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0 被引量:84H指数:4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小麦
  • 7篇基因
  • 5篇青稞
  • 5篇抗病
  • 4篇锈病
  • 4篇樱桃
  • 4篇条锈病
  • 4篇全基因组
  • 4篇链格孢
  • 4篇辣椒
  • 4篇基因组
  • 4篇斑病
  • 3篇短梗霉
  • 3篇叶斑
  • 3篇叶斑病
  • 3篇杂草
  • 3篇侵染
  • 3篇抗性
  • 3篇抗性鉴定
  • 3篇克隆

机构

  • 40篇青海大学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互助县农业技...
  • 1篇天水市植保植...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作者

  • 5篇季英华
  • 4篇吴淑华
  • 2篇孙枫
  • 2篇崔晓艳
  • 2篇李硕
  • 2篇陈新
  • 2篇周益军
  • 1篇刘太国
  • 1篇来有鹏
  • 1篇郭青云
  • 1篇冯洁
  • 1篇王凤涛
  • 1篇程兆榜
  • 1篇许景升
  • 1篇陈万权
  • 1篇冯晶
  • 1篇徐进
  • 1篇陶小荣
  • 1篇蔺瑞明
  • 1篇贾秋珍

传媒

  • 8篇青海大学学报
  • 3篇植物保护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大麦与谷类科...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园艺学报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青海农林科技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青海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

