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2,385 被引量:8,914H指数:29
相关作者:宋华王鉴吴红军曲广淼韩洪晶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29篇期刊文章
  • 13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908篇化学工程
  • 630篇理学
  • 469篇石油与天然气...
  • 24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4篇一般工业技术
  • 91篇文化科学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6篇机械工程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篇电气工程
  • 11篇医药卫生
  • 10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建筑科学
  • 9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7篇电子电信
  • 6篇经济管理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65篇催化
  • 342篇催化剂
  • 208篇丙烯
  • 170篇分子
  • 137篇聚丙烯
  • 125篇乙烯
  • 123篇改性
  • 114篇表面活性
  • 109篇加氢
  • 105篇油田
  • 103篇活性剂
  • 102篇表面活性剂
  • 89篇丙烯酰胺
  • 88篇纳米
  • 86篇离子
  • 81篇金属
  • 76篇光催化
  • 64篇聚丙烯酰胺
  • 64篇降解
  • 63篇污水

机构

  • 2,363篇东北石油大学
  • 25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41篇中国石油
  • 91篇大庆石化公司
  • 40篇大庆师范学院
  • 39篇哈尔滨工业大...
  • 31篇大庆化工研究...
  • 25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大庆油田有限...
  • 22篇牡丹江医学院
  • 2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6篇中国石油大庆...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1篇吉林大学
  • 11篇温州师范学院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南京工业大学
  • 9篇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

  • 211篇宋华
  • 190篇丁伟
  • 188篇王鉴
  • 180篇王宝辉
  • 161篇王俊
  • 133篇李翠勤
  • 116篇曲广淼
  • 113篇于涛
  • 105篇董群
  • 84篇赵晓非
  • 81篇陈颖
  • 76篇李杰
  • 74篇李锋
  • 74篇陈彦广
  • 69篇刘淑芝
  • 68篇张荣明
  • 62篇荆国林
  • 60篇牛瑞霞
  • 59篇吴红军
  • 59篇韩洪晶

