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微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3 被引量:102H指数:5
相关作者:汤五丰胡忠强邹旭明刘小莲许平昌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化学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电子电信
  • 4篇电气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纳米
  • 8篇催化
  • 7篇光催化
  • 6篇掺杂
  • 4篇等离激元
  • 4篇电子显微分析
  • 4篇压电
  • 4篇陶瓷
  • 4篇铁电
  • 4篇显微分析
  • 4篇
  • 4篇磁性
  • 4篇催化性
  • 3篇电池
  • 3篇异质结
  • 3篇锐钛矿
  • 3篇石墨
  • 3篇石墨烯
  • 3篇热治疗
  • 3篇细胞

机构

  • 53篇武汉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深圳信息职业...
  • 2篇约翰霍普金斯...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佐治亚理工学...

作者

  • 5篇李美亚
  • 3篇国世上
  • 3篇王建波
  • 3篇赵东山
  • 3篇刘玉
  • 3篇桂嘉年
  • 3篇朱永丹
  • 3篇陶红玉
  • 3篇刘小莲
  • 3篇聂鑫
  • 2篇熊锐
  • 2篇石兢
  • 2篇赵兴中
  • 2篇周嘉萍
  • 2篇张峻
  • 2篇潘春旭
  • 2篇孙亚飞
  • 2篇胡诚
  • 2篇胡忠强
  • 1篇张豫鹏

