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省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6 被引量:118H指数:6
相关作者:牛会霞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活性
  • 3篇蟾蜍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液质联用
  • 2篇中医
  • 2篇蟾酥
  • 2篇炉甘石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分子对接
  • 2篇癌细胞
  • 2篇HELA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代谢组学研究
  • 1篇代用品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学
  • 1篇动物

机构

  • 16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江苏正大丰海...

作者

  • 6篇钱大玮
  • 5篇马宏跃
  • 4篇唐于平
  • 4篇丁安伟
  • 3篇周婧
  • 3篇尚尔鑫
  • 2篇詹瑧
  • 2篇张丽
  • 2篇段金廒
  • 2篇张军峰
  • 2篇周灵君
  • 2篇王剑
  • 1篇宿树兰
  • 1篇范欣生
  • 1篇洪敏
  • 1篇郭建明
  • 1篇刘培
  • 1篇华永庆
  • 1篇吴德康
  • 1篇吴启南

传媒

  • 3篇药学学报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3
  • 4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炉甘石敛口生肌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41
2013年
目的观察炉甘石敛口生肌的药效作用。方法建立深达肌层的大鼠小面积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观察炉甘石对损伤修复中大鼠体质量、创面直径以及创面肉芽组织的影响。结果炉甘石有助于缩小创口面积;炉甘石、煅炉甘石在高剂量时均可以促进肉芽组织中的新生毛细血管生成(P<0.01),增加受损创面的血供,加速创面恢复。炉甘石高剂量组在给药8 d后,可以增大新生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的面积(P<0.05);煅炉甘石高剂量组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的周长(P<0.01)。炉甘石、煅炉甘石均可增大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管径和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P<0.01或P<0.05),对新生毛细血管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炉甘石、煅炉甘石均能促进大鼠伤口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形成,加快肉芽组织增生,从而加速皮肤创口的愈合,煅炉甘石生肌作用更强。
周灵君张丽丁安伟
关键词:炉甘石矿物药药效学
中药配伍减毒研究思路与方法--以蟾酥、牛黄为例被引量:19
2018年
配伍减毒是中医遣方用药特色优势,通过合理剂量与组方控制,调其偏性,制其毒性,而用于临床,被医家所推崇。本文总结了中药配伍减毒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特别是以牛黄和蟾酥为例,在中医理论与实践、减毒效应、化学物质、组/成分间体内/外相互作用以及减毒机理等层面,探讨了其配伍减毒的科学内涵。以期为该领域研究的持续深入和拓展提供经验参考及借鉴。
周婧何溶溶蒋洁君吕翔段金廒马宏跃
关键词:蟾酥牛黄配伍减毒
沙蟾毒精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及分子对接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沙蟾毒精(arenobufagin)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沙蟾毒精与小牛血清蛋白的结合率。荧光光谱法研究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采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药物相互作用模式。结果:沙蟾毒精(1μg.mL-1)与小牛血清蛋白的最佳平衡透析时间为30 h,血清蛋白结合率为(57.9±0.7)%,荧光光谱测得沙蟾毒精与BSA的结合常数为1.02×103L.moL-1。BSA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沙蟾毒精能够结合到BSA的Site I。结论:沙蟾毒精与小牛血清发生中等强度的结合,白蛋白是沙蟾毒精的载药蛋白。
陆国弟吴德康马宏跃张军峰尚尔鑫钱大玮唐于平洪敏华永庆
关键词:生物样品小牛血清牛血清白蛋白平衡透析分子对接
炉甘石炮制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炉甘石炮制工艺。方法:以抑菌活性和ZnO含量为指标,对炉甘石1次煅淬水飞的具体工艺进行研究,并与多次煅淬效果进行比较;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法、透射电镜等方法对炮制前后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表征。结果:40目炉甘石700℃煅烧1h即可使ZnO含量较高,抑菌效果好,且省时省力,节约能源,能充分利用矿物中的ZnO。结论:1次煅淬水飞是炉甘石合适的炮制方法。
周灵君张丽丁安伟
关键词:炉甘石抑菌活性
采用UPLC-PDA-TQ法同时测定甘遂醋制前后10种萜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遂中10种萜类成分含量的方法,为揭示甘遂醋制减毒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PDA-TQ法,以甘遂大戟萜脂C[Kansuiphorbia C](EK-01),3-0-(2′ E, 4′Z-癸...
张丽李征军曹雨诞姚卫峰
关键词:中医药甘遂萜类成分
中医方剂现代研究的实践与思考——方剂功效物质组学的构想与建立被引量:11
2013年