  • 9篇2023
  • 10篇2022
  • 1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条锈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22年
为了研究青海省小麦条锈菌在小麦潜育期叶片菌源量,文中以小麦条锈菌延伸因子EF1为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了小麦条锈菌潜育期菌源量检测体系。结果表明:(1)小麦条锈菌延伸因子EF1引物能从小麦叶片gDNA中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243 bp。(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灵敏度是常规PCR灵敏度的100倍。(3)铭贤169叶片接种小麦条锈菌后第1天到第8天均检测到条锈菌,且菌源量随着天数的变化呈指数型增长趋势。本研究建立的检测体系可检测到小麦条锈菌在小麦潜育期叶片菌源量,为早期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刘耀霞张学飞闫佳会姚强郭青云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实时荧光定量潜育期
樱桃链格孢菌叶斑病拮抗链霉菌的筛选与鉴定
2022年
为筛选用于樱桃链格孢菌叶斑病的生防菌,采用稀释涂布法从患病樱桃树根际土壤中分离生防菌,使用室内平板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测定法,获得拮抗能力强的放线菌菌株,并依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到4株对樱桃叶斑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其菌体和无菌滤液抑菌率分别达64%和73%以上。其中3-22菌株菌体的抑菌率达76.39%,无菌滤液抑菌率达84.44%,离体条件下24 h和48 h的抑菌率分别为79.75%和75.54%,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的抑菌率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可知,3-22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由此可见,3-22菌株作为樱桃叶斑病的生物防治材料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应用潜力。
刘雨芹杨莹魏有海郭良芝程亮郭青云
关键词:樱桃链霉菌属拮抗作用
青海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检测及鉴定被引量:11
2020年
在对青海辣椒上的病毒病进行调查时发现疑似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TSWV)病样,表现为环斑、坏死等症状。为明确其感染的病毒种类,对其进行了检测和鉴定。对Tospovirus的通用引物进行检测时发现采集的49份样品中有14份样品扩增到了目的条带,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与TSWV的同源性最高;同时利用TSWV特异性引物对阳性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基于克隆的NSs基因序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属于TSWV的1个分离物,与中国云南、黑龙江等地分离物相对近缘,而与国外其他分离物相对远缘。在分子鉴定的基础上,利用TSWV的抗体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对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也证明采集样品中存在TSWV的感染。这些结果表明青海辣椒上存在TSWV的感染。
吴淑华涂丽琴咸文荣闫佳会高丹娜吉颖陶小荣周益军郭青云季英华
关键词:辣椒番茄斑萎病毒
青海省青稞条纹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0年
青稞条纹病是由麦类核腔菌Pyrenophora graminea引起的系统性病害,是青藏高原青稞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为了解青海省青稞条纹菌的遗传分化水平,运用rDNA-ITS分子标记技术对青海省青稞条纹病菌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单倍型多样性(H)和邻接聚类分析数据表明,所有变异位点共定义了5个单倍型,75个rDNA-ITS单倍型聚成5支,且遗传相似度较高(0.002~0.027),与单倍型结果一致。青海青稞条纹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且遗传多样性与地理位置的分布无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明确青海省青稞条纹病的传播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胡章薇杨帆闫佳会侯璐翁华姚强
关键词:青稞RDNA-ITS
中国大麦黄矮病毒及BYDV-GAV株系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s)隶属于黄症病毒科(Luteovirdae)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由该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最早在美国发生并报道,此后在国外其他地域也曾有过发生报道。在我国,小麦黄矮病最早于1960年在陕西、甘肃发生并报道,近年来,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生,该病害被称为麦类作物上的“癌症”,对麦类作物生产影响较大,为害严重时,造成麦类作物产量大幅降低。BYDV株系的划分依据为其传毒介体蚜虫的传播专化性,即一个病毒株系只能由一种或两种蚜虫进行传播,根据ICTV国际病毒委员会分类系统报道,目前国际上确定的该病毒株系有BYDV-MAV、BYDV-PAV、BYDV-RMV、BYDV-SGV等,我国鉴定有BYDV-PAV、BYDV-GPV、BYDV-GAV、BYDV-RMV 4个株系,GAV为我国流行株系。主要从BYDV的为害症状、株系分化、传播介体、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病害防治方面进行相关综述,着重介绍BYDV-GAV株系的抗性鉴定、抗性基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害的抗病育种和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乔世英闫佳会郭青云
关键词:麦类作物大麦黄矮病毒抗病基因
青海省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小麦分离物基因组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2022年
为有效防控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病,于2019年自青海省循化县小麦田采集疑似感病病叶,并对其进行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检测,并克隆得到BYDV-GPV株系全基因组序列,对克隆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和碱基突变分析。结果显示,在采集样品中检测到BYDV-GPV株系,克隆得到了BYDV-GPV小麦分离物基因组,其序列全长为5676 bp,包含3个非编码区和6个开放阅读框,编码6个蛋白,与BYDV-GPV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高达98.17%,并聚在一个分支上,表明该分离物为BYDV-GPV。获得的青海BYDV-GPV序列在3′UTR出现碱基突变,多了4个碱基。