传媒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物理学报
  • 4篇湖北省物理学...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 3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湖北大学学报...
  • 2篇2010年全...
  • 2篇2012年全...
  • 2篇第七届全国暨...
  • 2篇中国物理学会...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物理
  • 1篇物理学进展
  • 1篇光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集成电路应用
  • 1篇微纳电子技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2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热扩散机理的高效异质结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异质结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异质结有助于提升光催化剂的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对光催化性能有明显提升。目前,通过化学法在低温或常温条件下制备异质结研究很多,但这些异质结通常稳定性较差,两相结合较弱,其使用...
黎德龙潘春旭
文献传递
Ba掺杂多铁BiFeO_3陶瓷的制备及性能
2014年
采用固相法成功地制备出了Ba掺杂多铁BiFeO3(BFO)的Bi1-x Bax FeO3(x=0.1,0.15,0.2,0.3)陶瓷,研究了Ba掺杂含量对陶瓷结构、铁电、漏电以及磁性的影响,制得的陶瓷为菱形扭曲的钙钛矿结构,属于R3c空间群,Ba掺杂含量较高时会转变为赝立方结构;随着Ba掺杂含量的升高,铁电电滞回线的矩形度变好,漏电流密度减小.当x=0.3时,电滞回线的矩形度最好,漏电流密度最小,其值为8×10-6 A/cm2,与纯相BFO陶瓷相比,下降了两个数量级.磁性测试表明,Bi1-x Bax FeO3陶瓷具有饱和的磁滞回线,随Ba掺杂浓度的增加,其剩余磁性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下降的过程,其最大剩余磁化强度可达9emu/g.Ba掺杂显著地改善了BFO陶瓷的铁电性和磁性.
庞志鹏刘小莲胡忠强魏茂才赵猛李美亚
关键词:铁电性磁性固相法
无铅压电KNNST-BKZ/Metglas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磁电耦合性能
2016年
利用固态反应法合成了压电性能优异的KNNST-BKZ无铅压电陶瓷.将该陶瓷与高磁导率材料Metglas复合,制备了L-T模式的KNNST-BKZ/Metglas磁电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磁电耦合系数随偏置直流磁场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优的偏置直流磁场仅为16.37Oe,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输出电压随交变磁场大小呈线性变化的趋势;在最优的偏置磁场下,磁电耦合系数显示出很好的频率响应特性,谐振频率下的磁电耦合系数达到7.85V/cm·Oe.本研究表明无铅KNNST-BKZ/Metglas层状复合材料不仅环境友好且具有很高的磁电耦合性能,在磁电传感器及能量转换器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源吴波朱永丹胡诚邱达张婷婷李美亚
关键词:磁电耦合层状复合材料
铁电高分子PVDF及其共聚物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铁电高分子PVDF及其共聚物由于其表现出铁电性、压电性、热电性、电导性能以及光电性能等十分丰富的物理现象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并因其易弯曲、耐冲击、耐腐蚀、易加工、易集成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器件中。本文主要综述了PVDF及其共聚物铁电性的物理基础,以及目前该材料在可穿戴器件、流体领域以及信息存储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该材料在这三个领域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张玲玲国世上
基于石墨烯摩擦效应的纳米电源
开发出基于电化学工作原理的石墨烯基新型纳米电源。其中,石墨烯、铂片、饱和甘汞电极分别作为纳米电源的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NaOH溶液作为电解液。
李伟平张豫鹏余超智潘春旭
关键词:石墨烯
文献传递
Ba,Ti双位共掺杂BiFeO_3多铁功能陶瓷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快速液相烧结法制备出多铁BiFeO_3(BFO),Bi_1-xBa_xFe_(0.950)Ti_(0.050)O_3(x=0.100,0.150,0.200,0.300,0.350) 和Bi_(0.800)Ba_(0.200)Fe_(1-y)Ti_yO_3(y=0.025,0.050,0.075,0.100)陶瓷.研究了不同Ba,Ti掺杂含量对BFO陶瓷微观结构、表面形貌、介电性能以及磁性的影响.XRD测试表明制得的陶瓷样品为菱形钙钛矿结构,属于R3c空间群,Ba,Ti掺杂含量较高时会引起结构发生畸变.陶瓷的漏电流密度随Ba掺杂含量的升高而增大,却随Ti掺杂含量的升高而减小.磁性测试表明,Ba,Ti双位共掺杂BFO陶瓷具有饱和的磁滞回线,其剩余磁化强度随Ba掺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Ti掺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x=0.350时陶瓷样品的最大剩余磁化强度达到0.29emu/g.
谢炎朱永丹胡诚李美亚
高质量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经sp2杂化形成的六角蜂窝状结构,仅一个原子层厚的二维晶体。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并且可以大批量制备高纯度石墨烯的方法,即高温处理还原氧化的石墨烯。
余超智张豫鹏潘春旭
关键词:石墨烯高温处理
文献传递
锑基硫族薄膜太阳能电池缺陷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锑硫族化合物(Sb_(2)(S_(x)Se_(1-x))_(3),0≤x≤1)薄膜具有带隙在1.1~1.7 eV范围内连续可调、光电性能优异、化学性质稳定以及元素含量丰富无毒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吸收层材料.自2009年以来,Sb_(2)(S_(x)Se_(1-x))_(3)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稳步提升并超过10%,展现出其作为新兴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巨大潜力.当前限制Sb_(2)(S_(x)Se_(1-x))_(3)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进一步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材料本身复杂的固有缺陷带来的低载流子浓度和严重的载流子复合.了解材料的缺陷性质以及Sb_(2)(S_(x)Se_(1-x))_(3)薄膜的缺陷调控对进一步提升器件转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Sb_(2)(S_(x)Se_(1-x))_(3)材料的缺陷特性,详细讨论了近年来关于Sb_(2)(S_(x)Se_(1-x))_(3)太阳能电池的缺陷调控措施,主要包括通过掺杂提高Sb_(2)(S_(x)Se_(1-x))_(3)导电性和载流子浓度、生长过程中的缺陷控制以及后钝化处理等,并对未来Sb_(2)(S_(x)Se_(1-x))_(3)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赵宇琪李建民肖旭东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掺杂
通过机器学习实现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智能传感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在物联网时代,如何开发一种可持续供电、部署方便且使用灵活的智能传感器系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以麦克斯韦位移电流作为驱动力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可直接将机械刺激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可作为自驱动传感器使用.基于TENG的传感器拥有结构简单、瞬时功率密度高等优点,为构建智能传感器系统提供了重要手段.同时,机器学习作为一种成本低、开发周期短、数据处理能力和预测能力强的技术,对TENG产生的大量电学信号处理效果显著.本文梳理了基于TENG的传感器系统通过采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信号处理和智能识别的最新研究进展,从交通安全、环境监测、信息安全、人机交互和健康运动检测等角度出发,概述了该研究方向的技术特点与研究现状.最后,深入讨论了该领域当前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未来如何改进以期开拓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我们相信机器学习技术与TENG传感器的结合将推动未来智能传感器网络的快速发展.
张嘉伟姚鸿博张远征蒋伟博吴永辉张亚菊敖天勇郑海务
关键词:物联网传感器
催化性室温气体敏感金属氧化物陶瓷的研究进展与挑战被引量:1
2023年
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厚膜作为气体敏感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因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而具有广泛应用,但其200~400℃的工作温度也使其对于易燃易爆气体的检测具有风险,发展室温气体敏感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多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绝大多数研究都是通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低维纳米化以使其实现室温气体敏感,而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引入催化剂以使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实现室温气体敏感,即催化性室温气体敏感的新策略.该策略近10年的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采用SnO_(2)纳米团聚体粉料所制备的高抗湿室温氢气敏感Pt-SnO_(2)复合陶瓷、采用5μm WO_(3)粉料制备的高抗湿室温氢气敏感Pt-WO_(3)复合陶瓷、室温CO敏感Pt-SnO_(2)和Pd-SnO_(2)复合陶瓷、室温NO_(2)敏感Pt-Au-SnO_(2)复合陶瓷.本文也分析了催化性室温气体敏感金属氧化物陶瓷走向应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即长时间的老化、室温下在H_(2)S中暴露等均可使其室温气体敏感性能出现严重的退化,而短暂温和的热处理(例如200℃10 min)即可使这些退化的性能得到完全恢复.催化性室温气体敏感金属氧化物陶瓷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提高已知体系的室温气体敏感性能、探索对更多种类气体具有室温敏感性能的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体系,以及优化周期性热处理制度,既使其对金属氧化物陶瓷基室温气体传感器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又可降低室温气体敏感氧化物陶瓷传感器的成本并使其室温气敏性能长时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宋建楠陈万平
关键词:气体传感器金属氧化物室温陶瓷催化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