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医学科学院

作品数:1,042 被引量:3,703H指数:27
相关作者:解丽君张勤增郝娜于占久苗智慧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医学院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7篇期刊文章
  • 79篇会议论文
  • 60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领域

  • 957篇医药卫生
  • 41篇生物学
  • 15篇文化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36篇缺血
  • 115篇细胞
  • 104篇心肌
  • 86篇血压
  • 79篇高血压
  • 58篇肿瘤
  • 54篇脑缺血
  • 52篇灌注
  • 51篇免疫
  • 48篇血管
  • 45篇中医
  • 45篇活性
  • 45篇灌注损伤
  • 43篇糖尿
  • 43篇糖尿病
  • 42篇心肌缺血
  • 41篇氧化氮
  • 40篇再灌注
  • 37篇凋亡
  • 32篇细胞凋亡

机构

  • 1,040篇河北省医学科...
  • 78篇河北医科大学
  • 28篇河北医学院
  • 18篇河北省人民医...
  • 1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4篇河北省肿瘤研...
  • 14篇石家庄市中医...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承德医学院
  • 13篇石家庄市第三...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9篇河北省儿童医...
  • 7篇河北省医院
  • 7篇河北省实验动...
  • 6篇长治医学院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科技大学
  • 5篇河北师范大学
  • 5篇河北省药品检...
  • 5篇河北省中医院

作者

  • 174篇李兰芳
  • 161篇张建新
  • 97篇符云峰
  • 53篇张勤增
  • 51篇解丽君
  • 49篇于占久
  • 44篇李国风
  • 37篇孙爱励
  • 37篇夏晓红
  • 36篇苗智慧
  • 35篇郝娜
  • 34篇王素敏
  • 33篇王薇
  • 32篇张敬一
  • 31篇张会欣
  • 31篇李永辉
  • 30篇李素琴
  • 28篇付琳杰
  • 26篇卢振敏
  • 24篇薛玉凤

