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检验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氮合成酶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成
  • 1篇一氧化氮合成...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皂苷
  • 1篇政教
  • 1篇杀伤
  • 1篇杀伤细胞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学

机构

  • 3篇湖北科技学院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汪蕾
  • 2篇陈红霞
  • 1篇洪怡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职业教育发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临床病例在《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本教学团队探讨临床病例在《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中的应用效果。以本校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在临床病例中深挖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过程中的效果。结果表明,学生普遍了解课程思政,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中,结合临床病例开展思政教育,课堂感受及课堂总体效果良好,并有利于实现教书同时育人的效果。
卢红张丽君陈红霞曹霞
关键词:临床病例病理生理学
人参皂苷Rb1与黄芪协同逆转肝癌免疫抑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与黄芪协同应用逆转肝癌细胞抑制NK细胞免疫功能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分别对肝癌细胞(HepG2)进行人参皂苷Rb1、黄芪以及人参皂苷Rb1联合黄芪的预处理,分别收集经过药物作用后HepG2的培养上清,同时收集未经过药物预处理的HepG2的培养上清作为对照。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检测比较各种上清对NK细胞胞吐和杀伤功能的影响。结果未经过药物预处理的HepG2的培养上清中含有IL-10,经过人参皂苷Rb1、黄芪以及人参皂苷Rb1联合黄芪的预处理后,HepG2培养上清中的IL-10水平下降,以联合应用两种药物的效果最为明显(P<0.01)。同时未经过药物预处理的HepG2的培养上清作用于NK细胞后显著抑制其胞吐和杀伤功能;而经过人参皂苷Rb1、黄芪以及人参皂苷Rb1联合黄芪的预处理后,HepG2的培养上清对于NK细胞的胞吐和杀伤功能的抑制减轻,以联合应用两种药物的效果最为明显(P<0.01)。结论肝癌细胞(HepG2)可能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下调NK细胞的胞吐,减少其释放杀伤介质,从而达到抑制免疫的作用。而人参皂苷Rb1以及黄芪能够拮抗HepG2对NK细胞的免疫抑制,而且两者合用有协同效果,从而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汪蕾陈红霞
关键词:肝癌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人参皂苷RB1免疫抑制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新西兰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并探讨与疗效相关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缺血再灌注前2 h经灌胃分别给予50 mg.kg-1的干预药物。术后2 h测量心肌梗死面积并检测缺血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测定以上他汀类药物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含量,并检测相关的p-Akt信号分子的表达。结果:在50 mg.kg-1剂量下,阿托伐他汀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以及增加缺血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含量的作用较其它其它两种他汀类药物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伐他汀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作用较其它他汀类药物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阿托伐他汀上调血管内皮细胞p-Akt蛋白的作用比其它两种他汀类药物更显著。结论:在相同剂量下,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优于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机制可能为其具有更强的激活p-Akt信号通路并产生更多的具有保护性作用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作用。
汪蕾陈红霞陈莉洪怡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P-AK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