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 作品数:68 被引量:220H指数:9
- 相关作者:陈少刚冯广友吴德清林丽艳郑桂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 2013年
- 乳腺癌是一种容易发生器官转移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转移器官微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形成乳腺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乳腺癌细胞以及靶点组织所表达的一些细胞因子,使乳腺癌细胞扩散到转移灶器官并形成转移瘤成为可能。本文就乳腺癌转移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胞外基底膜结构改变、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行为变化以及转移所需微环境等作一综述。
- 黄振强宫瑾郑意宋婷婷顾巍
-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机制
- 三七总皂甙对兔急性肾衰早期肾功能和结构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探讨三七总皂甙对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初发期的保护作用。实验兔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6)、ARF对照组(n=10)和三七组(n=10),观察注射甘油后第24小时免肾功能和肾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三七组家兔存活率明显提高,其肾功能指标得到显著改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也减轻。上述结果提示,三七总皂甙对甘油所致兔ARF早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郑鸿翱陈少如尹俊
- 关键词:三七皂甙肾功能衰竭甘油
- 蛋白酶激活受体2介导肥大细胞IL-4分泌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2,PAR-2)的激活对肥大细胞P815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肥大细胞培养后用PAR-2激动肽,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结合PAR-2拮抗肽激发肥大细胞,收集上清并用ELISA方法检测组胺、IL-4和IL-6的水平。结果:PAR-2激动肽、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肥大细胞P815分泌IL-4。PAR-2拮抗肽能阻断胰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细胞IL-4分泌(P<0.05)。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以及PAR-2激动肽对肥大细胞IL-6的分泌和组胺释放无明显影响。弹性蛋白酶对肥大细胞IL-4、IL-6分泌及组胺释放功能无影响。结论:PAR-2的激活介导肥大细胞P815分泌IL-4;胰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刺激肥大细胞IL-4分泌的发现为肥大细胞激活的自我放大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张慧云林青林丽艳何韶衡
- 关键词:肥大细胞PAR-2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IL-4
- 海马脑片CA1中间神经元α7尼古丁受体亚型的功能研究
- 2009年
- 目的利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研究α7尼古丁受体亚型的功能特点。方法实验在急性制备的海马脑片CA1中间神经元上进行;α7尼古丁受体亚型可被局部高压微量喷射的高浓度的胆碱特异性激活,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用于判断神经元类型并记录膜电流变化。结果中间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发放频率较均匀,基本无适应性;其膜上的α7尼古丁受体亚型可被胆碱特异性激活,产生强大的持续时间短暂的内向离子流,该离子流可被MLA(一种α7尼古丁受体亚型的抑制剂)完全阻断。结论采用药理学和膜片钳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对α7尼古丁受体亚型的功能特点进行有效研究。
- 沈建新王海燕
- 关键词:尼古丁受体中间神经元海马脑片
- HSP70-肿瘤肽的纯化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被引量:18
- 2003年
- 目的 :探索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 肿瘤肽分离、纯化方法 ,并观察其抗肿瘤免疫保护效应。方法 :采用低渗匀浆、超速离心、ConA Sepharose亲和层析、ADP Agarose亲和层析和DEAE离子交换的亲和层析 ,从热处理的小鼠肝癌 (HCaF)细胞中分离、纯化HSP70 肿瘤肽 ,并通过主动免疫保护试验观察其抗肿瘤免疫效应。结果 :蛋白得率为每g湿重瘤细胞可纯化 5 0~ 10 0 μgHSP70 肿瘤肽 ;经SDS PAGE和Westernblot检测 ,纯化的HSP70 肿瘤肽具有很高的纯度和特异性 ;HSP70 肿瘤肽主动免疫的小鼠可抵抗HCaF细胞的攻击 ,存活率达 75 %。结论 :采用低压亲和层析可获得高纯度的HSP70 肿瘤肽 ,且可诱导明显的抗肿瘤免疫保护效应。
- 陈代雄苏艳蓉邵根泽
- 关键词:蛋白质纯化主动免疫
- 冷冻保存的雪旺细胞对损伤后坐骨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英文)
- 2004年
- 目的:比较原代培养雪旺细胞(Schwanncells,SCs)和冷冻保存的SCs移植对损伤后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和液氮保存的SCs分别移植到桥接缺损坐骨神经的硅胶管内。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硅胶管远端神经干内注射HRP,逆行追踪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前角的标记神经元数量;测量再生神经纤维的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结果:原代培养和冷冻保存SCs在移植后不同时间其背根神经节(术后6周:3967.41±305.91与3890.55±315.63,t=0.55,P>0.05;术后8周:4029.33±313.80与4184.90±305.75,t=1.11,P>0.05)和脊髓前角神经元HRP标记细胞数量(术后6周:404.87±40.05与429.77±43.40,t=1.33,P>0.05;术后8周:474.49±42.74与470.99±38.82,t=0.19,P>0.05)、再生神经纤维的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m/s)基本一致(术后6周:32.28±1.96与32.05±2.31,t=0.24,P>0.05;术后8周:43.60±1.88与43.84±2.19,t=0.26,P>0.05;术后12周:43.78±1.71与43.83±1.75,t=0.06,P>0.05),再生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未见明显差别。结论:冷冻保存的SCs仍具有促进损伤后周围神经再生的能力。
