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4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学成
  • 5篇化学成分
  • 3篇化学成分研究
  • 3篇LC-MS/...
  • 2篇通脉
  • 2篇通脉颗粒
  • 1篇代谢
  • 1篇单胺
  • 1篇单胺类
  • 1篇单胺类递质
  • 1篇递质
  • 1篇豆科
  • 1篇多酚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模型
  • 1篇亚麻酸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动学

机构

  • 11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辽宁省食品药...

作者

  • 2篇路金才
  • 2篇杨秀伟
  • 2篇徐伟
  • 2篇李玉山
  • 2篇张颖
  • 1篇沙沂
  • 1篇李磊
  • 1篇王笑康
  • 1篇郭美丽
  • 1篇侯银环
  • 1篇刘春旭
  • 1篇李剑芳
  • 1篇王童
  • 1篇凌昌全
  • 1篇刘东春
  • 1篇徐琲琲
  • 1篇辛海量
  • 1篇祝峥
  • 1篇曹颖林
  • 1篇王东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2013年环...
  • 1篇第十届全国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怀槐树皮异黄酮苷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研究怀槐(Maackia amurensis)树皮中的化学成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凝胶和ODS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分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从其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13个异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为4′,6-二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1→6)-β-D-吡喃葡糖苷(1),樱黄素-4′-O-β-D-葡萄糖-(1→6)-β-D-吡喃葡糖苷(2),芒柄花苷(3),黄豆素苷(4),染料木苷(5),saikoisoflavonoside A(6),阿夫罗摩辛-7-O-β-D-吡喃葡糖苷(7),阿夫罗摩辛-7-O-β-D-木糖-(1→6)-β-D-吡喃葡糖苷(8),4′-甲氧基-异黄酮-7-O-β-D-木糖-(1→6)-β-D-吡喃葡糖苷(9),4′,6-二甲氧基-异黄酮-7-O-β-D-芹糖-(1→6)-β-D-吡喃葡糖苷(10),鸢尾种苷(11),5-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1→6)-β-D-吡喃葡糖苷(12)和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芹糖-(1→6)-β-D-吡喃葡糖苷(13)。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怀槐异黄酮苷(maackiaisoflavonoside),化合物2,8,9,10,12和13为该属内首次分离得到。
黎雄李剑芳王东王维宁崔征
关键词:豆科
远志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中药远志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对远志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可溶部分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甲氧基桂皮酸(3,4-dimethoxycinnamic acid,1)、3,4,5-三甲氧基桂皮酸(3,4,5-trimethoxycinnamylic acid,2)、3,4,5-三甲氧基桂皮酸甲酯(methyl-3,4,5-trimethoxycinnamate,3)、sibiricoses A3(4)、sibiricaphenone(5)、polygalatenosides B(6)、polygalaxanthone III(7)、lancerin(8)、2-methoxyhydroquinone(9)、蔗糖(sucrose,10)。结论:化合物1、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5和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刘明徐伟梁娜方瑾李玉山
关键词:远志化学成分苯丙素类
东北延胡索的化学成分及近缘植物的植物化学分类学
东北延胡索为罂粟科(Papaveraceae)资源植物,分布于我国东北东部林区,辽宁及吉林地区民间称其为蓝花菜,早春采集可食用。东北延胡索的块茎,内部白色或淡黄色,称白元胡,有镇痛和抗溃疡作用。东北延胡索的化学成分国内虽...
崔征齐美玲殷军朱光
文献传递
正交试验优选马齿苋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优选马齿苋提取物的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药材中α-亚麻酸转移率、浸膏得率和浸膏中α-亚麻酸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α-亚麻酸含量,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综合3个指标结果确定最佳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将马齿苋提取液回收至无乙醇,加水至0.5g/mL,用10%的NaOH溶液调pH为7.5~8.0,5000r/min离心1min,沉淀加水至1g/mL,超声10min,5000r/min离心1min。结论:优选出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简便可行。
侯银环辛海量徐燕丰岳小强李敏路金才凌昌全
关键词:马齿苋Α-亚麻酸正交试验
LC-MS/MS法同时快速分析人血浆中15种通脉颗粒多酚成分
目的:通脉颗粒是由丹参、川芎、葛根3味中药组方,临床上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等有较好疗效。为研究通脉颗在人体内吸收成分及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建立了测定通脉颗粒在人血浆中多酚类药效成分的快速...
张颖刘春旭杨秀伟刘建勋
关键词:通脉颗粒药代动力学LC-MS/MS多酚
文献传递
海洋苔藓动物总合草苔虫和阔口隐槽苔虫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海洋苔藓动物简称苔藓虫,属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是海洋污损生物群落组成的主要类群。海洋苔藓动物多变的生长环境和原始的进化地位使其次生代谢产物拥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性,这为发现新的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
田向荣汤海峰李玉山林厚文冯俊涛范晓培张兴
关键词:总合草苔虫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化学分类学生态学
苦碟子主要成分木犀草素及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代谢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为比较苦碟子中主要黄酮类成分木犀草素(Lut)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7GA)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差别,对木犀草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对原药和主要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比较口服Lut和L...
邓昌瑞田旭辉张颖刘东春
关键词:苦碟子注射液木犀草素代谢LC-MS/MS
通脉颗粒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比格犬体内药动学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通脉颗粒(TM)是由丹参、川芎、葛根组方而成,临床上用于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为研究TM的药效物质基础,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比格犬给予TM干预,分析了血清中吸收成分及其药动学特征。以盐酸酸化-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血清样品,在LS-MS/MS的ESI-检测模式下,采用Merck RP-18e整体反相硅胶色谱柱分离,以乙腈-甲醇1∶1(0.07%FA)和水(0.01%FA)为流动相,在优化的梯度洗脱程序下实现了在8.5 min内对犬血清中8种葛根黄酮成分、5种丹参酚酸成分和2种葛根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分析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准确、精密,符合生物分析要求。对急性心梗模型比格犬十二指肠注射TM后6 h内不同时间点血清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给药后5 min药物成分即吸收入血,15种成分均能在血清中检出,分别于给药后0.18~3.83 h达峰。各成分的血药浓度差异很大,其中葛根素、丹参素体内暴露量远高于其他成分,其次为3'-甲氧基葛根素、芹糖基葛根素和3'-羟基葛根素。研究结果表明葛根异黄酮类和丹参素是TM在心肌缺血模型犬体内的主要活性成分。
张颖刘春旭李磊杨秀伟刘东春林成仁刘建勋
关键词:通脉颗粒药动学LC-MS/MS
人参皂甙Re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6
2009年
研究人参皂甙Re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保护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水浸-束缚应激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和血清皮质酮的含量。水浸-束缚应激模型能使大鼠额叶、纹状体、下丘脑三个脑区的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高香草酸、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和血清皮质酮的含量明显增高。预先给予人参皂甙Re(4.5和9 mg/kg,ig)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人参皂甙Re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徐琲琲何文斐路金才曹颖林
关键词:人参皂甙RE单胺类递质皮质酮
瓦草化学成分研究(Ⅰ)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瓦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对瓦草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瓦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inocrassulosideⅥ(1)、sinocrassulosideⅦ(2)、齐墩果酸(3)、β-谷甾醇(4)、油酸-α-单甘油酯(5)、胡萝卜苷(6)、香草酸(7)和对羟基桂皮酸(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王童徐伟祝峥沙沂李文李玉山
关键词:化学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