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国林

作品数:58 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4篇鼠疫
  • 16篇疫菌
  • 16篇鼠疫菌
  • 13篇抗体
  • 11篇单克隆
  • 11篇单克隆抗体
  • 11篇克隆
  • 8篇耶尔森菌
  • 7篇耶尔森氏菌
  • 7篇抗原
  • 7篇胶体金
  • 5篇纤溶
  • 5篇免疫层析
  • 5篇金免疫
  • 5篇胶体金免疫层...
  • 4篇杂交
  • 4篇杂交瘤
  • 4篇杂交瘤细胞
  • 4篇溶酶
  • 4篇纤溶酶

机构

  • 39篇云南省地方病...
  • 16篇新疆地方病防...
  • 6篇大理学院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丽江市疾病预...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云南省建水县...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57篇于国林
  • 22篇王鹏
  • 18篇董兴齐
  • 16篇杜春红
  • 16篇石丽媛
  • 15篇尹家祥
  • 15篇郭英
  • 13篇钟佑宏
  • 12篇戴翔
  • 11篇陈平
  • 10篇吴明寿
  • 10篇布仁明德
  • 9篇王信惠
  • 8篇黄鹏
  • 8篇唐雪
  • 8篇董珊珊
  • 7篇彭奕
  • 5篇宋志忠
  • 5篇徐秉臣
  • 4篇姚淑兰

