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系

作品数:17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晓雷曾伟张亚军黄玉兰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理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荧光
  • 4篇荧光性
  • 4篇荧光性质
  • 4篇金属
  • 4篇光性质
  • 3篇配合物
  • 3篇配位
  • 2篇英文
  • 2篇配体
  • 2篇配位聚合
  • 2篇配位聚合物
  • 2篇热重
  • 2篇热重分析
  • 2篇金属掺杂
  • 2篇金属锰
  • 2篇化学合成
  • 2篇活性
  • 2篇掺杂
  • 2篇催化
  • 1篇电活动

机构

  • 17篇西南交通大学
  • 7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民用航空...
  • 2篇大理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民航总局

作者

  • 7篇王尧宇
  • 5篇周先礼
  • 5篇王萃娟
  • 3篇黄帅
  • 3篇佘金华
  • 3篇曾伟
  • 2篇刘晓雷
  • 2篇张秉君
  • 2篇陆群
  • 2篇邱光美
  • 2篇张亚军
  • 2篇单连海
  • 2篇蒋亚
  • 1篇徐敏
  • 1篇孟涛
  • 1篇张志斌
  • 1篇王友松
  • 1篇蔡正洪
  • 1篇任平弟
  • 1篇姜芳

传媒

  • 8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中国药物化学...
  • 2篇广州化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世界农业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三唑配体的金属锰(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质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在不同反应条件下,采用三唑衍生物作为配体与乙酸锰和硝酸锌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三维结构的配位化合物{Mn(pytyba)(H2O)3]·2H2O}n(1)和{[Zn(pytyba)(H2O)3]·4H2O}n(2),并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荧光性、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构分析表明1和2有许多共同特征:两个聚合物的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Mn2+和Zn2+均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配位结构,具有相似的热稳定性、荧光性以及相近的孔隙率。配体中的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然后又通过O-H…N、O-H…O氢键作用和π…π芳香堆积形成超分子结构。此外,通过测定化合物抗氧化活性(SOD)的经典方法-Marklund法对配合物1和2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刘晓雷王萃娟毛凯力张亚军周先礼黄帅单连海王尧宇
关键词:氢键作用4-三唑热重分析荧光性质
一种用于选择性检测苯乙烯的Zn⁃MOFs发光传感器被引量:4
2020年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金属有机框架(MOF){[Zn2(tyia)2(H2O)2]·H2O}n(1),其中H2tyia为5-(1H-1,2,4-三唑-1-基)间苯二甲酸。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固体荧光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1进行表征,研究了其与有机小分子相互作用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其能够对低浓度苯乙烯迅速做出反应,最低识别浓度为1.06 mmol·L^-1。此外,还对其传感机制进行了研究。
朱子馨王萃娟刘成肖玉美罗丹刘冬宁王尧宇
关键词:苯乙烯
由吡嗪衍生配体构筑的金属Cd(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采用吡嗪衍生物作为配体与不同的金属镉盐反应,合成了2个新颖的配位化合物[Cd(L)2]n(1)和[Cd2(L)2(CH3COO)2(H2O)2](2)(HL=4-((3-(pyrazin-2-yl)-1H-pyrazol-1-yl)methyl)benzoic acid),并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荧光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构分析表明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金属Cd髤采用三角双锥构型,最后形成2D三明治结构;而2是双核结构,其中羧酸基团采用双齿螯合与金属配位。1与2的结构差异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羧酸配位模式的不同以及阴离子的协同效应。此外,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王萃娟毛凯力代海玉刘晓雷孟涛张志斌周先礼王尧宇
关键词:吡嗪衍生物荧光性质
2,2'-联苯二羧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被引量:4
2018年
