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作品数:197 被引量:2,650H指数:27
相关作者:李勤志张董敏范俊楠梁玲纪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2篇经济管理
  • 15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63篇农业
  • 36篇农户
  • 18篇意愿
  • 16篇实证
  • 14篇影响因素
  • 14篇农民
  • 13篇农产
  • 13篇农产品
  • 12篇生态
  • 10篇中国农业
  • 10篇农村
  • 10篇农业保险
  • 10篇劳动力
  • 10篇保险
  • 8篇低碳
  • 8篇生产率
  • 8篇蔬菜
  • 7篇全要素生产率
  • 7篇劳动力转移
  • 7篇感知

机构

  • 197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湖北工业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池州学院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麦吉尔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作者

  • 17篇李谷成
  • 15篇齐振宏
  • 15篇张俊飚
  • 11篇王雅鹏
  • 7篇李欣蕊
  • 7篇黄宁阳
  • 6篇田云
  • 6篇刘灵芝
  • 6篇项朝阳
  • 6篇唐素云
  • 5篇何可
  • 5篇李崇光
  • 4篇张董敏
  • 4篇冯中朝
  • 3篇吴贤荣
  • 3篇童庆蒙
  • 3篇李艳军
  • 3篇罗丽娜
  • 3篇陶建平
  • 3篇马强