传媒

  • 27篇地方病通报
  • 9篇中国地方病学...
  • 3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大理学院学报...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信息...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6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4
  • 2篇199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鼠疫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分离纯化
2009年
目的建立从人工培养的鼠疫菌中分离和纯化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Pla)的方法。方法分别用超声破碎、尿素提取与硫酸铵盐析相结合的方法(简称超声法、尿素法)提取Pla,并分别用离子交换、凝胶过滤两步层析相结合的高效液相色谱和制备电泳纯化Pla,对提取、纯化的Pla进行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检测。结果鼠疫菌超声破碎上清50%~60%饱和硫酸铵沉淀和尿素浸渍菌粉上清0~10%饱和硫酸铵沉淀,均获得了3条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Mr)约31×10^3、35×10^3、37×10^3]。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检测两种方法获得蛋白的溶圈直径分别为6.5、7.2mm。用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的Pla主要由Mr约31×10^3、35×10^3、37×10^3的3条蛋白带组成,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检测溶圈直径为5.0mm。制备电泳纯化的Pla主要由Mr约31×10^3、35×10^3、37×10^3的3条蛋白带组成,条带所在位置还有其他一些低浓度蛋白存在,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检测无溶圈出现。结论超声法和尿素法可以提取到Pla,后者经高效液相色谱和制备电泳可以达到基本纯化。
石丽媛于国林白丽杨光璨董珊珊
关键词:耶尔森菌鼠疫纤溶酶原激活剂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41
2010年
赵加玲周东升于国林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神经性抑郁症产后忧郁情绪低落
云南玉龙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判定及初步研究被引量:62
2008年
目的确定云南玉龙县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提出防控策略。方法采用常规调查方法,通过血清学、细菌学、基因诊断等技术进行判定。结果共分离到5株鼠疫杆菌,均酵解甘油、麦芽糖、阿胶糖,不酵解鼠李糖、密二糖,脱氮试验阳性。均带有Pgm+、PstI+、FI+、Vwa+等毒力决定因子;疫区犬血清阳性率为23.5%;猫血清阳性率为26.7%。结论细菌学证实玉龙县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目前鼠疫流行处于活跃期;血清学证实古城区为新的鼠疫疫源区(县);阳性血清动物分布面积210km2,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齐氏姬鼠及大绒鼠是本地区优势鼠种,玉龙绒鼠有局部分布。特新蚤指明亚种,方叶栉眼蚤为优势蚤种;分离的鼠疫菌与滇西纵谷型及滇闽居民区型菌株生化特性不同,与西藏北部青藏高原型鼠疫菌的生化特性接近。
宋志忠夏连续梁云郭英鲁亮王国良蔡文凤张正飞和映天张福新董兴齐于国林王健俞东征
关键词:鼠疫自然疫源地
云龙县18岁以上农村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2009年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存在的营养问题。方法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方法进行调查。摄入食物中营养素含量的计算参照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的《食物成分表》。结果平均每人每日摄食物为1482~1492g,其中蔬菜、水果摄取食量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数值,鱼、肉及奶制品摄入偏低;女性在营养摄入量方面低于男性。结论农村居民热能、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满足要求,但总体营养水平偏低,食物摄入不平衡使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并存。
周东升赵加玲刘春宇于国林
关键词:营养调查
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啮齿动物及其生态学调查被引量:9
1997年
1997年3月底至4月初,对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地带进行了啮齿动物区系调查,布夹3550夹次,共捕获啮齿动物7种,192只,总捕获率为5.4%。其中,荒漠区下夹3200夹次捕获啮齿动物147只,捕获率为4.6%;人为生活区350夹次捕获啮齿动物45只,捕获率12.9%。沙漠公路沿线生境大致可分为三个植被型:(1)荒漠河岸林捕获率为5,5%,主要以子午沙鼠为优势种。(2)荒漠灌丛捕获率为4.3%,以毛脚跳鼠和长耳跳鼠为优势种。(3)流动荒漠捕获率为8.0%,以毛脚跳鼠为主要优势种,其次为科氏跳鼠和长耳跳鼠。作者认为塔里木盆地的跳鼠出蛰时间为3月下旬到4月初,入蛰时间为10月中旬到10月底;出蛰顺序雄性先于雌性,入蛰顺序雌性先于雄性。
乔月金蒋卫曹汉礼于国林徐秉臣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啮齿动物区系生态学
胶体金免疫层析测试条快速诊断鼠疫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观察胶体金免疫层析测试条快速诊断鼠疫的效果。方法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抗体(抗原)测试条与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两种方法平行检测鼠疫的抗体(或抗原)。结果通过对实验感染动物、青海鼠疫疫源地内鼠疫患者(尸体)及染疫动物等396份样品的检测,两种方法符合率为100%。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操作简单、方便、快速,适用于现场应用和鼠疫的快速诊断。
杨晓艳李敏王丽慕有谢辉王梅杨永海崔百忠戴瑞霞辛有全张青雯于国林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鼠疫
鼠疫菌pH6抗原的提取、纯化与鉴定被引量:3
1996年
使用KCNS解离、硫酸铵沉淀、电泳制备分离并纯化了鼠疫菌pH6抗原。SDS-PAGE图型显示,提取物为单一蛋白,参照标准,推算其分子最约15kD。多数情况下,在其上方尚有一条含最较低、表征分子量约16kD的蛋白带,用F1单克隆抗体及15kD蛋白制备的抗血清分别进行测定,该蛋白仅能与15kD蛋白的抗血清产生高滴度反应,从而排除了其为F1抗原的可能性。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并结合LindlerLK等的资料分析,该蛋白与提纯抗原属同一物质,表征分子量间的差异,很可能是分子量较大的一种(约16kD)带有一段1KD的信号序列所致。用精制的pH6抗原免疫小鼠4只,所有小鼠于初次免疫后的第30天放血测定,均与提纯抗原出现了高滴度的阳性反应,说明尽管提纯蛋白的方法不够温和,有可能使蛋白发生变性,但其免疫原性基本不受影响,做一般使用时可不做复性处理。
戴翔于国林王信惠布仁明德彭奕
关键词:鼠疫菌提纯毒力因子巨噬细胞
鼠疫菌pH6抗原的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对实验条件下鼠疫耶尔森氏菌 p H6抗原的免疫效果及其对鼠疫强毒菌再攻击的保护力进行了观察 :(1)建立了鼠疫菌 p H6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简称 p H6 Ag- EL ISA)及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简称 p H6 Ag- IHA)检测技术 ,检测敏感、特异 ;(2 )用常规方法免疫小鼠 ,以 p H6 Ag- EL ISA和 p H6 Ag- IH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 ,实验动物均出现了较高滴度的免疫反应 ,其最高滴度分别为 1∶ 12 80 0和 1∶ 10 2 40 ;(3)对 40只免疫昆明小鼠进行鼠疫强毒菌攻击 ,其半数致死量虽较对照组稍有提高 ,但保护效果不明显 ;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
戴翔于国林彭奕布仁明德王信惠
关键词:鼠疫菌免疫效果保护力
鼠疫F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株建立过程中几个重要因素的探讨
2006年
尹家祥陈平杜春红唐雪董兴齐于国林
鼠疫F1单克隆抗体建株过程中的动物免疫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在建立抗鼠疫F1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株的过程中抗原免疫的剂量及免疫方法.方法采用F1抗原常规免疫、改良的F1抗原脾内注射免疫以及EV菌免疫3种方法免疫6~8周龄,体重为10~20g,健康的雌性BALB/c小鼠,并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尾血中的抗体. 结果在常规免疫中,200μg 组和100μg组免疫效果优于50μg组,而200μg组和100μg组免疫效果基本一致;改良的F1抗原脾内注射免疫,血中抗体效价较高;EV菌免疫的效果不理想. 结论用F1抗原常规免疫小鼠,免疫剂量用100μg/只较为合适;若要缩短免疫时间,采用改良的脾内注射免疫法是理想的选择.
尹家祥于国林陈平杜春红唐雪
关键词:鼠疫F1抗原动物免疫单克隆抗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