- 常晓兰冯广友
- 关键词:冷冻保存雪旺细胞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再生
- 血液稀释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1997年
- Wister大鼠77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血稀组。对照组和血稀组动物阻断肝门血流1小时,恢复血流后与正常组在同等条件下饲养观察。分别在肝缺血1小时、再灌注1天、和2天时,活杀存活大鼠,进行GPT、血清与肝组织MDA测定;肝组织切片,光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肝细胞印片,显微分光光度计作细胞核DN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血稀组动物各时段死亡数、GPT升高程度、肝组织细胞损伤程度、血清与肝组织MDA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核DNA定量为4C与8C的细胞数比对照组增多,提示血液稀释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可能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逆转。
- 林悦理黎妙娟陈晴晖郑鸿翱陈韩秋林昆陈少如
- 关键词:血液稀释再灌注肝缺血
- 神经生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被引量:1
- 2023年
- 神经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其知识体系发展和更新迅速,具有国际前沿性。该课程在生物学及医学相关专业中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神经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科研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夯实基础。然而,在实践教学中,神经生物学存在课程内容混杂、缺乏合适的教材、实验课的缺失、学生难以平衡教学和科研等问题。文章结合目前神经生物学课程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本科生神经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思考,旨在促进神经生物学课程的发展。
- 卢癸凤黄桂敏曾小雪耿飞
-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英文教学线上教学
- IL-12刺激肥大细胞IL-13分泌与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检测IL-12对肥大细胞介质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小鼠肥大细胞P815培养后,用不同浓度IL-12激发后收集细胞和上清,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组胺、IL-6和IL-13的分泌量,P815细胞用细胞激发信号ELISA(CASE)方法检测信号转导通路蛋白ERK和P38磷酸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IL-12(0、1.0、10.0和100.0μg·L-1)激发后,P815细胞IL-13分泌量较基础分泌量均增加,并且随IL-12浓度增加而增加;而P815细胞IL-6和组胺释放量与基础分泌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ER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U0126预处理的经不同浓度IL-12激发P815细胞后,细胞内ERK磷酸化百分比较未加抑制剂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P815细胞IL-13分泌量较未加抑制剂组亦显著降低(P<0.05)。P38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的不同浓度IL-12激发P815细胞后,细胞内P38磷酸化百分比与未加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且P815细胞IL-13分泌量与未加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IL-12刺激肥大细胞P815分泌IL-13可能是通过激活ERK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 张慧云王顺兰林丽艳林青贝宁何韶衡
- 关键词:肥大细胞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3信号转导
- 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及其研究进展
- 2014年
- 胰腺腺泡细胞在受到兴奋剂刺激后胞内可出现典型的规律性钙振荡。乙酰胆碱(ACh)和缩胆囊素(CCK)是胰腺腺泡细胞的生理兴奋剂,也是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兴奋剂。不同兴奋剂引起的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各有特点,这可能与它们产生的机制不同有关。这种规律性钙振荡参与腺泡细胞的多种生理学功能,研究胞内钙振荡的产生机制和调控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意义。该文主要综述ACh和CCK引起的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的特点、研究方法、产生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 麻晓静沈建新秦达念王海燕
- 关键词: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乙酰胆碱缩胆囊素共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