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汕头大学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作品数:95 被引量:285H指数:10
相关作者:何小英张鲁勉方冶聂爱华黄华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计划生育药物研究中心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计划生育药物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5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活性
  • 10篇自由基
  • 10篇细胞
  • 9篇哌啶
  • 9篇构效
  • 9篇构效关系
  • 9篇氟哌啶
  • 9篇氟哌啶醇
  • 8篇哌啶醇
  • 8篇阿魏酸
  • 7篇肿瘤
  • 7篇羟自由基
  • 7篇活性研究
  • 6篇衍生物
  • 6篇抗肿瘤
  • 6篇化合物
  • 5篇聚赖氨酸
  • 5篇抗氧化
  • 5篇教学
  • 5篇N-

机构

  • 95篇汕头大学
  • 8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厦门医学高等...
  • 1篇浙江医药高等...
  • 1篇加州大学

作者

  • 43篇郑锦鸿
  • 31篇何小英
  • 28篇张鲁勉
  • 19篇盘鹰
  • 15篇王锦芝
  • 9篇石刚刚
  • 9篇方冶
  • 8篇刘道军
  • 5篇徐芳
  • 5篇李翠华
  • 4篇张丕显
  • 4篇沈文英
  • 4篇叶婷君
  • 4篇黄华永
  • 3篇聂爱华
  • 3篇廖清江
  • 2篇张艳美
  • 2篇李嘉勇
  • 2篇蔡文峰
  • 2篇盛华明

传媒

  • 51篇汕头大学医学...
  • 6篇中国医药工业...
  • 6篇广东药学院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中草药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癌变.畸变....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化学试剂
  • 1篇药学进展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农药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0
  • 3篇1999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枇杷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从枇杷叶中提取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浓度,以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浓度之和为指标,通过对提取方法、提取溶剂的浓度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及L_9(3~4)正交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枇杷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回流提取法、80%乙醇、液料比12:1、提取2次、每次1h。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可提取得到较高浓度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莫颖华冯白茹刘道军
关键词:枇杷叶熊果酸齐墩果酸
新型长春西汀-维生素C缀合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
2011年
目的:合成长春西汀-维生素C缀合物,并考察其生物活性。方法:以长春西汀和维生素C为起始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目标产物长春西汀-维生素C缀合物,并采用DPPH.自由基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与结论:目标产物总产率为15.8%,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MS确证。初步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盛华明叶婷君郑锦鸿孙宏斌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
正交实验法优选忍冬藤中绿原酸和马钱苷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忍冬藤中绿原酸和马钱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绿原酸和马钱苷浓度(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方法、溶剂浓度、药材粒度进行单因素考察,并采用L_9(3~4)正交实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综合考虑,最佳提取工艺为回流提取法:回流次数为2次,乙醇浓度为60%,回流时间为2h,液料比15:1。结论:正交实验优选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快速简便,可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徐英辉申茹刘道军
关键词:忍冬藤绿原酸马钱苷正交实验
菟丝子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优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优选菟丝子中金丝桃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和L_9(3~4)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选,以金丝桃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最终提取工艺确定为:回流提取法、75%乙醇、提取3次、每次1h、液固比12:1。结论:菟丝子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优选结果为后期菟丝子的制剂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侯秋苑冯白茹申茹刘道军
关键词:菟丝子金丝桃苷
弱酸(碱)滴定突跃范围的计算公式和准确滴定判据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推出弱酸( 碱) 滴定突跃范围的计算公式。推算并提出弱酸( 碱) 准确滴定的新的判断依据。并根据公式对弱酸( 碱) 滴定突跃范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解析弱酸( 碱) 滴定突跃范围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阐明影响突跃范围的 C0( 被滴定组分的起始浓度) 和 Cs( 滴定剂的浓度) 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
方冶
关键词:酸碱滴定突跃范围
人外周血来源的成熟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无血清培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无血清条件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快速诱导生成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分离获取健康者外周血PBMC,将细胞分为血清组和无血清组:设血清组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无血清组。A组加入10%FCS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B组加入单核/巨噬细胞无血清培养液MΦ-SFM,两组均加入rhGM-CSF+IL-4+rhTNF-α培养9d;C组加入钙离子载体(CI)A23187,D组加入rhGM-CSF+A23187,两组细胞均培养于MΦ-SFM中48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在无血清条件下,单独给予A23187或A23187+rhGM-CSF联合刺激48h,均可诱导PBMC分化成具有典型形态的DC;与血清组细胞相比,细胞表面标志CD80、CD86和CD83分子具有相似的高表达(P>0.05),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配合使用钙离子载体A23187,可以更快速、有效地诱导健康人PBMC分化成更成熟、功能更强的DC。
盘鹰何小英张鲁勉郑锦鸿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无血清培养基钙离子载体
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的合成及其扩张冠状动脉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合成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并研究其对猪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以氟哌啶醇为原料,分别与取代氯苄化合物回流下反应得到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采用生物检定法研究目的化合物对KCl致猪冠状动脉收缩曲线的影响。结果:合成了7个新化合物(F1-F7)。生物活性实验表明:所有目的化合物均可使KCl致猪冠脉收缩曲线压低。其中F7表现出强的扩张冠脉的活性。结论: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的扩血管活性与化学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子中哌啶环苄基苯环上取代基的不同和取代位置直接影响化合物的扩血管活性。
何小英王锦芝郑锦鸿
关键词:构效关系
基于星形聚赖氨酸的基因载体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合成的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内核、聚赖氨酸(PLL)为外围的星形嵌段共聚物PEI-g-PLL的基因载体性能。方法:将PEI-g-PLL与pDNA复合形成PEI-g-PLL/pDNA复合物,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zeta电位粒径分析仪表征;CCK-8法检测聚合物的HEK293细胞毒性;检测复合物在HEK293转染后Luciferase表达量以评价其转染效率。结果:PEI-g-PLL能复合pDNA形成尺寸约为200 nm的复合物,在HEK293中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和较低的细胞毒性。结论:合成的PEI-g-PLL可用作潜在的基因载体。
张丹丹颜云松刘道军
关键词:基因载体聚赖氨酸
“中国健尔美乌龙茶”浸出液中多元素的ICP—AES法测定
1991年
本文采用ICCP-AES法测定“中国健尔美乌龙茶”(以下简称健尔美茶)浸出液中微量元素,该法对多元素的同时测定简便,快速,回收率(93-101%),精密度(SD<10%),准确度均能满足要求。
李嘉勇沈文英
关键词:乌龙茶
取代呋喃醛缩苯磺酰腙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合成取代呋喃醛缩苯磺酰腙化合物,并对其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能力进行研究。方法:以苯磺酰肼和取代呋喃醛为原料合成两种取代呋喃醛缩苯磺酰腙;MTT法在48 h时间点对其抑制Hepg2增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取代呋喃醛化合物5-硝基呋喃醛缩苯磺酰腙能有效抑制Hepg2增殖,但其活性弱于阳性对照药物(顺铂),差异明显。结论:部分取代呋喃醛缩苯磺酰腙类化合物具一定抗肿瘤活性,其活性随化合物浓度增加而增加。
魏敦灿王红张鲁勉何小英郑锦鸿
关键词:MTT法抗肿瘤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