传媒

  • 47篇华中农业大学...
  • 27篇农业现代化研...
  • 20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湖南农业科学
  • 5篇科技管理研究
  • 5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村经济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价格理论与实...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经济地理
  • 3篇世界农业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中国流通经济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6篇2023
  • 7篇2022
  • 20篇2021
  • 14篇2020
  • 15篇2019
  • 22篇2018
  • 22篇2017
  • 24篇2016
  • 26篇2015
  • 19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1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2021年
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推动小农户生产迈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湖北省和河南省783份微观调研数据,借助加权频数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户农药减量化技术的选择偏好,以及社会化服务对农药减量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农药减量技术的选择偏好以生物农药技术和轮换使用农药品种技术为主,而无人机打药技术则相对被忽视。参与社会化服务显著促进了农户的农药减量行为,表现为参与社会化服务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药减量程度提高11.09%。研究进一步发现,年龄较大、耕地面积较小、土地细碎化程度较小的农户参与社会化服务,带来的农药减量效果更为显著。
闫阿倩罗小锋黄炎忠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农药减量
治理情景感知与养殖户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研究——一个经验依赖的视角被引量:2
2021年
通过构建基于经验决策理论的养殖户环境治理参与决策分析框架,系统研究不同环境治理模式下规模养殖户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形成机制及其路径差异。首先在经验依赖视角下,构建了养殖户环境治理参与决策机制的路径框架,并根据不同治理情景感知差异提出研究假说;然后基于2017年湖北省生猪规模养殖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PSM方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拥有生猪粪便资源化处理经验会显著提升规模养殖户的环境治理参与意愿;在强制性环境治理情景中,由于政府管理感知与资源化经验在养殖户参与决策中存在替代效应,弱政府管理感知会进一步增强资源化经验对其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而在诱致性环境治理情景中,由于社会互动感知与资源化经验具有协同效应,强社会互动感知会进一步增强资源化经验对规模养殖户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由此为农村"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环境治理模式与"自下而上"的诱致性环境治理模式的协调提供了可能思路。
畅华仪何可张俊飚
关键词:环境治理规模养殖户政府管理社会互动
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的长期性分析
2015年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从人口、经济和制度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是一个长期过程的原因。从人口方面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总量大、劳动参与率高以及经济活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大,任务艰巨。从经济方面看,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降低以及三次产业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也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具有长期性。从制度方面看,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延缓了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进程。
黄宁阳马强陈武霞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基于转基因技术视角的低碳农业发展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我国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粗放式的高碳农业发展模式。高碳农业引发的气候变化危机对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而转基因技术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人类应对农业一系列危机与挑战的能力。本文研究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发展低碳农业的背景、特点及其必要性,从转基因技术视角分析了其在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资源约束、环境污染、拓展农业碳汇功能等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功能与特点,并对我国加快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低碳农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齐振宏李雅坤周慧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低碳农业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与实现途径——基于经济学的视角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在经济增长核算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内,从经济增长的源泉--要素投入增加和生产率提高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农业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探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实现途径,即传统生产要素的节约使用,环境的友好性,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和制度创新因素所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范丽霞李谷成唐海燕
关键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要素生产率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
2004—2012年中国粮食增产中的投入贡献
2015年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估计2004—2012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总产量增长中种粮投入因素的影响及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率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生产中,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均远大于物质服务投入强度,劳动力成本强度的影响则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2004-2012年,尽管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产量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逐渐下降,种粮投入对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增产率变化的贡献均在80%左右,播种面积减少是粮食增产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稻谷产量增长率变化中播种面积的贡献比重逐步加大,小麦增产率变化中播种面积的贡献比重则显著下降,而玉米的投入贡献比重变化不明显。促进我国粮食增产,稳定和扩大播种面积是基础,保护耕地是关键,应针对不同作物制定科学合理的粮食生产投入政策与机制。
李兆亮罗小锋邹金浪薛龙飞
关键词:粮食生产贡献率生产函数
湖北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动的实证研究——基于LMDI分解法被引量:4
2016年
从耕地利用效应视角,将LMDI分解法引入粮食生产时空变动的研究,构建粮食产量变动分解模型,从时空二维角度分别对1994—2012年湖北省17个地州市粮食生产的耕地规模效应、广度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时间维度上,湖北粮食产量变动的耕地利用效应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强度效应和广度效应,种植结构具有显著的减量效应,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具有增量效应,而耕地规模具有双向驱动效应;空间维度上,影响各区粮食产量变动的主导因素不尽相同,黄石、荆州等地为规模效应主导区,恩施为广度效应主导区,武汉、宜昌、襄阳等地为结构效应主导区,仙桃、神农架等地为强度效应主导区。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合理控制耕地规模、推动技术进步及施行差别化管理等政策建议。
吕明范俊楠王雅鹏
关键词:粮食生产LMDI分解法
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8
2016年
以湖北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为依据,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分析框架,借助Bootstrap自抽样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影响农户对劳动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社会影响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在农村社会网络中,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在劳动节约型技术推广过程中的示范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纳条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农户对劳动节约型技术的采纳意愿,还能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农户的采纳意愿。
吴丽丽李谷成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结构方程模型采纳意愿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其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0
2016年
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30个省(市、区)1998-2011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核算,并基于此以累积农业相对全要素生产率为指标,利用核密度和条件密度估计方法,系统考察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非均衡性空间特征比较明显。基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的差异可将30个省(市、区)划分为"高速组""快速组""慢速组"与"零速组"四类地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并且增长分布形状以"单峰"分布为主,但"双峰"分布趋势开始显现。其中,东部地区出现"三极"分化现象;中部地区逐渐由"单峰"分布变成"双峰"分布;西部地区则有"两极"分化的可能。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布具有很强的内部流动性,并表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从三大区域来看,中部地区农业TFP增长分布表现出流动性的同时呈"多峰"分布,而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并未出现"多极"分化。
尹朝静李谷成贺亚亚
关键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进条件密度
种植大户专业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效应研究——基于长江中游502户种植大户的调查数据被引量:6
2019年
聚焦于种植大户这一微观主体,利用长江中游地区502户种植大户的调查数据,分析种植大户专业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专业化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种植大户的专业化指数均值为81.04%,调研地区种植大户的专业化水平较高,种植作物种类较少;(2)种植大户专业化水平受到户主年龄、加入合作社以及所在村至县城距离的正向影响,并受到党员身份、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耕地规模以及复种指数的负向影响;(3)种植大户的专业化程度越高,亩均利润越低,但提升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弱化劳动力投入对亩均生产利润的负向作用。因此,在当前农村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下,政府不应一味倡导大户向专业化转型发展,而是首先要引导农业专业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在提高区域产业化水平的条件下鼓励农户专业化发展。
黄炜虹齐振宏杨彩艳
关键词:种植大户影响因素经济效应长江中游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