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历史学系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人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关于蒙元时期的札撒兀勒(Jasavul)
- 2022年
- 札撒兀勒“Jasavul”为蒙元时期的一个官职名称。该词频繁出现在蒙元时期的蒙古文史料和波斯文史料中。学界至今尚未充分理解和解释该词的词义及其职能。文章根据蒙元时期蒙古文史料和波斯文史料记载,通过对承担该职务人员的活动和他们所负责的具体任务等的分析,初步解释和归纳了该职务的特点和职责。
- 朝克图
- 铁勒族名再考——兼谈高车与康里及相关部名被引量:3
- 2018年
- 经研究,汉文史籍所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和铁勒等是同一族名的不同写法。高车即康里。康里,是突厥语qaηl?的音译。qaηl?词义为大型货车、战车。高车,应是qaηl?之称的意译。铁勒即高车,所以铁勒之称的含义,应该与车辆有关。通过本文的分析认为,铁勒之称应来源于古突厥—蒙古语词汇tegrek。tegrek词根为动词tegir,即圆圈、轮转之义。蒙古语terge(车)一词应由tegrek演变而来。狄历、丁零、敕勒等名称应音译自tegrek,铁勒可能是音译自tegrek的变异形式terge一词。
- 包文胜
- 关键词:高车康里铁勒
- 五原地区教育的早期近代化研究
- 2024年
- 五原县为塞外重镇,20世纪初期在五原旧城设县统领后套全境,不仅是河套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地,也是绥远教育近代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本文以五原县的教育近代化程度及存在的问题等为切入点,总结该地教育近代化的成效与意义。
- 苏日娅
- 关键词:教育近代化
- 《西域地名考录》蒙古地名考误被引量:1
- 2017年
- 《西域地名考录》一书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系统、完整而且全面地考释西域历史地名的工具书。(1)此书收录地名共6500余条(其中有重复的条目)、90余万言,全部词条、字数均比冯承钧先生1930年编著的《西域地名》710条(陆峻岭增订本增加到920条)(2)多出六倍以上。此书无论从所收地名词条的数量还是涉及的地理范围方面,远远超出了前者,而且大量增加了蒙元史及清代蒙古史上著名的一些蒙古地名条目。不过,
- 希都日古
- 关键词:《元史》蒙古学
- 关于马可古儿吉思可汗时期明朝与蒙古的关系被引量:2
- 2021年
- 北元蒙古大汗兀客克图可汗马可古儿吉思是太松可汗脱脱不花之幼子。马可古儿吉思可汗在位12年,应是北元蒙古大汗中唯一信仰景教的可汗。马可古儿吉思可汗统治时期,哈剌慎部出身的实力派人物孛来太师专权。君臣二人主政下,北元与明朝的朝贡关系维持了十余年。尽管这一时期明朝与北元之间发生了纠纷乃至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双方和平贸易关系的大局并未发生大的逆转。在这一点上,马可古儿吉思可汗与孛来太师的所作所为值得肯定,对于维护这一时期北部边疆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 希都日古
- 关键词:明朝
- 对阿里不哥与忽必烈汗位正统问题的小考被引量:2
- 2013年
- 蒙古史研究学界,对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及汗位之争中几场战争的经过、以及汗位之争的性质和对蒙元帝国带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丰富的研究。①但就阿里不哥与忽必烈汗位正统的问题,学者各抒己见,还没有得到统一。本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蒙古古老的忽里勒台制度②、传国玉玺的传承、以及蒙古诸王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汗位之战中的倾向等问题入手,考证一下阿里不哥与忽必烈汗位的正统问题。
- 傲日格勒
- 关键词:忽必烈
- 唐代漠北铁勒诸部居地考被引量:6
- 2013年
- 对于唐代漠北铁勒诸部居地学界分歧较大,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史料匮乏和对切入点的看法不同。对汉籍史料进行详细辨别,从而对漠北铁勒诸部居地作较为系统的考察。铁勒诸部是游牧部落,其居地不像中原定居民族那样有较稳定的界限。所以,考证铁勒诸部居地时不能把某个部落始终不变地定位于某地,也不能在过于狭小的空间里进行考虑。考证铁勒诸部居地只能围绕某个地理坐标指出其大致活动范围,而不能具体明确地指出其界限。
- 包文胜
- 关键词:唐代
- 9-14世纪北方草原地区基督教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基督教于635年传入中国。唐朝后期,受会昌灭佛的影响,它在中原的影响日渐衰微,但却在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部落中得以传播,并一直延续到元代。本文试图从考古和文献两方面的内容着手,对9-14世纪基督教在北方草原地带的发展进行梳理,从而勾勒出基督教在这一区域发展的概况。
- 李荣辉袁刚
- 关键词:基督教北方草原中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