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146 被引量:335H指数:8
- 相关作者:阎亮王成裕宋一民赵志华孙森森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郑州铁路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STAT3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组成性激活
-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是否存在以及不同类型的食管鳞癌细胞系中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组成性激活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株食管...
- 王新华李珊珊
- 关键词:食管鳞癌STAT3VEGFBCL-2
- 文献传递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 2005年
-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TRAILR)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联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TRAILR的表达。结果20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均大量表达死亡受体(DR)DR4和DR5,9例(45.0%)表达诱骗受体(DcR)DcR1,5例(25.0%)表达DcR2,而18例正常脑组织普遍表达DcR,7例(38.9%)表达DR4,6例(33.3%)表达DR5。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DR的高表达以及DcR的低表达不同于正常脑组织中DR的低表达及DcR的高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原位杂交显示,20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分别有19例(95.0%)DcR1和17例(85.0%)DcR2在mRNA水平呈阳性表达,DcR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翻译水平(P<0.01)。结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普遍存在DR的高表达和DcR的低表达,DcR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限制性表达的调控位于转录后水平。
- 赵忠伟张云汉陈奎生王新军寿纪新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星形细胞瘤配体免疫组织化学
- 大鼠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上调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2003年
- 以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 1 1 2h为试验方 ,以 0h对照为驱动方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高效率的正向消减cDNA文库 ,从中随机挑取的 5 0个克隆中有 45个包含了 1 0 0~ 3 5 0bp插入片段 ,对这些片段进行测序后经GenBankblast同源性检索 ,表明 8个片段均为未知新序列。
- 李玉昌徐存拴林俊堂张会勇李文强魏明旭张云汉
- 关键词: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抑制性消减杂交肝再生基因克隆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基因mRNA的表达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NS)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食管黏膜组织(62例)中NS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核干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S基因mRNA表达水平(4.5±2.1)高于其配对正常食管黏膜组织(2.1±1.3)表达水平(t=-5.045,P=0.000)。NS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参数有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参数无关(均P〉0.05)。多元线型回归分析显示,临床病理参数在NS基因mRNA表达中起重要作用(P=0.000),NS基因mRNA的表达主要受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增殖过程中NS基因mRNA起重要作用。
- 张功员陈萍萍李晟磊尹磊高冬玲乐晓萍陈奎生张云汉张钦宪
-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干细胞因子
- 髓母细胞瘤组织bcl-X_L mRNA和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bcl-XL基因在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对41例儿童髓母细胞瘤(其中复发性肿瘤11例)和2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Bcl-XL蛋白和bcl-XL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与临床资料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90.2%(37/41)表达Bcl-XL蛋白;原位杂交显示95.1%(39/41)表达bcl-XLmRNA,两者呈正相关。正常人脑组织Bcl-XL表达水平和强度显著低于髓母细胞瘤(P<0.01)。复发性肿瘤Bcl-XL表达水平和强度显著高于非复发肿瘤(P<0.01),且98%复发性肿瘤在首次治疗时均有肿瘤在第四脑室底浸润。结论凋亡抑制基因bcl-XL在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bcl-XL表达水平和强度和首次发病时肿瘤在第四脑室底的浸润是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重要预后因素。
- 王新军赵忠伟寿纪新李培栋单峤刘泉
-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BCL-XL基因原位杂交
- P27和c-myc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05年
- 目的探讨P27和c-myc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大肠化生转变为胃腺癌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27、c-myc在正常胃粘膜、CAG伴大肠化生和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CAG伴大肠化生癌变过程中P27表达呈下降趋势,c-myc表达呈增高趋势。c-myc的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P27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P27失活和c-myc过表达可作为CAG早期癌变的分子指标,并可能与胃腺癌的预后有关。
- 陈俊涛曹风雨李晟磊张云汉赵华莹
- 关键词:P27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腺癌
- 2例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2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免疫组化表达阳性的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2例,进行病理分型、免疫组化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随访。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48、62岁。免疫组化2例患者ER、PR、PAX-8均为阳性,P16、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7均为局灶阳性表达。HPV术前检测均为阴性。随访结果为1例患者出现复发后放、化疗治疗至今,1例患者无病存活至今。结论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且极易与子宫内膜样癌转移相混淆,除此之外,其还具有较多样的免疫组化表型:ER、PR阳性表达,因此在临床上正确的诊断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不仅需要对其组织学特征有较为清楚的认识,还需将组织学特征与患者的其他病史资料及检查、免疫组化表型、HPV检测等特征相结合才可能正确诊断。
- 靳浩东孙淼淼杨建萍杨建萍薛桐陈奎生
- 关键词:宫颈腺癌人乳头瘤病毒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临床病理特征
- 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对HUVE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无菌条件下使...
- 孙淼淼王晓倩梁英豪陈超王帅元杨琛擘寿雨薇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 PCR在消减文库构建中的应用
- 2001年
- 目的 :消减文库构建过程中 ,用PCR技术快速筛选重组阳性克隆。方法 :将白色单菌落加入氨苄抗性LB培养液中 ,37℃摇振培养过夜 ,取细菌悬液作PCR模板。结果和结论 :以PCR方法筛查重组阳性克隆 ,可以简便快速鉴定重组阳性克隆 ,不需提取质粒。筛选重组阳性克隆可直接用细菌悬液作PCR模板 ,在消减文库构建时 ,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殷智榕高冬玲陈奎生姜国忠张云汉
- 关键词:PCR重组阳性克隆消减文库
- 全反式维甲酸对EC9706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食管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1×10-6、1×10-5、5×10-5mol/L)ATRA体外处理人食管癌细胞EC9706(ATRA1、ATRA2、ATRA3组),并设不加ATRA的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应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经ATRA处理后,ATRA3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群体倍增时间延长(P均<0.05);光镜下可见细胞形态趋向良性分化,细胞质内成熟细胞器增多,生长抑制率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3个ATRA组细胞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1),且以ATRA2、ATRA3组为明显(P<0.05)。结论:ATRA能有效抑制EC9706细胞增殖,其机制与Bax及Bcl-2蛋白表达调控有关。
- 路太英杨成梁王留兴王瑞林陆士新高冬玲张岚樊青霞
- 关键词:食管肿瘤全反式维甲酸细胞生长抑制率EC9706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