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 作品数:211 被引量:2,891H指数:24
- 相关作者:彭跃刚龚丹张琰李露露石俊杰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被引量:6
- 2016年
-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计划色彩浓厚的办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需要。我国选择计划性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离不开复杂的历史背景;我国改革计划性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在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改革我国计划性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关键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可以从转变办学思想、丰富办学主体、落实办学自主权和营造公平的办学环境等方面入手。
- 万卫石伟平
- 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施现状及优化策略被引量:13
- 2018年
- 通过对上海市5所具有代表性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在实施过程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课堂,"职"字当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知识建构;第二课堂,"悟"字优先,丰富知识传授形式,注重学生思想认同;第三课堂,"践"字为主,调动社会有效资源,聚焦学生技能拓展。基于问题分析,建议从教学工作的全程化部署与渐进式开展、教学内容的职业化导向与生涯性探索、教学模式的团体性辅导与个性化指导、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整合与一体化运用四个方面予以优化。
- 井文
-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施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职服务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未来转向——基于政策变迁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职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路径主要是专业结构升级,以实现为产业总体发展提供人才基础的目标。按照专业目录的发布时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各时期侧重不同的内容,调整期(1978-1992年)注重产业优化匹配,建构期(1993-1999年)聚焦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期(2000-2009年)强调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熟期(2010年迄今)平衡发展多样服务功能。未来,中职面临产业进一步升级和学生升学倾向加重的困境,需要创新产教融合方式、进一步融入国际化和匹配动态反馈系统。
- 宾恩林
-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 “高本贯通”的政策逻辑、关键问题及理性实践被引量:15
- 2018年
- "高本贯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之举。其政策逻辑是深化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二元支撑"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两大功能;继续推进部分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推动人才培养支撑产业需求。然而,由于"高本贯通"牵扯多元利益相关方,且新兴政策缺乏既有改革经验的借鉴,政策内在价值与效度的最大化实现将面临四个关键问题:贯通专业的选择、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双方地位博弈。鉴于此,有必要在实践起点、实践依据和实践保障三个路径层面强化理性实践。
- 柯婧秋石伟平
-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
- 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三大空间论被引量:5
- 2018年
- 基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从价值空间、能力空间、路径空间探讨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构思。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可以维护社会公平,繁荣城市文化和经济,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前,在城市建设中办学基础能力、社区教育网络体系、"互联网+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法制化建设服务体系都在初步稳步跟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建议注重社会成员发展的内在需求、整合教育资源及绿色发展理念,进而建立健全"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和各部门的协作机制,激发民众"内在学习力",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力合一"推进模式,塑造终身学习氛围。
- 马丽华张雪燕
-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职教教师身份认同
- 2024年
- 教育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与战略机遇。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中职教教师是不可或缺的有力实践者和中坚力量。隐于其后的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特别是教师在数字化浪潮中个体和他者、环境的互动调适与持续建构问题尤为重要。基于教育数字化赋予职教教师的新要求考量,职教教师在自我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人机关系等多重关系互动中,遭遇了身份的固守、失衡与迷失,遭受了自我认知上的掣肘、师生交往中主体性消解、人机交互中的异化等各式矛盾与挑战。为了“安身立命”和寻回自我价值,职教教师需积极进行身份认同的重构,重新定位角色认知:通过数字理念+项目推进,成为职业教育服务型功能的使命担当者;利用整合资源+校企联合,成为理论与实践教学输出中的有效主导者;实施个性教育+人技共善,成为数字化教学环境中的智慧引领者。
- 傅蝶李凯
- 关键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身份认同
- 德、奥、澳三国现代学徒制补贴政策:经验与启示被引量:24
- 2017年
- 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欧盟一体化、人口老龄化、移民问题和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德国、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发展普遍面临着规模缩减和质量下滑等问题。三国政府采取了以补贴政策刺激企业与学徒参与学徒培训的积极性、保障学徒培训质量的策略。补贴分为吸引企业参与型、扩展培训岗位型、促进质量提升型、助力特殊群体型和保障个体利益型五种类型,具有目标定位多元、实施主体多重和要素形式多样的特点。我国正处于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徒制补贴政策体系。补贴政策应以法律完善、制度建设为起点,以保障企业和学徒双方利益为核心目标,形成"三类三级多维"补贴体系;推出面向企业、学徒等多利益主体的专项补贴;建立学徒服务中心,简化发放程序,建立监管机制,为学徒制顺利实施营造制度和政策环境。
- 王启龙石伟平
-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补贴政策
- “研究型”是建设高水平高职的突破口
- 2019年
- 一、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应当突破目前的迷惘状态目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处于比较迷惘的状态,课程建设难以体现水平差异,研究难以产生有重要影响的成果,校企合作难以进一步突破,师资队伍量的提升难以带来质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内涵提升不仅有空间,能突破,而且应当突破:首先在课程建设方面,目前只是完成了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等课程要索的初步建设,建设的质量水平却远远不够,极少有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是建立在深人、科学的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基础上的,极少有课程标准是建立在课程研究与知识开发基础上的,极少有教材具有经典意义,教学资源也没有达到丰富、有效的建设水平。
- 徐国庆
- 关键词:高职教育研究型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课程标准
- 关系转变视角下“互联网+”时代职业学校教育的系统化变革被引量:5
- 2016年
- 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有四对关系:校企关系、校师关系、师生关系和生资关系。"互联网+"时代将引发这四对关系的巨大转变,校企关系从合作与伙伴到共生与互助,校师关系从管从与主仆变为平台与舞者,师生关系从直面与传受到多维与陌生,学生与学习资源从单向与获取转为情感与交互。职业学校应从开放办学,探寻基于共生与泛化的多样合作;转变理念,改造基于学生职业生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开发和改造基于学习的教学资源等方面构建新的发展业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 王启龙
-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师生关系学习资源
-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析及出路探讨
- 2016年
- 教师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有效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人才的重要保障,更是高等职业院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改革的重点之一,但在过程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探析其问题根源,旨在探讨出有效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并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的途径。
- 张琰
- 关键词: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