基于配体2,2'-联苯二羧酸(H_2oba),以水热法合成出双核簇状配位化合物[Zn_2(oba)_2·2H_2O]_n,并通过单晶X衍射分析、元素分析、荧光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配合物的晶胞单元中包含2个独立的锌离子、2个H2oba配体和两个水分子。在配位键的作用下,配合物具有无限循环的一维链状结构,再通过氢键的作用最终形成二维空间结构。此外,还对该化合物做了抗氧化活性(SOD)的研究,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配合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IC_(50)(半数抑制浓度)值为25.0 mg/L,是一种良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拟物。
张连生唐豫媛王萃娟熊霄阳李泽贤陈志斌
关键词:荧光性质热重分析抗氧化活性
翻转课堂模式下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改革被引量:13
2017年
为了适应药物化学教学内容的快速发展,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药物化学教学后,对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案,包括教学单元视频时间、药物化学主题课堂讨论组织、课后作业和学业评价等教学效果诸环节进行了教学探索和改革,并简要分析了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通过课内讨论和翻转课堂的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以及大药学背景下的制药相关人才的培养。
陆群单连海方维臻
关键词:药物化学课程改革
含有微孔结构的吡啶二羧酸金属锰配位聚合物(英文)
2010年
0 Introduction The realm of crystal engineering has provided a sound junction between aesthetics of crystalline architectures[1-2]and their potential functions[3-4],of which 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is to successfully
王萃娟周先礼任平弟蔡正洪张秉君王尧宇
关键词:晶体工程配位聚合物微孔结构
Co2+/Cd2+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质(英文)
2019年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基于配体(Hpypymba=4-((3-(吡嗪-2-基)-1H-吡唑-1-基)甲基)苯甲酸)和过渡金属离子(Co(Ⅱ)、Cd(Ⅱ))合成同构金属掺杂材料[CoxCd1-x(pypymba)2]n(0≤x≤1)(配合物1~5),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紫外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将得到的MOFs作为催化剂载体负载Ag离子进行4-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研究表明含Co^2+的化合物1是良好的催化剂载体,随着配合物中Cd^2+比例的增加,反应速率下降,甚至对反应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该MOFs对于Ag的最大负载量为47%(w/w),Ag@compound 1经4次循环后依然有96%的催化效率。
刘冬宁王萃娟肖玉美刘成罗丹朱子馨陈霜王尧宇
关键词:配位化学金属掺杂催化
一种镉(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载药性质研究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于其高空隙率、大比表面积以及可调控的空间结构等优点在药物加载与控释的研究中倍受关注.[1,2] 本文合成了配合物{[Cd1.5(tta)(H2O)4.5]·H2O}n (1)(tta= terpheny...
代海玉王萃娟毛凯利唐豫媛
关键词:载药药物缓释
选择性5-HT_(6)R激动剂10-甲氧麦角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2021年
目的设计合成10α-甲氧基麦角碱衍生物,以期得到具有选择性激动5-HT_(6)受体活性的麦角碱衍生物。方法以10α-甲氧基麦角醇为原料,对尼麦角林环C-8位侧链进行修饰改造,经氧化、缩醛化或酰胺化、酯化等反应合成得到5个新型10α-甲氧基麦角碱衍生物。采用Path Hunter^(■)β-Arrestin Assay高通量荧光受体结合实验方法,测试了这些化合物对5-HT受体的作用。结果合成获得5个新的10α-甲氧基麦角碱衍生物,其中化合物4对5-HT_(6)受体具有选择性激动的作用,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显示4具有前额叶的兴奋性递质过度投射作用。结论化合物4对5-HT_(6)受体具有选择性激动的作用,具有开发为改善认知功能的抗抑郁药物的潜在价值。
张炼宋卫强方维臻陆群李杨谭超吴坚赵昱
Ni(Ⅱ)掺杂分层多孔Cu-BTC高效去除水体中的四环素
2022年
制备了Ni(Ⅱ)掺杂的分级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HP-Ni-Cu-BTC,H_(3)BTC=均苯三甲酸),并将其作为吸附剂去除四环素(TC)。研究表明,Ni的掺杂和分级多孔结构显著提高了TC的吸附容量,是微孔Cu-BTC的3.28倍。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证明,化学吸附在吸附反应中占主导地位,TC在HP-Ni-Cu-BTC上的吸附是通过在非均质吸附剂表面的多层吸附进行的。此外,在循环实验中,重复使用4次后,HP-Ni-Cu-BTC仍然还有71.45%的吸附效率,说明其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
陈艳霞谭力川王鹏袁光松冯思文王萃娟童妍徐敏
关键词:金属掺杂吸附剂四环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