乔世英罗海林季英华侯璐姚强闫佳会郭青云
关键词:小麦全基因组
5%唑啉草酯乳油混用阔叶除草剂对青稞田杂草防效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筛选青稞田的阔叶除草剂,本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青稞田禾本科主要杂草野燕麦和阔叶杂草进行不同剂量5%唑啉草酯乳油(Emulsifiable Concentrate,EC)单独喷施和将其分别与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WP)及72%2,4-D丁酯EC混合喷施,分析除草剂的防除效果及对青稞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单用不同剂量5%唑啉草酯EC和将其与其他阔叶除草剂混用对野燕麦的防除效果均达90%以上,各药剂处理间防效无显著性差异,即混用阔叶除草剂未影响5%唑啉草酯EC防除野燕麦效果;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剂量5%唑啉草酯EC与10%苯磺隆WP混用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基本一致,不同剂量5%唑啉草酯EC混用72%2,4-D丁酯EC 20 d的株防效低温处理点低于高温处理点,40 d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低温点和高温点基本一致。安全性观察结果表明,施药后7 d,部分浓度的5%唑啉草酯EC单用或与其他2个除草剂混用青稞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褪绿黄斑,而施药后15、30、45 d观察,各药剂处理的青稞叶片恢复正常。综合杂草防效和增产效果,推荐900 mL/hm^(2)5%唑啉草酯EC与150 g/hm^(2)10%苯磺隆WP混用防除青稞田杂草。该结果可为5%唑啉草酯EC混用阔叶除草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郭良芝侯璐魏有海翁华李玮朱海霞程亮郭青云
关键词:阔叶除草剂青稞杂草防效
青海省小麦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的抗性鉴定被引量:4
2017年
为明确青海省不同小麦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的抗性差异,于2014—2015年采用堆测法人工接种鉴定了178份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结果显示,不同小麦种质资源对黄矮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甘A100、川766、陕1059、兰麦-2的病情指数依次为14.83、23.60、23.99和24.66,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病情指数在50.00以上的高感品种有69份,包括尕老汉、白板麦、兴热密穗等,其中白板麦病情指数高达72.35,高于感病对照阿勃;其余种质资源病情指数在25.00~50.00之间,表现为感病;甘A101、甘A99、藏515、藏519、木汉麦、群科大白麦、拉胎板麦、小红麦-2和朗县折达25初期表现感病,后期恢复健康,有一定的耐病性;抗病性不同的种质资源感染BYDV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差异很大,抗病对照中4产量损失8.96%,耐病品种产量损失在13.64%~19.74%之间,高病品种尕老汉产量损失达41.91%,表明小麦种质资源中抗BYDV的品种极少。
段敏闫佳会郭青云
关键词:抗性鉴定小麦黄矮病种质资源
62份甘肃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检测
2023年
为探明甘肃主栽小麦品种(系)对小麦条锈病的抗性水平及部分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本研究利用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生理小种CYR31、CYR32、CYR33、CYR34,对62份甘肃近年育成的小麦品种开展温室苗期分小种抗病性鉴定及田间自然发病圃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并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其所携带的抗条锈基因。苗期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2份小麦材料中,有61份(98.4%)、53份(85.5%)、45份(72.6%)及32份(51.6%)材料分别对CYR31、CYR32、CYR33和CYR34表现抗病。结合成株期抗病鉴定结果,20份(32.26%)材料表现全生育期抗性,21份(33.87%)材料表现成株期抗性,21份(33.87%)表现为感病。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携带Yr17、Yr26、Yr29、Yr30、YrAK58、Yr75、Yr78、Yr80、Yr82、YrSP、QYrqin.nwafu-2BL和QYr.nwafu-4BL基因的材料分别有5、14、4、24、6、16、4、9、4、3、42和12份,同时携带2~6个抗条锈病基因的材料分别有18、14、9、2和1份,占71.0%。本研究系统揭示了当前甘肃省小麦品种(系)抗病性水平及所携带的抗病基因,为小麦抗病育种及抗病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建雄严浩浩曹世勤贾秋珍李彦兵伏松平韩德俊康振生曾庆东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分子检测
青稞黑穗病菌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大麦坚黑粉菌(Ustilago hordei)和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是引起青藏高原青稞黑穗病的主要病原菌,建立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的大麦坚黑粉菌和裸黑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体系,检测青稞种子的带菌量,再依据带菌程度进行播前种子处理,是控制青稞黑穗病的重要技术手段。【方法】根据大麦坚黑粉菌(Ustilago hordei)和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的ITS基因序列与其他对照菌株同源性低的区段设计并获得有效引物1组,建立LAMP检测体系,并选取影响LAMP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因素dNTPs、甜菜碱、镁离子、Bst DNA聚合酶及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对其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后的LAMP检测体系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结果】建立了青稞黑穗病菌的LAMP检测体系,其优化后dNTPs浓度为1.8 mmol/L、甜菜碱浓度为0.8 mmol/L、镁离子浓度为10 mmol/L、Bst DNA聚合酶浓度为320 U/mL,反应温度为65℃。应用该体系在45 min内能检测出2×10^(-4)ng/μL的裸黑粉菌,在60 min内能检测出2×10^(-4)ng/μL的大麦坚黑粉菌,即在60 min内可检测出2×10^(-4)ng/μL的大麦坚黑粉菌和裸黑粉菌。建立的青稞黑穗病菌LAMP检测体系对大麦坚黑粉菌和祼黑粉菌具有特异性。【结论】建立了青稞黑穗病菌的LAMP检测体系,该体系能在1 h内检测出2×10^(-4)ng/μL的裸黑粉菌和大麦坚黑粉菌。
杨帆胡章薇严浩浩刘耀霞张学飞闫佳会侯璐姚强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