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芒属植物研究所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彭思佳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1篇形态性状
  • 1篇性状
  • 1篇诱导率
  • 1篇杂交
  • 1篇同基因
  • 1篇自然杂交
  • 1篇外植体
  • 1篇外植体褐化
  • 1篇五节芒
  • 1篇茎秆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型
  • 1篇基因序列
  • 1篇褐化
  • 1篇分化率
  • 1篇表型
  • 1篇表型性状
  • 1篇不同基因型

机构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作者

  • 3篇肖亮
  • 3篇易自力
  • 3篇蒋建雄
  • 2篇陈智勇
  • 2篇刘清波
  • 2篇彭思佳
  • 1篇艾辛
  • 1篇覃静萍
  • 1篇丁力
  • 1篇朱明东

传媒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基因型南荻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差异被引量:1
2015年
以8种基因型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幼穗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并对其茎秆成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南荻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均存在显著差异,A4和A6均最高:诱导率分别为97.5%和94.2%、分化率分别为91.8%和83.3%。对南荻诱导率和分化率与茎秆成份进行回归分析显示: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均与茎秆中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105℃含水量存在显著相关性,此外,分化率还与45℃总含水量有显著相关性。
彭思佳肖亮刘清波易自力蒋建雄
关键词: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
基于形态性状及Adh1基因序列的芒与五节芒自然杂交现象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本研究通过对13份芒与五节芒17个形态性状及Adh1基因序列的分析,探讨了芒与五节芒的自然杂交现象。形态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疑似杂交种AD431与五节芒类群(AA335和AD625)聚为一类,疑似杂交种AA343、AD431、AD628、AD607、AD633和AD606与芒类群(AD623、AD512、AD620、AD619和AD627)聚为一类。Adh1基因序列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五节芒和芒的材料分别聚成2个明显分开的分支,所有的疑似杂交种中均检测到2种Adh1基因单倍型的存在,其中1个单倍型在系统树中与芒聚为一类,另1个单倍型与五节芒聚为一类。本研究的结果确证了AD431、AD431、AD628、AD607、AD633和AD606这6个疑似杂交种的真实性,证实了芒与五节芒种间确实存在自然杂交现象,为进一步阐明芒和五节芒的系统进化与亲缘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朱明东蒋建雄肖亮艾辛覃静萍陈智勇易自力
关键词:五节芒表型性状自然杂交
抗褐化剂对荻外植体褐化和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以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幼穗和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材料探讨抗褐化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抗坏血酸(Vc)、柠檬酸(CA)对外植体和愈伤组织抗褐化作用,以及愈伤诱导率及愈伤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抗褐化剂都能抑制外植体和愈伤组织褐化,并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添加0.2g/L PVP时荻外植体的褐变程度最低,0.2g/L CA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91.1%,向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添加0.2g/L的Vc愈伤组织重量增加倍数最高,为21.38倍,且愈伤组织褐化率低为25.8%。
彭思佳丁力刘清波陈智勇肖亮易自力蒋建雄
关键词:褐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