本文通过对四物汤、三拗汤等代表性类方较为系统的研究实践和学习体会,探索性地提出方剂功效物质组学的研究策略与方法学体系。方剂功效物质组学是研究功效物质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方法学体系。作为新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的探讨,作者提出了结构性的功效表征-效应信息群-功效物质组-作用机制的研究策略与相应方法技术体系。基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原则有效关联中医临床功效、生物效应及效应物质的关系,从而建立了功效物质组及功效物质组学的方法学体系,为符合中医临床特点的方剂复杂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技术支撑,有助于从功效物质层面深化认识经典方剂及其衍化类方的配伍关系与衍化规律的共性和差异,对中医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为方剂创新药物的发现提供引导。
段金廒宿树兰刘培尚尔鑫范欣生钱大玮郭建明唐于平
关键词:方剂类方
10种蟾蜍甾烯类化合物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细胞毒性及构效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本研究比较蟾蜍甾烯(Bu)类化合物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化合物结构与其抗肿瘤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改良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蟾蜍甾烯(Bu)类化合物与Hela细胞共培养一定时间后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分析10种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细胞毒性的相关性。结果:10种蟾蜍甾烯类化合物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大小依次为Bul>Bt>Arg>Hel>Tel>Deb>Ctl>Cbg>Gtl>Rbg。含有14-氧环的A型母核的活性明显低于含有14-OH的B型结构母核。在相同母核中,对仅含一个羟基的化合物,存在乙酰基使细胞毒性增强。结论:10种蟾蜍甾烯类化合物均能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构效关系。
王剑马宏跃丁安伟张军峰詹瑧唐于平
关键词:HELA抗癌活性构效关系
福多司坦干预炎症微环境下肺癌细胞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研究借助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福多司坦干预炎症微环境下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机制。代谢组学结果鉴定出苹果酸、异亮氨酸、乳糖、肌醇半乳糖苷二水合物、肌酸酐、葡萄糖醛酸、油酸、磷酸、S-(羧甲基)-L-半胱氨酸、塔格糖和尿苷共11个内源性代谢物可作为炎症微环境状态下肺癌A549细胞的药效生物标志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包括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等氨基酸代谢途径与半乳糖、磷酸戊糖等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发生明显扰动。福多司坦对炎症状态下肺癌A549细胞有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与纠正肺癌炎症微环境的作用,潜在机制为对多种氨基酸代谢物及氨基酸等代谢途径的干预作用。该研究揭示了福多司坦有可能通过改善肺癌炎症微环境来扼制炎症的持续反应从而防止肺癌的进一步恶化。
王乙妃张其乐李鑫高梦婷张丽丁安伟夏文余姚卫峰
关键词:福多司坦肺癌细胞A549代谢组学气质联用技术
抗肿瘤多肽的高效筛选方法及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20年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常规抗肿瘤的化疗药物存在易耐药和不良反应的问题。而天然毒液肽和人工设计的靶向多肽分子质量小,易到达或亲和于肿瘤组织,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和成药性,其发现、筛选和鉴定方法引起大家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列举了近年来热点研发的抗肿瘤多肽类型,进而介绍了基于传统色谱分离、肽组学、噬菌体展示、生物表型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活性肽、靶向肽筛选原理、方法和实例应用,以期为未来新型抗肿瘤多肽的研发提供方法学借鉴和参考。
沈莉莉王姣姣陈吴越周婧马宏跃许惠琴程海波陆茵段金廒
关键词:色谱分离噬菌体展示技术
珍稀动物药代用品研究策略和方法被引量:7
2022年
动物药是临床常用大类中药,具有重要的科学与治疗价值。与植物类中药不同,药用动物更加稀缺。近年来,中医药的蓬勃发展及产业需求量不断加大,与稀缺乃至濒危药用动物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药用动物资源不断缺失,不仅影响临床需求,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仅仅依靠人工养殖不足以缓解即将耗竭的现状。面对这一困境,既要保护动物资源,又要“有药可用”满足临床和产业需求,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动物药代用品是缓解这一问题的关键着力点,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该文总结、评述了动物药代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策略和方法,提出了“化学特征类似、功效近同、安全性更高”的代用观点,以期为珍稀动物药科学代用和资源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朱伟豪吕翔沈莉莉王姣姣朱雨雨段金廒曹鹏周婧马宏跃
关键词:代用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