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作品数:23 被引量:274H指数:9
相关作者:张毅明陈楷赵娟纪勇刘轶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天津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电力
  • 7篇电力系统
  • 6篇电网
  • 3篇等值
  • 3篇电压
  • 3篇电压稳定
  • 3篇动态等值
  • 3篇静态电压
  • 3篇静态电压稳定
  • 2篇电磁环网
  • 2篇电动
  • 2篇电动机
  • 2篇电压稳定域
  • 2篇调度
  • 2篇调度模式
  • 2篇断面潮流
  • 2篇异步
  • 2篇暂态
  • 2篇暂态稳定
  • 2篇自动发电

机构

  • 23篇河南省电力调...
  • 7篇河海大学
  • 4篇天津大学
  • 2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国网电力科学...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天津创业环保...
  • 1篇福建省电力调...
  • 1篇郑州供电公司

作者

  • 7篇鞠平
  • 7篇付红军
  • 7篇张毅明
  • 4篇唐智育
  • 4篇何南强
  • 3篇周海强
  • 3篇杨延滨
  • 3篇余贻鑫
  • 3篇贾宏杰
  • 3篇孙建华
  • 2篇鄢安河
  • 2篇胡扬宇
  • 2篇牛犇
  • 2篇范斗
  • 1篇严登俊
  • 1篇杨辉
  • 1篇曹一家
  • 1篇李严
  • 1篇杜杰
  • 1篇侯学勇

传媒

  • 7篇电力系统自动...
  • 4篇电网技术
  • 3篇电力系统保护...
  • 2篇继电器
  • 1篇中国电力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电力系统及其...
  • 1篇电力系统装备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EEMD的LS-SVM和BP神经网络混合短期负荷预测被引量:6
2012年
提出了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EMD)、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BP神经网络的实用综合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进行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首先运用EEMD方法将非平稳的负荷序列分解,然后根据分解后各分量的特点选用最佳的核函数,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别对各分量进行预测,最后对各分量预测结果采用BP神经网络重构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基于该综合方法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
朱祥和王子琦李严刘轶
关键词:短期负荷预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
特高压南阳站建成后鄂豫断面电磁环网运行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特高压南阳站建成投运后,鄂豫断面将形成1 000/500 kV电磁环网运行格局。从输电能力、安全稳定水平、短路电流水平、小干扰稳定多角度全面分析了特高压电磁环网的运行特性,指出大规模功率转移造成低一级电压线路过载的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该问题,研究鄂豫断面电磁环网运行的安控策略,在对各种常规措施以及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generator control,AGC)配合措施进行比较后,提出了综合考虑AGC协调控制的安控策略。该策略的实施可有效降低维持系统稳定所需的安控措施繁琐程度,为安全调度特高压电网提供了新的指导思路。
胡扬宇付红军张毅明孙建华唐晓骏马世英刘楠邱丽萍
关键词:特高压电网电磁环网
省级电网分层分区有功实时调度模型与方法被引量:15
2009年
现代电网规模大、功率流动性强,保证有功频率的可控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解释性是实时调度系统的关键特征。文中提出了一种分层分区的有功实时调度方法,并在现场得到了实际应用。该方法通过控制断面和500kV联络变压器的功率,实现分区分层平衡。针对实际运行的复杂性,提出了正常情况下和系统不可行时的2种优化模型。在正常情况下,该模型可以充分跟踪各断面的计划;而当系统出现无可行解等异常情况时,则可以给出风险最小的替代控制策略。
江木吴文传张伯明张毅明范斗张强程满
关键词:自动发电控制
考虑电动机负荷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电力负荷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不同的负荷模型所得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结果也有所差异。针对负荷的动态特性,将电动机负荷模型直接运用于连续潮流计算,负荷功率因数随着负荷增长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更能反映负荷实际。该方法计算简单,易于实现。仿真算例和实际算例的计算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电动机负荷时的电压稳定性好于恒定功率负荷,电动机比例下降有利于静态电压稳定性。
任杰桢鞠平赵娟余一平孙建华梁伟
关键词:电力负荷电压稳定电动机稳定性
电力系统辨识的解耦性与有效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电力系统辨识的解耦性这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以一简单电力系统为背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指出只要各个元件或者节点之间不存在交叉反馈,就有可能进行解耦辨识。同时指出,由于负荷或者其它元件节点的端口变量是全系统共同决定的,能否进行有效辨识,还取决于端口变量的功率频谱能否含盖所辨识节点或者元件的频段等因素。最后,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观点的正确性。
谢会玲付红军侯学勇鄢安河茆超鞠平
关键词:电力系统参数辨识解耦有效性频谱
小浪底水电站配套稳定措施被引量:1
2000年
简要介绍了河南电网的结构 ,着重分析了小浪底水电站给河南电网带来的一系列稳定问题 ,提出了诸如远方切机、远方切负荷等保证小浪底出力安全外送和河南电网稳定运行的措施 。
付红军孟远景张毅明
关键词:小浪底水电站暂态稳定水利枢纽工程电网
静态电压稳定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被引量:9
2005年
近年来对静态电压稳定域的研究表明其边界可在较大范围内以超平面的形式近似拟合,在三维空间中体现为一个空间平面,该结论降低了实现静态电压稳定域可视化的难度。文章利用上述研究成果依据同一断面上不同线路的电压稳定严重程度对其进行排序,以OpenGL为图形开发工具开发了静态电压稳定域的三维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已在河南电网投入使用,可帮助调度人员在线监视与评估不同运行工况和不同负荷增长方式下的电网电压稳定裕度。
牛犇余贻鑫贾宏杰杨延滨何南强唐智育张毅明付红军
关键词:电压稳定在线监视稳定裕度超平面
基于标准传递函数的励磁系统聚合被引量:5
2010年
在电力系统动态等值中,如果各发电机励磁系统模型相同,则等值励磁系统的模型可以采用单机励磁系统模型,其等值参数可以采用加权求和法方便地获得。文中针对各发电机励磁系统可能多种多样的情况,提出采用统一的标准传递函数作为等值励磁系统模型的结构,采用分段线性多项式函数(PLPF)法来获得等值励磁系统模型的参数。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聚合前后励磁系统的频率和时域特性都非常接近,由此验证了所述励磁系统等值模型和聚合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周海强黄训诚吴磊鞠平
关键词:励磁系统动态等值
电网断面潮流在线监测系统被引量:11
2007年
结合电网断面的运行特点提取了决定断面运行方式的关键因素,建立了断面运行方式定义规则库并提出了断面运行方式判别模型。在与EMS的数据接口设计中,对断面潮流监测流程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电网断面潮流在线监测系统具有断面运行方式规则库定义、线路运行状态监测及断面潮流监测等功能,还可提供断面潮流超限记录的统计分析报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的监测和分析方法。
杜杰顾建炜曹一家范斗郭创新王光增
关键词:能量管理系统
利用以太网和ATM技术实现电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被引量:47
2003年
针对当前电力系统动态安全监控系统中相角测量装置 ( PMU)数据传输时延大、系统规模有限的现象 ,利用计算机网络在数据传输中的准确性和高波特率性 ,采用以太网和异步传输模式( ATM)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全光纤通道 ,构建了一套高实时性的全网相角信息实时传输通道。在工程中 ,该系统实现了一个周期上传一次数据 ,从而可实现在
严登俊袁洪高维忠吴峰鞠平
关键词:电网实时监测以太网ATM异步传输模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