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学院图书馆 作品数:48 被引量:129 H指数:6 相关作者: 绳会敏 方波 吴晖 欧阳红 吕顺利 更多>> 相关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法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 政治法律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LISA数据库中开放存取研究论文定量分析 被引量:5 2007年 以《剑桥科学文摘》(CSA)中的LISA(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bstracts)数据库为文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内容,从文献量、语种、核心作者、期刊和主题等方面对开放存取领域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以期能总结过去、并对本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吴晖关键词:开放存取 LISA 民国安徽省立第三民众教育馆图书部研究 2013年 民国安徽省立第三民众教育馆图书部存在于社会动荡时期,通过艰辛的探索和努力,逐步走向了完善。图书部下设图书室和阅报室,它以不断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服务为当时民众提供了难得的读书机会。既为蚌埠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宝贵的书刊管理经验,又开创了蚌埠近代社会教育的先河,促进了城市文明的发展。 绳会敏 胡克娟 欧阳红关键词:民国 民众教育馆 成本效益视角下高校图书馆馆藏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成本效益视角,概述国内图书馆馆藏质量评价研究,提出网络环境下馆藏成本效益评价指标应关注的十个方面。 方波 吴晖关键词:馆藏质量 馆藏评价 民国安徽图书馆员群体探析 2023年 民国时期安徽历届政府一直比较重视图书馆事业,规模不一、类型多样的图书馆曾覆盖全省,图书馆学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实用人才,新兴馆员职业群体因而逐渐形成并壮大,安徽省立图书馆是其主要集聚地,安徽图书馆协会成为同行间联络的主要纽带,《学风》期刊则是开展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馆员群体在业务工作与学术研究中有重要成就,对开创和发展本省图书馆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绳会敏关键词:图书馆员 图书馆史 民国 “全员化、信息化”视角下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对策探微 被引量:5 2012年 目前高校的就业信息服务在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就业人力资源整合、就业信息指导、就业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高校图书馆也未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方面发挥应有的优势。探讨了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并向有关部门和高校图书馆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方波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信息 信息服务 安徽省立第三民众教育馆淮北乡基本施教区研究 2015年 通过资料研究,安徽省立第三民众教育馆设立在淮北乡基本施教区,主要开展了改善民众生计、推广文字教育、改进乡村卫生和改良乡村政治四项工作,促进了当地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皖北农村和农民的教育。 绳会敏 欧阳红 陈坤关键词:民众教育馆 安徽省立屯溪民众教育馆初探 2024年 安徽省立屯溪民众教育馆是抗战期间屯溪乃至皖南地区社会教育事业的中心机构。其因战时屯溪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剧增的人口而设立,围绕抗战救国中心任务开展工作,通过宣传和教导并举的方式,开展日常宣传、集体仪式、文字阅览、卫生健康、艺术娱乐等广泛多样的事业活动。教育馆虽然总体施教成效有限,但在充实抗战力量、提高民众素质、传播现代文明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绳会敏 周英姿关键词:民众教育 民国 社会教育 安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对安徽省20所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了调查,以进一步了解安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状况,结果表明:安徽省地方本科院校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稳定性、自愿性、职业化、专业化和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就高校如何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倪翎 方波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淮河文化在报纸报道中的呈现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文章以488条关于淮河文化的报纸报道为样本,利用统计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分析报道的概况及特点,发现报道集中于淮河流域地区的报纸上,年度数量波动度高,稿件来源和体裁多样化,偏重于重大活动事件的宣传报道,蚌埠、淮南、阜阳、淮滨和桐柏五处地名出现频次较高,古淮河和双墩遗址比较受关注。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淮河文化大众传播策略,拓宽传播方式和渠道,以更好地提升淮河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绳会敏 周英姿关键词:淮河文化 报纸报道 大众传播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就业信息部功能及其人员配置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高校就业处(中心)、图书馆和学生团体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某个单独部门是难以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网络环境下有必要整合高校的人力资源,成立由高校就业处(中心)、图书馆、学生团体等多方人员组成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综合服务部,并完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就业信息部的功能。 杨小云 方波关键词: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