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生物质能源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作品数:13 被引量:18 H指数:3 相关作者: 宋亚星 付壮 更多>> 相关机构: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文化科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节能技术”课程完全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1年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高校迅速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紧急号召,综合应用各种信息化手段与交流平台,积极探索高效的线上教学方式,以达到高质量教学效果。文章以"节能技术"课程为例,详细介绍疫情期间一种完全线上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同时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疫情结束后线上教学模式的完善。 刘亮 贺超 张志萍 赵淑蘅 焦有宙关键词:疫情 线上教学 节能技术 农业类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培养模式探讨 2017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需求逐渐强烈。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求,在农业类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增加专业实践能力,及卓越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将是新常态下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以全国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类专业创新竞赛为契机,以能源与动力工程绍骙班为试点,河南农业大学开展了"双师制"的创新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创造性,在学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张志萍 青春耀 黄黎 李刚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 创新培养模式 双师制 农村生活污水、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混合产沼气试验研究 2016年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农业废弃物和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大量农业废弃物的随意不当处理不仅造成大量生物质能源的浪费,而且对农村的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这些农业废弃物〈br〉 主要包含种植业的作物秸秆和养殖业的禽畜粪便、养殖污水,农村生活垃圾包括农村的餐厨垃圾和生活污水。基于农村生物质未能合理利用,厌氧发酵是一种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牛粪、餐厨垃圾和生活污水混合发酵的产气性质。 苏煌 李威峰 李荆波 田超超 焦有宙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餐厨垃圾 混合发酵 畜禽粪便 农村生活垃圾 生物质能源 分布式能源工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2 2016年 分布式能源工程是能源动力专业学生基于专业基础课之外学习的一门集技术整合和工程示范的重要课程。笔者根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并集成了同领域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教学及工程应用过程中的工作经验,得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增加授课效率的几点体会,探讨了师生互动、工厂参观实践、双语教学、笔记本电脑进课堂等全新模式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促进。 张志萍 贺超关键词:分布式能源 互动 教学模式 亚临界ORC系统综合性能优化 应用有机朗肯循环(ORC)进行低温余热的回收,热力学性能与经济性需要同时考虑。本文分别选取R123和R245fa作为亚临界ORC的工质,采用EES软件,应用四种综合性指标对亚临界ORC参数包括膨胀机进口压力、冷凝温度和换... 贺超 刘朝 张全国 焦有宙 李刚 张寰关键词:亚临界 有机朗肯循环 文献传递 中温厌氧发酵过程中料液流变特性研究 厌氧发酵过程中,物料分层及各层粘度、密度参数是沼气搅拌装置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对比接力试验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和牛粪混合时不同浓度下中温厌氧发酵特性。结果表明:TS=4%时,各层料液密度由上而下最大值分别为0.9658... 关山月 郝炯驹 王少鹏 李鹏飞 高赞 苏煌 焦有宙 李刚 贺超关键词:粘度 流变特性 文献传递 基于《热传导理论与方法》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16年 热传导理论与方法是传热学的进阶课程,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在基于专业基础课程之外的一门拔高的理论课程学习。笔者根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并结合在对不同专业学生授课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同领域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得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增加学生领会力的几点体会,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以求对相关专业或类似学科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贺超 张志萍关键词:教学模式 能源与动力工程 基于计算机智能算法的纤维素生物质醇解优化 2018年 研究了利用计算机智能算法优化纤维素生物质秸秆醇解制备乙酰丙酸甲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量对乙酰丙酸甲酯产率的影响。在温度170~190℃,反应时间1~5 h,催化剂量0.3~0.7 g的条件下,进行了Box-Behnken试验方案考察,并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构建与优化。研究表明,经过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具有更精确的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进一步对优化的BP神经网络寻优,得到了优化的醇解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4.4 h,催化剂量0.64 g。该条件下的乙酰丙酸甲酯产率达到51.1%,与乙酰丙酸甲酯产率预测值51.0%接近,表明利用智能算法优化纤维素生物质醇解过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吴彦国 徐桂转 王晨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秸秆 醇解 秸秆、牛粪与啤酒糟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以啤酒糟作为秸秆厌氧发酵的补充氮源,研究了玉米秸秆、牛粪与啤酒糟的混合厌氧发酵特性。选取m(啤酒糟):m(牛粪):m(玉米秸秆)=3∶3∶4,分别考察了总固体含量(TS)为9.3%,14%和27%时混合料液的发酵特性,测取了日产气量、p H值、甲烷含量等参数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TS为27%时产气效果最好,产气量达到334 m L·g-1,平均甲烷含量达到51.3%,产气周期为36 d,p H值在发酵周期中先降低后升高,为甲烷正常发酵所需的p H值范围。 于政道 付壮 徐宇鹏 徐桂转 王昭太 宋亚星关键词:啤酒糟 牛粪 秸秆 混合厌氧发酵 沼气 不同工质对大型联合收割机余热回收的热力学性能 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协同收集农作物联合收割机缸套循环水和烟气2种品位的余热,该文采用LR6A3L型号的内燃机进行试验,获得了在全负荷变速情况下的余热特性参数;选取2 200和1 700 r/min这2个试验工况点,采用工质R123、R245fa、R152a、R600和水建立了单种工质和2种工质分别协同收集2种品位余热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种工质收集2种余热时,相同条件下,采用工质R245fa单位换热量所产生的?损最小,分别为0.122和0.129 k W;采用R152a和R1232分别收集缸套循环水和烟气2种余热,在相同条件下,吸收单位热量所产生的?损最低,分别为0.156和0.154 k W,且换热后产生的温升最高。研究结果可为联合收割机余热即时干燥粮食提供参考。 焦有宙 田超超 贺超 李刚 张全国关键词:内燃机 余热回收 有机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