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作品数:134 被引量:603H指数:12
相关作者:毛翔王大伟宋秀娥李洪梅李骊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临床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23篇标准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1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3篇针灸
  • 14篇针刺
  • 13篇中医
  • 9篇缺血
  • 9篇教学
  • 8篇综合征
  • 8篇卒中
  • 8篇脑卒中
  • 7篇血管
  • 7篇疗效
  • 6篇针刺疗
  • 6篇针刺疗法
  • 6篇针刺治疗
  • 6篇中西医
  • 6篇中医药
  • 6篇细胞
  • 6篇刺疗法
  • 5篇针法
  • 5篇针灸疗法
  • 5篇针灸治疗

机构

  • 126篇黑龙江中医药...
  • 2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3篇成都中医药大...
  • 2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3篇成都中医药大...
  • 23篇广东省中医院
  • 23篇河南省中医院
  • 23篇黑龙江中医药...
  • 23篇湖北省中医院
  • 23篇江西省中医院
  • 23篇山东中医药大...
  • 2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3篇陕西中医药大...
  • 2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3篇中日友好医院
  • 23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3篇赵红
  • 23篇金哲
  • 18篇唐强
  • 16篇孙忠人
  • 6篇王蕾
  • 5篇王大伟
  • 4篇王艳
  • 3篇祝鹏宇
  • 3篇岳金换
  • 3篇朱欧鸰
  • 3篇程为平
  • 3篇陈志茹
  • 3篇师帅
  • 3篇刘雨芙
  • 3篇宋秀娥
  • 3篇黄晓媛
  • 3篇张欣
  • 3篇朱路文
  • 3篇王东岩
  • 3篇严兴科

传媒

  • 6篇针灸临床杂志
  • 6篇上海针灸杂志
  • 5篇中国针灸
  • 5篇中医临床研究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针刺研究
  • 3篇神经损伤与功...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中国医学伦理...
  • 2篇商业经济
  • 2篇生物技术世界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康复学报
  • 2篇2010年中...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吉林中医药

年份

  • 7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9篇2012
  • 3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皮针对脑缺血大鼠模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研究头皮针对脑缺血大鼠模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并与电针组比较。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 ,甲醛固定脑组织切片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 6hr与术后 1 5天组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模型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电针组与针刺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组间 1 5天时比较 ,电针组与针刺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两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第 1 5天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比较 ,电针组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针刺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针刺组与电针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头皮针可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产生并延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产生时限 。
张海峰崔海唐强
关键词:脑缺血大鼠模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特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Lewy Body)形成为特征。临床表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从辨证论治、单药治疗、专方治疗、自拟验方四个方面对近年来(1989~2009)单纯中药治疗帕金森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为中药治疗本病的优势提供依据。
马振旺刘雨芙季超程为平
关键词:中药帕金森病
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和观察组(40例,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记录2组排尿日志并比较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肾功能指标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反射性排尿建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排尿次数、残余尿量、血肌酐、尿素、尿素氮、尿酸、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减少(P<0.05),平均尿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膀胱容量及I-QOL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SCI后神经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明显,能快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刘双岭吴建丽包瑞戴缙金成
关键词:电针俞募穴膀胱功能训练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
艾灸治疗中风患者肢体水肿90例被引量:8
2000年
中风偏瘫患者患侧肢体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出现水肿症状,影响正常的活动功能,使病程延长。从1994年7月~1997年11月,对90例患者进行艾灸治疗,并对其中15例进行艾灸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90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63例,女27...
杨清彬孟庆刚郭文海任春艳
关键词:中风肢体水肿艾灸针灸疗法
不孕症
本《指南》规定了不孕症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
肖承悰杜惠兰刘雁峰段彦苍赵红金哲赵瑞华王铁枫马惠荣
对农村大学生生存境遇与思想现状的对策思考被引量:3
2010年
作为通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走出农村走入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大学生在生存境遇上有着共性的特征,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自身的特点,高校对农村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开展,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王晓亮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生存境遇人文关怀道德教育
针灸推拿学阶梯式临床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0年
本文分析了当前针灸推拿学阶梯式临床教学模式的提出原因,界定了相关基本概念,介绍了针灸推拿学阶梯式临床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及实施效果,对针灸推拿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唐强孙忠人王大伟邢艳丽刘俊
关键词:针灸推拿教学模式
间皮素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生长和迁移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间皮素(mesothelin,MSLN)基因干扰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生长、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基因敲低组、阴性对照组。基因敲低组转染MSLN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乱序非特异性siRNA,转染48 h空白对照组不进行细胞转染。收集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MSLN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通过四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通过RT-qPCR和WB检测细胞中癌抗原(CA12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MSL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基因敲低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P<0.05);基因敲低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P<0.05);基因敲低组细胞迁移率小于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P<0.05);CA125、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基因敲低组细胞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siRNA干扰对MSLN基因敲低可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推测其机制可能与CA125、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赵楠刘晓芳杨雪张俐佳刘岩
关键词:间皮素小干扰RNA人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
综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MOTOmed对脑梗死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已明确诊断的60例脑梗死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即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组,B组即MOTOmed结合康复治疗组,C组即综合治疗组(头穴丛刺、MOTOmed结合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对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和ADL等进行康复评定,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组、MOTOmed结合康复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方法对改善和提高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与先进性。
赵鑫唐强王艳
关键词: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
运动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VEGF、NeuN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索运动预处理对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运假组(运动预处理与假手术组)和运模组(运动预处理与模型组),每组24只。每组按再灌注24 h、3 d后又分为2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造模前,运假组和运模组行跑台训练3周。模型组和运模组大鼠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造模2 h后将线栓缓慢拔出至颈总动脉主干分叉处。假手术组和运假组大鼠造模方法同上,但线栓仅从颈总动脉插入约10 mm以后即拔出,不能阻塞大脑中动脉血流供应。采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评估神经功能;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别测定缺血侧脑组织VEGF和Neu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假手术组和运假组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与模型组比较,运模组在再灌注24 h、3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VEGF表达方面,再灌注24 h后,假手术组可见少量的VEGF表达,阳性细胞胞体小,突起细;与运模组阳性率(14.40%)相比,假手术组阳性率(4.70%)、模型组阳性率(9.80%)、运假组阳性率(8.80%)均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3 d后,与运模组阳性率(23.80%)相比,假手术组阳性率(5.40%)、模型组阳性率(12.40%)、运假组阳性率(14.20%)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NeuN蛋白表达水平方面,再灌注24 h后,与运模组相比,模型组表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3 d后,与运模组相比,模型组表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前给予运动预处理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以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通过增强VEGF与NeuN的蛋白表达,从而改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行为。
裴飞王雪冬李宝龙唐强朱路文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