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轶群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肠癌
  • 1篇低位前切除
  • 1篇低位前切除术
  • 1篇电化学治疗
  • 1篇药物联合
  • 1篇增殖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低位前...
  • 1篇直肠外科
  • 1篇直肠外科手术
  • 1篇直肠肿瘤
  • 1篇治疗肝癌
  • 1篇人结肠癌
  • 1篇人类基因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手术
  • 1篇前切除

机构

  • 2篇上海市浦南医...
  • 2篇苏州市第三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医学院附...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5篇严轶群
  • 2篇陶国强
  • 2篇王校红
  • 2篇张建生
  • 1篇倪川明
  • 1篇杨明
  • 1篇王兴祥
  • 1篇姜宏华
  • 1篇王嘉民
  • 1篇陆振玉
  • 1篇陆力

传媒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0
  • 1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yrdC基因表达促进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实验被引量:1
2008年
陶国强杨明姜宏华严轶群王校红
关键词:C基因表达人结肠癌细胞增殖人类基因肿瘤相关基因
pT_(1~3)N_0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因素对pT1~3N0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pT1~3N0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术者120例2106枚淋巴结,每例患者淋巴结9~28枚,平均18枚,所有淋巴结经HE染色均为阴性。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淋巴结中CK20表达,并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胃癌淋巴结中CK20表达对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经免疫组化染色,有9.07%(191/2106)的淋巴结出现CK20阳性表达;有26.67%(32/120)患者的淋巴结中出现CK20阳性表达,其中11例(9.17%)为微转移,21例(17.50%)为孤立肿瘤细胞巢(ITC)。术后随访24~121个月(平均66.35个月)。淋巴结中CK20阴性表达、ITC和微转移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4%、78.3%和40.9%。5年无瘤生存率在淋巴结CK20出现微转移者中明显低于CK20阴性表达者(P=0.000)和以ITC为特征者(P=0.046),而仅以ITC为特征者与CK20阴性表达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淋巴结中CK20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直径(P=0.011)、浸润胃壁深度(P=0.043)和是否有淋巴管浸润(P=0.002)有关。所有临床病理因素对5年无瘤生存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11例胃癌患者被检测出微转移,应划分为pN1(Mi)期,本组重新分期率9.17%。而88例胃癌患者淋巴结CK20(-)和21例表达为ITC,分别被记为pN0(i-)和pN0(i+),不建议重新分期,仍为pN0期。结论对于pT1~3N0期胃癌,若淋巴结中检测出微转移,其预后较差,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较低,建议术后应予以积极的辅助治疗。
陶国强严轶群王兴祥王嘉民王校红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病理因素
凯途切割缝合器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凯途切割缝合器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2007年9月应用凯途切割缝合器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均未行预防性结肠造口;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疗法治愈1例,另1例改行Hartmann术;无吻合口大出血和狭窄;3个月内有排便不尽感者4例。随访期内无局部复发病例。结论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凯途切割缝合器操作方便、安全,污染少,有利于达到超低位吻合保肛的目的,值得推广使用。
严轶群
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缝合器结直肠外科手术
晚期食管癌的电化学治疗26例报告
1995年
26例晚期食管癌采用电化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6%。改善进食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倪川明严轶群张建生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电化学治疗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及瘤体内药物联合治疗肝癌及控制其肝内播散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分析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及瘤体内药物联合治疗 (CPTIII)肝癌及控制其肝内播散的疗效。方法  12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已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行 3次CPTIII,每次间隔 7天。结果 B超复查 :首次CPTIII后 7天所有患者门静脉癌栓均有缩小 ,完成 3次CPTIII后 7天 7例完全消失 ,5例明显缩小 ,缩小率和消失率分别为 10 0 %及 5 8.3% ,所有肝内 <2 .6cm的癌灶均消失 ,10cm以上主癌灶显著缩小 ,未见新灶 ;B超引导下穿刺主癌灶行针吸细胞学检查仅见坏死组织。患者一般情况好转 ,食欲增加 ,腹胀减轻 ,腹水不同程度消退 ,近期临床效果显著。结论 CPTIII操作简单、安全、适应证广 。
陆力顾危页张建生严轶群陆振玉
关键词:肝癌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门静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