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302 被引量:404H指数:8
- 相关作者:高金亮郝瑞霞陈君英张双一徐萌杰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医科大学包头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鄂尔多斯市2007年重点地区碘盐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2006年修订)》的要求,按照内卫地字(2007)第37号《关于2007年全区重点地区碘盐监测工作安排的通知》鄂尔多斯市选择了6个旗县作为重点碘盐监测地区,2007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其居民用户的食用碘盐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田美成祁美荣严文亮陈新力温瑞芳
- 关键词:碘盐监测方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工作食用碘盐
- 污水中病毒的监测现状及风险评估
- 2025年
- 污水中存在复杂的生物群体,其中含有多种病毒,这些病毒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展现出不同的存活能力,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一系列的危害。为了评估污水中的病毒对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调查了常见病毒在污水中的存在特性和监测情况。基于污水流行病学(WBE)和环境监测(ES)方法,探讨了病毒污染与人群感染之间的关联,并结合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QMRA)模型,阐述了污水中病毒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和策略,以期提升对污水中病毒的监测和管理,为公共卫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张晓敏杨春燕
- 关键词:污水病毒环境监测
-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在目前的人事代理制度下,作为单位重要档案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主要由本单位以及地方人才交流中心同时进行管理。但是,人才交流中心对档案管理有一定的限制,疾控机构人事档案某些方面材料很难纳入人才交流中心代管档案范围内;另一方面,人才交流中心对人事档案的办理也有周期限制,需要调用时,办理手续也比较繁琐。因此笔者认为,为适应平时的工作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应对人事代理制度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做适当的调整。
- 陈艳茹
- 关键词:人事档案疾控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
- 鄂尔多斯市2016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鄂尔多斯市2016年流感病毒监测结果,掌握流感流行趋势,为今后该地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哨点医院采集送检的640份疑似流感样病例进行核酸监测,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病毒MDCK细胞分离培养。结果 640份标本核酸检测检出阳性样品139份,总阳性率为21.72%。甲型流感阳性61份,其中甲型H1N1型流感亚型25份,季节性H3亚型36份;乙型流感78份。男性和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22.32%和21.09%,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岁~14岁组阳性率最高(29.23%),其次为0岁~4岁组(19.48%),15岁~24岁组未检出阳性。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4,P<0.05)。对47份阳性标本进行流感病毒MDCK细胞分离培养,获得毒株26株,其中新甲型H1N1 6株,乙型20株。结论 2016年鄂尔多斯市流感流行季节为春季、冬季,年龄集中在0岁~14岁,以乙型、季节性H3亚型为主。
- 高美琴冀林立祁美荣杨伟杨春燕高美玲
-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流感监测核酸检测
- 2016—2021年鄂尔多斯市食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2016—2021年鄂尔多斯市销售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情况,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鄂尔多斯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要求,2016—2021年在鄂尔多斯市2区7旗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市售食品,根据《国家食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结果:6年共检测焙烤类食品、茶与茶制品、谷物与其制品、肉与肉制品、蔬菜与其制品、植物油与其制品、食品接触材料、水果与其制品、乳与乳制品、淀粉类制品和蛋与蛋制品共11类食品样品945份,包含14245个监测项目数据,其中合格率是95.77%,检出率是51.75%,超标率是4.23%;不同采样环节(餐饮、流通、种植和养殖环节)检出率分别是45.00%、49.46%、70.59%和90.00%,定型包装和散装类型检出率分别是51.52%、51.82%。结论:鄂尔多斯市市售食品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良好,但是部分产品存在不合格现象,应进行改善,加强管理。
- 刘春玲贾媛靳尚武高慧王凤
- 关键词:食品安全化学污染物
- 鄂尔多斯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 2009年
- 目的:为了解鄂尔多斯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状况,加强消毒管理,分析存在问题,以便改进和提高托幼机构消毒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方法: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对辖区內托幼机构进行监测。结果:经连续5年监测,鄂尔多斯市托幼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总合格率为70.0%。以室內空气合格率为最高,达到80.5%;玩具合格率最低,仅为56.2%。结论:连续5年消毒质量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合格率偏低,应加强监督管理。
- 王玲芳白长义海玉和李改琴
-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质量
- 蒙药苏格木勒-4挥发油对失眠大鼠的行为学和5-HT的影响
- 2023年
- 探讨蒙药苏格木勒-4挥发油对失眠大鼠模型行为学及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尾刺激和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溶液复合造模法建立慢性应激失眠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大鼠海马体中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漂浮时间明显增加(P<0.01),海马体5-HT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西泮组和苏格木勒-4挥发油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减少(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漂浮时间明显减少(P<0.01),5-HT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 苏格木勒-4挥发油可升高海马组织中5-HT水平,改善失眠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精神状态,对睡眠紊乱模型大鼠具有镇静作用。
- 李艳佳杨蕊靳尚武
- 关键词:失眠行为学5-HT
- ΔNp63和TAp63在银屑病不同发展时期的表达
- 2017年
- 目的探讨ΔNp63和TAp63 mRNA及其蛋白在寻常银屑病不同发展时期的表达。方法收集临床银屑病进展期、静止期、稳定期皮损组、皮损旁组、以及正常组,用Real time PCR检测ΔNp63和TAp6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ΔNp63蛋白在正常组和银屑病进展期、静止期、稳定期皮损组的表达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相比于正常组和皮损旁组,TAp63 mRNA在银屑病进展期、静止期、稳定期皮损组的表达降低(P<0.05),进展期、静止期、稳定期组间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ΔAp63 mRNA在银屑病进展期、静止期和稳定期表达升高(P<0.05),进展期、静止期、稳定期组间显示进展期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相比于正常组和皮损旁组,ΔNp63蛋白在银屑病静止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进展期和稳定期中高表达(P<0.05)。结论 p63基因对银屑病的作用与其不同亚型ΔNp63与TAp63的表达密切相关。
- 李东高美琴高永龙董灵娣扈荣英喻楠
- 关键词:P63基因银屑病
- 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及其管理运作模式探析
- 2008年
-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尤为重要,现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存在许多问题:或没有建档或建档不全;条块分割管理,相互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等,难以体现疾病预防控制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本文就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其管理运作模式做一探讨,为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 原芳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运作模式健康档案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水平城市卫生
- 某煤矿分公司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2009年
- 目的对某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法、检测检验法、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检测22个粉尘作业地点,合格作业点数14个,合格率63.6%;巡检岗位个体呼吸行粉尘浓度,检测9岗位,合格6个点,合格率为66.7%。对井下综采15个工作场面等进行了硫化氢、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执行标准分别为GBZT160.33-2004 GBZ 2-2002 GBZ/T160.28-2004)测试,均符合GBZ2.2-2007化学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的要求。对该煤矿29个工作面等工作场所进行了噪声测定,合格点数21,合格率为72.4%,最大值108.1Db(A)。该项目的选择、总平面布置、工艺、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等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要求,但粉尘、噪声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 郝文生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