传媒

  • 155篇河北医药
  • 82篇河北中医
  • 29篇中国病理生理...
  • 29篇天津医药
  • 28篇中华麻醉学杂...
  • 27篇实用心脑肺血...
  • 24篇中国药理学通...
  • 24篇河北中西医结...
  • 20篇现代中西医结...
  • 15篇临床荟萃
  • 13篇时珍国医国药
  • 13篇中国应用生理...
  • 1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0篇中国中药杂志
  • 8篇高血压杂志
  • 8篇中成药
  • 8篇生命的化学
  • 7篇营养学报
  • 7篇中国全科医学
  • 6篇河北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7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5篇2011
  • 25篇2010
  • 21篇2009
  • 22篇2008
  • 31篇2007
  • 35篇2006
  • 21篇2005
  • 25篇2004
  • 18篇2003
  • 41篇2002
  • 60篇2001
  • 76篇2000
  • 53篇1999
  • 42篇1998
1,0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复自然流产绒毛生化学改变的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木研究对34例反复自然流产(RSA)、10例1次流产及38例正常妊娠人流绒毛组织,应用生物化学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绒毛组织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γ谷氨酸转肽酶(γ-GT)免疫组化定位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RSA绒毛组织较正常绒毛组织中GST活性和ADA活性均有明显改变(P<0.01)。γ-GT免疫组化定位、阳性颗粒的分布及强度也有明显的差别。自然流产3次以上较2次和1次流产的GSH含量和GST活性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均有非常显著差别(P<0.01)。该结果提示绒毛组织本身某些生化功能的改变,可能是原因不明的RSA的原因之一。
包岩张迺哲李玉清赵会军付琳杰李林锡张若英张文智
关键词:自然流产绒毛转移酶腺苷脱氨酶
不同年龄实验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①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实验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和抗氧化状态及其机制。②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按鼠龄分为青年大鼠对照组(YCG)、青年大鼠实验组(YMG)、老年大鼠对照组(ACG)、老年大鼠实验组(AMG),每组均为6只。实验组制作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MDA含量,亚硝酸盐法检测血清SOD活性。③结果老年大鼠对照组及老年大鼠实验组血清SOD活性显著低于青年大鼠对照组及青年大鼠实验组(P<0.01);老年大鼠实验组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1)。④结论老年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活性氧引起的氧化损伤以及抗氧化作用的减弱有关;老年大鼠肾脏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随增龄变化,其损伤改变更为明显。
李巍伟张伟夏晓红王燕凌王惠娟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实验大鼠
一、二级大、小鼠寄生虫学监测方法的比较及带虫情况的调查
1993年
本文以建立大、小鼠寄生虫学监测方法为目的,对石家庄地区200只小鼠和50只大鼠寄生虫的携带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发现三个单位动物室的大、小鼠均未达到一级普通动物要求。鼠蝇疥螨、隐匿管状线虫,微小膜壳缘虫、四翼无刺线虫、鼠三毛滴虫、鼠贾第虫是石家庄地区小鼠的主要寄生虫。鼠管状线虫是大鼠的主要寄生虫。剖检对肠道蠕虫的检出率最高;对大鼠鼠管状线虫的检查,剖检与透明胶纸肛边拭合用更好。
王浩然徐增年李兴琴
关键词:小鼠寄生虫
大鼠血栓栓塞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为探讨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制备了血栓栓塞性脑缺血模型。 实验共用Wistar大鼠107只,水合氯醛麻醉(35mg/100g),须正中切开,用同种属血凝块逆行注入左侧颈内动脉,进入颅内至大脑中动脉支栓塞,造成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闵宝珍张北奇马宁于占久
关键词:脑缺血模型栓塞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水合氯醛脑组织形态学
LPS性肺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肺细胞凋亡变化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观察内毒素性肺损伤过程中肺细胞凋亡和一氧化氮合酶(NOS)mRNA表达的时程性变化及关系,探讨LPS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2组:①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②模型组(LPS组):静注LPS复制ALI模型,分别于给药1、3、6、9及12h后采集样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NOSmRNA表达变化;电镜、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Bax;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iNOSmRNA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增强,给予LPS 3 h后有显著差异(P<0.05),eNOSmRNA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给LPS 3 h时有显著差异(P<0.05),nNOSmRNA在观察时间内没有变化;光镜和电镜下可见在观察时间内1 h起肺损伤随时间延长加重;流式细胞术显示LPS组凋亡细胞随时间延长增多,9 h达高峰,12 h有所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PS组随时间延长Bcl-2减少,主要表现在肺上皮细胞,Bax增多;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不同一氧化氮合酶在ALI中表达强度不同;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是ALI时调节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一氧化氮合酶可能通过调节Bcl-2和Bax平衡而影响凋亡。
李立萍张建新李兰芳尚涛
关键词:脂多糖类一氧化氮合酶
脑脉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眩晕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所致眩晕证的患者因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而不引起重视,因此延误治疗,导致约有1/3患者发展为脑梗塞,每年约有4%患者因就治不及时而死亡。现代医学在研究和治疗TIA引起的眩晕证方面有许多方法,但总体疗效尚不满意,中医药在治疗眩晕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活血化瘀法的应用,使许多TIA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我们拟依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指导原则提出的研究方法,研制出了脑脉宁,并严格按照临床随机对照原则与肠溶阿斯匹林作对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孙立新崔丽裴林毕宏观姬红
关键词:脑脉宁眩晕短暂性脑缺血
罗布麻、葛根提取物对神经刺激所致猪脑动脉反应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罗布麻、葛根提取物对神经刺激引起的猪脑动脉反应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采用离体去除内皮血管方法,测定脑动脉螺旋条的等容张力变化及药物的作用。结果罗布麻、葛根提取物对电刺激或化学刺激引起的血管舒张反应具有增强作用,此作用不受酚妥拉明和哌唑嗪、心得安、阿托品、引哚美辛的影响,但可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抑制,该抑制作用又可为一氧化氮供体L-精氨酸逆转。结论罗布麻、葛根提取物对电刺激或化学刺激所致血管舒张反应的增强作用可能与一氧化氮有关。
张建新李兰芳李国风郝娜
关键词:葛根提取物一氧化氮神经刺激脑动脉
1800例癌症患者舌象比色观察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3
1986年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部分,历代医家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对于癌症患者舌象分析的例数尚少,在观察方法上缺乏客观依据,标准不易掌握。为了使舌诊向客观化、规范化和定量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利用比色板比色观察,按照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肿瘤学术会议舌诊协作组的要求。进一步探索癌症患者舌象及其在辅助诊断、辨证论治、判断疗效和估计预后的临床意义,
侯浚姜为民郭建文王济民
关键词:癌症患者舌象分析比色板中西医结合防治中医望诊历代医家
勤劳者的突然死亡从解剖检查观察到的死因及其背景
1999年
近些年日本的各种研究机构对突然死亡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其具体情况正在被解释清楚:此次作者在北里大学医学部法医学教研室.依据解剖学诊断,将死因分类,并对突然死亡的发生时间和当时的行为方式进行了死因及其背景固素的考察和研究。
陈竞薇
关键词:死因解剖学病因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AD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2min内穿越平台区域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明显减少(P<0.01),给药组大鼠穿越平台区域的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5)。对照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模型组损伤严重,给药组较模型组损伤减轻。模型组SOD、CAT、GSH-Px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给药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SSTF对海马注射Aβ25-35引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及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增强大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活性氧对神经元的损伤。
王瑞婷张建新董雅洁
关键词:淀粉样蛋白黄芩茎叶总黄酮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共10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