传媒

  • 174篇化工科技
  • 141篇化学工程师
  • 132篇化工进展
  • 96篇大庆石油学院...
  • 62篇石油学报(石...
  • 56篇能源化工
  • 53篇化学工业与工...
  • 46篇当代化工
  • 43篇精细石油化工...
  • 41篇高分子材料科...
  • 39篇现代化工
  • 37篇工业催化
  • 35篇应用化学
  • 33篇化学通报
  • 31篇油气田地面工...
  • 31篇化学与生物工...
  • 30篇硅酸盐通报
  • 29篇燃料化学学报
  • 28篇应用化工
  • 26篇化工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78篇2023
  • 76篇2022
  • 68篇2021
  • 80篇2020
  • 75篇2019
  • 70篇2018
  • 108篇2017
  • 154篇2016
  • 146篇2015
  • 129篇2014
  • 150篇2013
  • 138篇2012
  • 157篇2011
  • 197篇2010
  • 164篇2009
  • 147篇2008
  • 125篇2007
  • 113篇2006
  • 89篇2005
2,3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顺丁烯二酸酐的配比对接枝聚丙烯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2016年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和顺丁烯二酸酐(MAH)作为单体,通过熔融挤出制备长支链结构的聚丙烯。主要研究了单体配比对改性聚丙烯(PP)的熔体流动速率、熔体强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改性产物的凝胶含量、流变性能和相对接枝率,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示差扫描量热仪等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双单体接枝改性PP的熔体强度有所提高,当HDDA和MAH的质量比为1∶0.50时,改性PP的熔体强度为44.4kPa·s,是纯PP的2倍左右,其力学性能和剪切流变性能有所改善。
王鉴崔东玲孟庆明祝宝东张健伟
关键词:聚丙烯熔体强度长链支化流变学
N,N,N-三乙基-2-羟基-3-月桂酰氧基丙基氯化铵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以月桂酸、环氧氯丙烷和三乙胺为主要原料,经酯化、季铵化合成了N,N,N-三乙基-2-羟基-3-月桂酰氧基丙基氯化铵(CELA),对CELA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条件:n(月桂酸)/n(环氧氯丙烷)=1.0∶1.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h,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C)为催化剂,3-氯-2-羟基-月桂酸丙酯的收率达到98.7%;季铵化反应条件:n(中间体)/n(三乙胺)=1.0∶1.8,反应温度为80℃,以异丙醇作溶剂,反应时间为25h,得到粗产品经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提纯后活性物的质量分数可达到95.0%以上,对所得产品进行红外表征及性能测试。25℃时其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21mmol/L,CELA的表面张力为33.27mN/m,CELA质量浓度为20g/L时对高岭土防膨率达到80%,40mg/L时对A3碳钢的缓蚀率可达到87.5%。
张荣明张振宇马冬晖郝玉兰任洪凯
关键词:缓蚀
一种磺酸盐三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以三溴新戊醇、十二胺和1,3-丙磺酸内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磺酸盐型三聚表面活性剂(3C_(12)TriS),并利用^(1)H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通过铂金板法和稳态荧光探针法研究了3C_(12)TriS表面活性,采用分水时间法和振荡法测定了3C_(12)TriS的乳化性能和泡沫性能。结果表明,3C_(12)TriS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CMC、γ_(CNC)、Γ_(max)、A_(min)分别为0.0997 mmol/L、27.51 mN/m、1.14 mol/m^(2)、1.46 nm^(2)。计算结果表明,3C_(12)TriS的胶束化和吸附过程均能自发进行,且分子更易吸附在气液界面。3C_(12)TriS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具有更好的乳化性能和泡沫性能。
肖美良子丁伟
关键词:表面活性热力学乳化性能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被引量:6
2007年
研究水溶液中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钠(AANa)在新型氧化还原剂体系引发下,共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PAM)的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聚合反应在引发温度30℃时最佳工艺条件:单体质量分数45%;pH值9.5;氧化剂用量100 mg/L;还原剂用量200 mg/L;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单体配比1∶3.该条件下制得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2.2×107;固含量89.0%;水解度25.7%;过滤比1.32.
吴艳波刘广舜张宝军
关键词: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合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胶状杂质的形成原因被引量:5
2011年
在聚丙烯酰胺(PAM)配制现场发现过滤器滤袋内存在大量黑色和黄色且有刺鼻腐臭气味的胶状条形物;这类杂质造成过滤装置严重堵塞和设备腐蚀.鉴于此,从细菌和无机离子含量两方面着手分析了聚丙烯酰胺胶状条形杂质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细菌和金属离子Fe3+含量的增加,PAM的侧酰胺基降解成羧基;而含大量金属离子的PAM溶液经缠结交联形成条形物.与此同时,PAM经生物降解产生NH3,硫酸盐还原菌(SRB)利用细胞膜内产生的氢将硫酸盐还原为H2S,从而产生腐臭气味.
关淑霞邰永娜于海南宋春红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
低初黏可控聚合物凝胶在油藏深部优势渗流通道的封堵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3
2020年
聚合物凝胶调剖技术可以有效治理水驱油层水流优势渗流通道并提高采收率。通过建立凝胶调剖剂在非均质渗透层间渗流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凝胶调剖剂的黏度对优势渗流通道封堵的作用效果;研发了低初始黏度、具有pH值响应、成胶强度和交联时间可控的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铬凝胶体系。在10 m长岩心和3管并联岩心进行封堵模拟实验,测试了聚合物凝胶体系剪切后的自修复黏度等流变学参数,研究了分流率、注入压力以及凝胶封堵的微观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凝胶体系的低初始黏度是优先封堵地层深部高渗透层优势渗流通道、扩大波及体积的关键参数,聚合物凝胶体系的初始黏度低于10 mPa·s、延迟交联时间控制在30 d以上。长岩心封堵后水驱各段压力梯度比注入聚合物后续水驱时提高了6.55倍;经扫描电镜微观测试发现在岩心不同位置孔隙中存在明显的膜状凝胶;在并联岩心中,当低初黏可控聚合物凝胶进入水窜流的高渗层封堵后,注入水高渗层分流率由72.7%降低为0.7%。大庆油田1井组(6注12采)深部调剖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注水压力从7.8 MPa上升到9.8 MPa;8口连通油井日产液量下降16.2%,阶段累积增油563 t。低初黏可控聚合物凝胶对油藏深部优势渗流通道实现了有效封堵。
程杰成周泉周万富王庆国施伟光
关键词:延迟交联聚合物凝胶封堵
绿色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性能评价被引量:12
2006年
采用马来酸酐与氨水进行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天冬氨酸,利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的收率能达到90%以上,对Ca2+、HCO3-质量浓度分别为300 mg/L(均以CaCO3计)的水样阻垢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且有很好的溶限效应。
荆国林赵海王晓玉
关键词:聚天冬氨酸马来酸酐阻垢剂生物降解
荧光法测定油田采出水中示踪剂的含量被引量:4
2009年
对示踪剂荧光素性质进行考察,通过对待测水样用KOH调节pH至8,利用荧光法测定油田采出水中示踪剂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且灵敏度高,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167%以内,加标回收率为96.73%~104.00%。
吴红军王丽艳王宝辉刘刚于家涛王德蛟
关键词:示踪剂荧光素荧光法油田采出水
钨含量对固体超强酸催化剂Pd-SO42-/ZrO2-WO3异构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研究Pd-SO42-/ZrO2-WO3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以正戊烷异构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钨(W)含量对催化剂异构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FT-IR、H2-TPR、比表面积测定(BET)、热重-差热分析(TG-DTA)和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了WO3含量对催化剂酸性、比表面积、氧化还原能力以及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O3的质量分数为13%焙烧温度为600℃时,Pd-SO42-/ZrO2-W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好。在反应温度260℃,压力2.0 MPa,质量空速1.0 h-1,氢油比为4.0时,异物烷产率为40.1%。在80 h内异戊烷收率可稳定在38%左右,选择性在95.3%以上。
宋华张旭梁宝兴
关键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异构化
温和条件下碱土金属硅酸盐的结晶与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1年
以硅酸钠和碱土金属离子(Ca^(2+),Mg^(2+))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水热合成了硅酸钙和硅酸镁晶体。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n(Ca^(2+))∶n(SiO_(3)^(2-))、n(Mg^(2+))∶n(SiO_(3)^(2-))、w(Ca^(2+))、w(Mg^(2+))和ρ(聚丙烯酰胺)对硅酸盐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压条件下,50~80℃,硅酸钙和硅酸镁都能够形成结晶体,但结晶不完全;Mg^(2+)对硅酸钙结晶具有抑制作用;Ca^(2+)与Mg^(2+)同时存在时,优先生成硅酸钙;聚丙烯酰胺对硅酸镁和硅酸钙的结晶都具有抑制作用。
于学聪郭红光王庆国赵昌明周万福张琦施伟光
关键词:硅酸镁硅酸钙聚丙烯酰胺
共2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