋亡TNP-470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